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管理技术

2016-11-02 00:02叶光军
农家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草母枝病虫

叶光军

近年来,猕猴桃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为加强优质猕猴桃基地建设,推行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商品化,结合本地实际,现就优质猕猴桃的生产目标、园区建设、栽培管理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提出如下技术要求点,供生产基地参考。

一、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环境,选择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市场需求较好的品种为主,搭配发展红阳、金魁等新优品种。从发展观光旅游的眼光出发,应形成红、黄、绿肉品种相互结合,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的生产格局。

二、规范建园

园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资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H值在6~7.5之间,富含腐殖质的地。

1.栽植密度。猕猴桃栽植应采用株行距3×4米,每亩地栽植55株。栽植的行向尽量采用南北行,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根据品种特性、立地条件、管理水平、采用的架型等因素,建园时可作一定调整。

2.架型。幼树采用“T”型架,成龄树采用平棚。

3.树形。培养单主干、双主蔓、结果母枝羽状分布的标准树型。

三、充分授粉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果树,且开花期较短,如授粉不充分或授粉不及时,会直接影响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降低商品性。因此猕猴桃的授粉工作极为重要,充分授粉技术是猕猴桃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生产上,猕猴桃授粉以人工授粉为主,昆虫授粉为辅助。

1.昆虫授粉。猕猴桃授粉的昆虫以蜜蜂为主,每5~10亩地放一箱蜂为宜,每箱中有不少于1.5~2万头活力旺盛的蜜蜂。在大约有10%的雌花开放时将蜂箱移入园内,放置在园中向阳的地方,每2天给每箱蜜蜂喂1升50%的糖水一次,以增强蜜蜂的活力。

2.人工授粉。猕猴桃雌花开放后5天之内均可以授粉受精,一般以花开放后1~2天授粉效果最好,第4天授粉坐果率降低,果实内的种子数逐渐下降,果个变小。

四、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在增加果园有机质、减少灌溉次数、改良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危害、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等方面显示效果明显,是猕猴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在我国果园正处于推广阶段。

1.人工生草的种类。目前果园生草采用的种类有:毛苕子、白三叶草、油菜、匍匐箭舌、豌豆、野牛草、羊草、结缕草、猫尾草、草木樨、紫花苜蓿、百脉根、黑麦草等。猕猴桃果园人工生草可选择豆科的白三叶草与毛苕子、油菜等。

2.果园生草种植方法。播种分为秋播和春播,春播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播在9月份播种。果园生草通常采用行间生草,果树行间生草带的宽度应以株行距和树龄而定,幼龄果园、行距大的果园生草带可宽些,成龄果园、行距小的果园生草带可窄些。

3.果园生草应注意的问题。①施肥方面。连续生草的果园随土壤肥力的提高可逐渐减少施肥。②病虫害防治。一般生草果园可使用物理防治(灯、板、带等)、生物防治(扑食螨、草蛉、赤眼蜂等)技术,果园喷药时应尽量避开草,选用植物源或矿物源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便保护草中的天敌。③清园刮树皮、剪病枝叶、捡病果,都应及时收拾干净,不要遗留在草中。

五、配方施肥

科学施肥的总体原则是: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推行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减少氮肥使用量。

1.基肥。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施入,亩施腐熟有机肥(猪粪、牛粪、鸡粪等)3000~5000千克。

2.萌芽肥。亩施高氮高磷硫基复合肥50千克。

3.花后肥。猕猴桃落花后,结合果园灌水,盛果期每亩果园施用高氮高磷冲施肥5~10千克。

4.膨大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盛果期每亩追施75千克(氮磷钾各18%)硫基复合肥。

5.优果肥。8月底至9月初追施,每亩追施10千克复合肥。

六、科学修剪

科学修剪就是通过抹芽、疏枝、摘心、剪枝等操作,使猕猴桃形成良好的骨架,调整地下、地上部平衡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实现优质、丰产、稳产,延长结果年限。

1.夏剪。①抹芽。从萌芽期开始,抹去主干上萌发的潜伏芽,保留着生在主蔓上的萌芽。抹芽要反复进行,生长前期每周进行一次,抹芽—定要到位。②疏枝。当新梢长至20厘米以上,花序开始出现后,及时疏除细弱枝、过密枝、病虫枝、双芽枝及徒长枝等,结果母枝上每隔15~20厘米保留一个结果枝,每平方米架面保留正常结果枝10~12个。③绑蔓。绑蔓是在新梢长到30~40厘米时开始进行,每隔2~3周应进行一次,使新梢在架面上分布均匀,绑蔓时要注意防止拉劈。④摘心。开花前—周开始对强旺的结果枝、发育枝轻摘心,摘心后如发出二次枝,在顶端只保留一个,多余的抹除。

2.冬剪。冬剪从12月下旬开始至第二年元月底结束,主要是配备适宜的结果母枝,更新衰弱的结果母枝,使结果部位能够始终保持在距离主蔓较近的区域,保证树体健旺,持续丰产、稳产。①结果母枝选留。留作结果母枝的枝条均应剪到饱满芽处。②结果母株更新。结果后的母枝生长势明显下降,修剪时要选留原结果母枝基部发出或直接着生在主蔓上的枝条作结果母枝,将原来的结果母枝回缩或疏除掉。③培养预备枝。未留作结果母枝的枝条,如果着生的位置接近主蔓,可剪留2个芽,发出的新梢可留作下年的更新枝。其余枝条应全部疏除,以免影响树冠内的通风透光。

3.合理负载。根据果园品种、树势、树龄品等实际情况,进行人工疏花疏果,确定合理的负载量。①留枝留芽量。一般每平方米选留1~2个结果母枝,每枝留芽量15~20个;亩留枝量控制在1100个左右,留芽量20000个左右。②抹芽、疏蕾、疏果。萌芽后及时抹除背下芽,生长不良的芽子,每隔15~20厘米留一结果枝;猕猴桃花蕾分离后及时疏除侧蕾,保留主蕾,强壮枝留5~6个花蕾,中庸枝留3~4个花蕾;花后7~10天开始疏果,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隔半月后再检查定果一次。③定果。盛果期园每平方米定果40~50个,单果重控制在90~140克。盛果期优质果亩产量分别稳定在1500千克左右。

七、适期采收

猕猴桃品种不同其成熟期不一,即使是同一品种也因地区、气候、土壤、年份不同成熟期有所差异。适期采收是保证猕猴桃优良品质的前提之一,应根据品种的生长发育周期以及各种生理指标来确定果实的采收时间。采收过早,风味淡、口感差,营养价值低,贮藏期、货架期缩短,影响产量、质量和贮藏性。

八、病虫综合防治

1.病虫害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搞好防灾减灾预警工作(风害、冻害、晚霜冻害、高温危害、水灾等)。

2.农业防治。①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树干涂白、翻树盘等方法,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②选择抗性品种、规范建园、科学修剪、平衡施肥、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③加强植物检疫,杜绝检疫性病害向非疫区传播。

3.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黏虫板、黑光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4.生物防治。保护瓢虫、草蛉等害虫天敌,人工释放扑食螨、赤眼蜂等,利用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利用生物农药BT、多粘芽孢杆菌等开展以菌治虫、以菌制菌。

5.化学防治。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特性和危害特点,使用无公害植物源、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猜你喜欢
生草母枝病虫
果园如何生草
苹果园生草的好处与种植技术
猕猴桃羽状整形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南疆干旱盐碱区苹果园生草管理技术
会翻身的长生草
浅谈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
芒果花穗期的病虫防治法
猪囊尾蚴病的防治
农业部启动春季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
结果栗树修剪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