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游戏与幼儿的空间认知

2016-10-31 14:02任红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定向空间儿童

任红贞

【摘 要】 人们常利用地标来指示方向,从一岁就已开始会运用地标来表述空间位置,如九个月大的婴儿,会以母亲的位置当做地标,如靠近母亲来放置有趣物体会发现,幼儿被地标所吸引。定向运动游戏是在开放空间中进行,它需要一定的空间,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正常进行。它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吸引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到户外运动游戏中,让幼儿识图,用图,同伴协商合作解决问题,完成取宝任务。在幼儿用地图寻找每一个标点的过程中,在不停地行走、跑步、跳跃、攀爬、跳跃等动作行为中,无形的增强了幼儿的体能。在给一幅幅图片拼图的时候,孩子们要自己做,然后再寻找并确定下一个标点的方向,让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定向运动;地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

一、提出的问题

我们平时之所以能够自由地进行我们的活动是基于平时对空间的认知,每天去上学、上班等活动都涉及到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从婴儿开始就通过身体动作感知空间,宝宝通过抓物体,物体接触,在大脑中形成各种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旋转的头部告诉方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想知道各种物体的位置,确定运动方向,根据物体的大小来确定它们的大小。我们经常发现,幼儿不知道自己在同各种“空间”打交道,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一定空间。如:中班幼儿分为三个队来赶小猪比赛,幼儿对空间位置没有正确判断,往往离开自己的运行路线,绕过其他队的如椅子等标志物,使比赛距离加长,也就失去了胜利的机会。

二、空间认知与体育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到,空间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以及对主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认知。在空间概念方面,幼儿阶段只掌握一些基本的方位概念和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里外、左右等。由于这些方位概念一般是相对的,因而方位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种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的相对性可能是幼儿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即客观事物的概念、地位、方向、大小、距离等认知能力,在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呢?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虽不同,但都包含了一定的空间方位内容。因此,教师应在活动中巧妙结合,将儿童的空间认知渗透到各个领域,引起儿童的兴趣,加深孩子对空间的理解。例如,在健康领域,运动游戏中蕴含着大量的空间认知,它是儿童数学活动的天堂。运动中,随时都需要在空间认知的帮助下进行,如我们熟悉的体育运动游戏:足球射门,投篮,击球,完成这些活动,儿童必须判断对方,以及他们的空间特征和关系。又如拉球接力,各班一路纵队相对站立,奔跑,跨过小垫子、钻过山洞、穿过小树林后将球交给对面幼儿排头,幼儿排头以此方式继续进行,幼儿在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空间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空间能力是儿童适应环境的前提,从小培养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儿童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

三、定向运动游戏

定向运动游戏是利用地图的运动,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地图,从起点开始,每个点之间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直到终点。获取空间环境,对运动员认知地图,路线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找到目标提供理论依据。这项运动,通常在户外举行,地图是空间认知的最重要的工具。儿童定向运动游戏是一个以儿童为研究主体的参与,儿童在其特定年龄的体育运动游戏,儿童的各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它设定的运动,在地图设计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如小的孩子看块的颜色为基础,大的幼儿以看实物照片为主,看一个简单的地图,每个年龄阶段都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1、充分利用空间

定向运动是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导航的一项运动,以最短的时间,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的各个点标,从起点开始在每一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直到终点。幼儿定向运动游戏是一种研究以幼儿为参与主体,以幼儿熟悉的环境如幼儿园为活动背景,以幼儿在与其特定年龄进行的一项运动游戏,定向运动基本上都是安排在户外,我们最终将活动地点定在幼儿园。因为我园的室外场地不大,我们尽量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场地,设立明显的标志,确定活动范围,科学合理的安排使用。

