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主题的辩证法解读

2016-11-02 16:45祁丽君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7期
关键词:对立统一荒原

祁丽君

摘 要:《荒原》是艾略特新诗创作理论的实践,运用多样的意象及象征的写作手法,完整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们精神的幻灭与重建。本文运用辩证法的三大定律,旨在客观全面地分析全诗主题,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荒原;对立统一;质变量变;否定之否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2

一、引言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象征主义文学最大的代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的诗人和评论家。一生创作丰硕,著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圣灰星期三》、《四个四重奏》、《神圣的树林》等多部作品,1922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这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也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象征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艾略特写作以文字精要,见解独特见长。大学期间精心研读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德的哲学思想,这对其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艾略特也将这一特点嵌入到《荒原》的创作中,以更灵活多变的视角,揭示战后欧洲乃至西方的精神世界。本文就这一主题,从哲学的三个核心要素出发,审视《荒原》主题的对立统一。

二、正文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大核心定律,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为社会科学打下基础,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一)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斗争是促成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的决定力量。《荒原》中各繁杂的意象,其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四月本是一年中最富有生气的月份,本应孕育着芳香,饱含着希望,但在战后的欧洲,却变成了最残忍的一月,荒草丛生,尽显一派荒芜。诗人运用“荒地”,“枯根”,“雪”的意象,及“残忍”、“欲望”、“迟钝”等措词,表现了欧洲大陆沉寂悲观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面貌。枯干的不只是树根,更是人们心中的信念。没有精神的支柱,就只会剩下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空寂。同时,题词中引用西比尔的典故,更是为全文奠定了死亡,阴冷的主旨基调。

然而,方死方生,已死己生,死亡也孕育着其对立面生的希望。即使是荒原之所,也长着丁香;即使是最昏沉的四月,也有春雨滋润幼芽的成长;即使是枯干的枝桠,也提供着生命的气息。诗人相信这希望的幼芽,终会在荒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吐露芬芳。

此外,诗人在大量运用“乱石块”、“尸体”、“严霜”等意象,用镶嵌式的方法,引经据典,揭露了战后人们精神上的虚无,肉体上的混乱,文明崩塌。人们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只是受着欲望的驱使,行尸走肉般地游荡着;但处于负极的事物,却饱含着重生的力量。旧体的消亡,是为新生命注入能量。“我不是活着,但也未曾死。”在混沌的欧洲大地上,仍会有“光亮的中心”,指引着人们迈向光明。“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最丑恶的物体,也孕育着生的嫩芽,生与死在这一空间相互转化,不断发展。

(二)量变与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以及由于事物内部矛盾所决定的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荒原》中的轮回,就体现着量变与质变的核心内涵。

全诗第二节引用《变形记》与《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的典故,一方面描写了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表现出战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受挫,更是精神上的毁灭。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道德沦丧,缺乏真实的情感,有的只是麻木地追求欲望的满足,人们的贪婪与放任,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在赤裸的现实面前变得令人生厌。人们毫无信仰,浑浑噩噩地生活着,游荡在尘世肮脏的罪恶里。突出表现战后人们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的主题。而现代人又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生活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人们的堕落也是随着时针在爬行。

另一方面,这满目疮痍的荒原,也伴随着自己的轮回。每天时间的循环往复,四季的更迭,植物的凋零再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荒凉的荒原,不只是死的静寂,还有生的回转。

渔王丧失性能力,他所统治的国家也会变成一片荒原, 人民生活疾苦,民不聊生。而在找寻到到圣杯后又将重新回复到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就是一种再生,一种需要积蓄力量,需要等待的再生。而这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自然的力量早已命定了变化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积蓄改变的力量。等到骑士付出足够的努力,找到圣杯,渔王的这片荒原,自然会恢复昔日朝气蓬勃,万木争荣的景象。这也暗指西方这片荒原,终会在人们醒悟后复活过来,因为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后,海水会悄声剔净他的骨,洗涤他的罪恶,荡涤他污浊的灵魂,让他得以重生。因此,欲海中死去的人们,会在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洗刷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惨死的“翡绿眉拉,也会变成夜莺,让那不容玷辱的声音充满整个沙漠,“唧唧”唱给脏耳朵听。”用她重生的力量,唤醒不知明觉的人们。

(三)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指出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揭示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也应其自身的变化发展,而进行着否定之否定的幻灭与重生。

在伦敦这片荒原上,人们丧失了最初的信仰,丢掉了最纯洁的灵魂,只是一副受欲望操控的躯壳。没有真挚的感情,有的只是恣意的情欲和兽性,正如帖瑞西士的眼所看到的,打字员与丽儿的苟合,只是为了打发空虚的时光。明亮的月光下,母女俩赤裸裸地干着卖淫的行径。昔日诗情画意的泰晤士河上,漂流着人们寻欢作乐后的污浊。文明陷落,道德体系崩溃,人们信仰全无,内心空虚。战争的硝烟不仅毁灭了欧洲的土地,也焚烧了人们心灵最后的美好。

然而,幻灭并不是结局,毁灭后才有新生的力量。就像那死了的腓尼基人弗莱巴斯,也有海水悄声剔净他的骨,荡涤掉他的罪恶,洗去他的污浊,赋予他重生的力量。

“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出来/主啊你救我/烧啊”

这燃烧的火,不仅是邪恶的欲望之火,而更是拯救人类的圣火,烧毁人们内心的肮脏,净化内心,从而让人们能历练再生。在荒凉凄败的荒原上,传来雷声,即是鞭挞纵欲的人们,又是告诉他们如何才得以重生-“给予、同情、克制”。

水是万物生长之灵,滋养着大地,开出生命希望的奇迹。尽管荒原凄凉、郁闷、枯燥无力,但是诗人在诗中最后一节,仍然对未来充满了渴望:“春雷在遥远的山那边回荡”,“乌云在远方,在喜马万特山聚集”,“电光一闪,然后一阵潮湿的风带来了雨”。那雷霆的声音就预示着现代精神的复苏,那孕育着生命的雨水,将会滋润荒原,使它透着生机与活力。这也将预示着战后的欧洲也必将草木复苏,春回大地,摆脱荒原的桎梏。

三、结语

《荒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艾略特的创作风格-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同时运用大量的意象及象征手法,生动再现了一代人精神上的“荒原”。但揭示不是目的,艾略特真正的意图是让人们意识到并从荒原的迷惘和困惑中走出来,重新找到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辩证法一分为二看待荒原这部史诗性著作的意图,避免了片面认识该作品死亡与再生的主题,完整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们精神的幻灭与重建。这对全面客观地理解全诗的主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不朽的声音:十位“朗读者”与他们的作品.凤凰网2016.

[2]陈世清.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1.

[3]陈淑仪,苑辉. 个人与文化的双重迷惘——艾略特创作《荒原》之根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6-100+108.

[4]刘孝梅. 死亡后的重生[D].安徽大学,2005.

[5]王锐生 薛文华 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52.

[6]吴悦. 论《荒原》的多重声音[D].安徽师范大学,2006.

[7]闫柯菲. 艾略特《荒原》的总体象征艺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对立统一荒原
荒原童话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
分布式系统中的辩证对立统一概念与方法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分析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难忘雪漫荒原夜
致冬末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