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变小”的中百集团

2016-11-01 18:22林楠
支点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百罗森卖场

林楠

由大变小、由小变多、由多变专的关键,是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

店内好一番热闹景象。

男女老少的顾客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儿。

购物区内,有的在挑选零食,有的在挑选日用品,还有的在挑选便当等鲜食产品……

休闲区内,有的在喝着饮料,有的在品着茶点,还有的在吃着关东煮……

更多的人,则在结账处排着长队。

这家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便利店,位于武汉市团结大道与徐东大街交叉口,日均销售额2万多元。

这也是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百集团”)与罗森合作开设的首批便利店之一。同批开业的其他两家中百罗森便利店,同样运行得还不错,日销售额最高可达3万元。

这三家门店的“火热”,带动了更多中百罗森便利店出现在武汉街头。9月底,中百罗森又新开了8家门店。中百集团战略规划中心总监孙磊近日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中百罗森便利店已有20多家,计划年底开到50家。

“大象”转身的背后

显然,加速布局“小业态”,已成了中百集团的重要战略方向。

这一背后,自然也有着深刻的原因。

与许多零售企业一样,以经营百货、大型仓储为主,拥有1000多个营业网点的中百集团,近年来面临业绩不断下滑的压力。

2015年,中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4.01亿元,同比下降3%;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1.05万元,同比下降96.99%。

去年,中百集团的业绩虽然出现了“双降”,但至少还在盈利。

然而,今年的情况则不容乐观。

8月24日,中百集团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0.23亿元,同比下降6.77%;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45.56万元,同比下降387.43%。这期间,中百集团为了改善业绩,还关掉了包含仓储超市在内的54家门店。

对接下来的形势,中百集团也不乐观。他们认为,面对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电商和同业竞争加剧,以及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不断攀升等诸多不利影响,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中百集团业绩下行趋势仍将持续,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可能亏损1.6亿元~1.85亿元。

“传统大卖场销售疲软,是中百集团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全国零售业面临的问题。”孙磊对《支点》记者说,“我们为转型做了不少努力,只是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孙磊看来,大卖场销售疲软,并非意味着不需要大卖场了,而是需要升级改善。他认为,以往人们追求一站式购物,卖场越大生意越好,如今人们似乎更需要精致化的商品和服务。

“一些专业店、品类店等小业态,因为商品有特色,服务顾客更周到,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孙磊补充说,在将大卖场升级的同时,加速布局小业态,是中百集团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百罗森便利店,便是中百集团加速布局小业态的第一颗棋子。

这不是第一次试水

中百罗森,并不是中百集团第一次试水小业态。

早在2002年时,中百集团就曾涉足便利店。那时,大卖场发展欣欣向荣,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开始布局北上广深等城市。当年在武汉,中百集团一口气连开了6家好邦便利店,经营商品涵盖休闲食品、家居日用品、个人护理品等,营业时间到晚上11点。

然而,事情发展得并不顺利。开设好邦便利店的举动,让中百集团备受瞩目,但这一创新很快就夭折了。不久,5家便利店关闭,1家转型为中百便民超市。

事实上,当时在武汉试水便利店的,远不止中百集团一家。被誉为武汉便利店拓荒者的“好来西”,1997年在武汉开了10家店,一年后全部关闭;2001年扬子江牛奶公司涉足便利店,到2003年时开了9家店,两年后这些门店全都转向其他经营。

“当时武汉零售市场的开发远远不够,与便利店业态相比,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等业态更有利于占领市场,形成庞大的商圈辐射。”

这是多位业内人士对中百集团等试水便利店失败的总结。

有人分析称,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是便利店的最佳导入期,1万美元则意味着便利店进入高速成长期。那时,武汉的人均GDP还只有2000多美元,便利店的消费环境并不成熟。

“首战”虽未告捷,但开设便利店的计划,并未从中百集团的计划列表上抹除。

八年后的2010年底,武汉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大卖场业态的竞争也已接近饱和,中百集团“卷土重来”,十天内开设了8家好邦便利店。

这一次,好邦便利店升级成了24小时便利店,经营上还借鉴了7-11模式:在商品销售上,除日常用品外,增加了包子、卤蛋、中式快餐、豆浆、奶茶等即时食品;在服务范围上,则设立了公交卡充值、水电缴费、快递收发、ATM存取款等20种项目。

“改版后”的好邦便利店,因为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商品和服务,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店的日销售额最高能达到1.5万元。好邦便利店开始急速扩张,到2014年时,已有54家门店。

可是,竞争也在加剧。

这一时期,盯着武汉便利店市场的并非只有中百集团。可多、慕臣、天富、7TT等本土便利店纷纷崛起,门店数量紧追好邦,分食着武汉便利店的市场份额。

此外,2014年进入武汉市场的外地品牌Today,因为主打“小资体验和情怀服务”,加之推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商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单店日销售额最高超过4万元,目前在武汉已有100家门店。

而起步很早的好邦便利店,现今也只有80多家门店。

猜你喜欢
中百罗森卖场
斯坦利·罗森:分析中的形而上学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卖场
卖场
卖场
北京中百优广告有限公司
丢了两元钱的车
市场销售统计
学生被殴离校出走,学校应承担什么责任?
吉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