2、地图

(1)在《指南》中提到:“情境性学习对学前儿童尤其重要,再加上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儿童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与运用,才能正在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体的情景能鼓励孩子产生“身临其境”。使幼儿在有情、有境、有趣的环境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达到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原来的地图是通过手绘我园环境地图,设计“小猴找宝藏”的情境,因孩子们太熟悉环境,很容易就找到了。而且,对于第一次的“找宝”的游戏,孩子们显得非常兴奋,老师要求“按地图一步一步找”被抛在脑面,不按地图中标记的顺序而直接拿取。

(2)瑞吉欧指出:环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应该具有教育的内涵,而且特别强调学校里没有一处是无用的环境。我们改变了地图使用和难度,原来手画变成了所有的照片,剪开放进拼图袋,藏在各种标点处,由几个孩子从开始拿记录表出发,每一个标记符号将找到一个玩具袋,只有图像拼接完整才知道宝藏,无形中锻炼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相互合作和记录能力。经过多次实践,我们又增加了难度,以计时的形式进行比赛,开展“小猴寻宝”,因此,大大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自信心升级,也为更高挑战提供了可能。

(3)隐藏物件位置的选择及位置的改变

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发现标点后还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寻找隐藏的对象,在寻找物品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隐藏在标点符号的物品也相应的变化,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第一次在我园开展定向运动游戏的时候,首先让孩子在户外操场上尝试“寻蛋”,如果你放的太过含蓄,孩子会很难察觉,导致活动的兴趣丧失。所以我们把鸡蛋放在一个相对比较明显的位置,让孩子先学会看图片,然后根据地图来查找鸡蛋。等到孩子们看了照片和细微的标点逐渐增多,显性的逐渐减少,增加一个挑战性,也借此区分年龄段的差别。在每一个定向运动游戏开始前,教师精心设计,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环境到安排宝物的数量,在地图的绘制和摆放上需要经过仔细考虑并反复尝试。幼儿园《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孩子的共同兴趣和生活中的简单标记和符号。定向运动游戏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我发现有大量的儿童对寻找宝藏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地图设计中,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将颜色、标点位置、颜色序列和数字相结合,形成地图。随着儿童认知经验的积累,增强的能力,地图上颜色块会增加,随着越来越困难的任务,孩子们知道地图在定向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地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3、游戏感觉的多样性。

体育运动游戏情景的设计,也促进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如:跑步,跳跃,攀爬等在“造房子”游戏中,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轮胎设置成路障,或者把两个轮胎叠放在一起,幼儿可以绕过轮胎走,或是从轮胎上跨着走,抑或是从两个轮胎上爬上去再跳下来,经过层层障碍,找到宝藏。比如小朋友在“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中,要求幼儿负重。教师为了是幼儿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教师请幼儿扮演小乌龟,模仿小乌龟的爬行动作,再加入小乌龟为自己找过冬的粮食,并运粮的这个情境,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空间认知贯穿于比赛的整个过程,在空间环境中找准方向,寻找活动的参照物有重要作用。在本游戏中培养了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4、重复利用空间词语,促进儿童概念形成

运动中的思维有别于人们一般概念中的逻辑思维,它主要以操作思维为主,同时兼具知觉思维的特点。反复使用空间词语,以促进孩子空间概念的形成。动作遗忘的过程不同于语词遗忘的过程,遗忘的速度较慢,并有记忆恢复现象。如老师在排队伍时,“请小朋友两手打开,左边右边都碰不到小朋友就可以啦。”在活动中,幼儿感知了左边右边及自己的空间知觉。每次活动不断重复,幼儿对自己的所处的空间位置就有了感知。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空间认知是人类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空间能力是儿童适应环境的前提,从小培养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儿童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

参考文献:

【文献名称】:定向运动启蒙教育对提高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应用研究.缪柯

【文献名称】:关于生活情境中幼儿定向运动的实践与研究瑞金一路幼儿园

【文献名称】:儿童空间认知发展种感觉运动智能和概念智能的关系.焦武萍

猜你喜欢
定向空间儿童
创享空间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留守儿童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