利用微型仪器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

2016-10-31 13:52蒋佳穗衷明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现象金属

蒋佳穗 衷明华

【摘 要】 对“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微型的实验仪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要点,在头脑里形成牢固的化学概念。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

【关键词】 微型;钠;水;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钠”是《金属及化合物》这一章的第一节内容,也是高中化学教材中《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一节,这一节课内容不难理解,主要是记忆,增强活泼金属还原性的理解,对金属镁和金属铝的学习打下铺垫,处理好此课的内容,对整个《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实验现象;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观察钠与水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能力;通过思考题的练习以及回答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及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法分析

(1)实验探究法;(2)观察法;(3)分析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产物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钠与水的反应

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轻、软、导、低

二、钠与水的化学反应

2Na+2H2O=2NaOH+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Na

三、保存

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四、钠着火后,用沙土扑灭 实验现象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钠的熔点低且放热反应

游:产生气体,使小球受力不均而四处游动

响:反应剧烈

红:溶液显碱性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可以把生活跟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现象金属器皿可以烧水和钠引发爆炸的新闻出发,引入金属与水反应的知识点,又设置了学以致用的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本次实验,我采用了微型仪器进行了演示,改变了传统课堂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这样学生只是听或者看,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较直观,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7-50

猜你喜欢
人民教育出版社现象金属
从发现金属到制造工具
致命金属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金属美甲
猜谜语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
用心探讨例题 品出其中真谛
让金属变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