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奥运更精彩

2016-11-02 10:07肖良志
科学之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转播运动员科技

肖良志

在奥运会的竞技场上,比拼的不只是更快更高更强,还有“更科技”。从100多年前开始使用电子计时器计时,到首次进行水下火炬接力,再到现今的利用3D、VR技术进行赛事直播……每一届奥运会的赛场上,无不体现着科技的飞速进步。

奥运科技创新,一直在引发奥运竞技的革命,甚至影响到一些项目的兴衰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细心的人们会发现,2016年里约奥运会运动员的比赛服装、比赛器械,版权商的转播、摄影摄像技术,运动团队的治疗、恢复设备与技术,体育场馆内的照明设施等,无不充满着神秘甚至玄幻的色彩。

这就是奥运科技的作用。

对个体而言,奥运科技的创新就是运动员过关斩将的利器。

监测设备可能救参赛者的命

里约奥运会,多数代表团都携带了新技术支持下的各种监测设备,主要是为了随时掌握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指标,同时在训练中及时掌握运动员的竞技技能指标,把数据传输到电脑进行分析,科学安排运动员的饮食、休息以及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等。

例如,美国女排使用的VERT小型跳跃检测器,佩戴在运动员的手腕或者穿在腰部,通过各项技术指标的传递与检测分析,通过实时反馈装置传输到App上,然后通过电脑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运动员调整各种参数,最大限度地避免伤病出现。同时,可以让运动员在前一个动作保持适量,不会影响到下一个动作的训练效果。久之,形成惯性,在奥运会上不戴这些设备也能够让运动员科学比赛。

美国女运动员Christa Dietzen曾经表示,她在 2012年奥运会中负伤,所幸的是现在VERT的出现,可以帮助教练团队实时掌握其运动强度,这不仅保证了她免于在训练时受伤,还延长了她的运动职业生涯。

宝马公司为美国游泳队设计了一款运动追踪系统,把LED灯放在运动员的手腕、肩部、臀部、膝盖、脚踝等各个部位,实时追踪和监测运动员的各项技术指标,为改进游泳技能提供科学依据。

美国还把一项全新的技术用在铁饼、铅球等项目中,通过监测铁饼运行的轨迹、线路等,得出最佳飞行方式,可以让铁饼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

类似的技术还用在自行车、帆船、跆拳道、田径、拳击等多个项目中。如果进入参加奥运会的各个运动队,各种高科技的辅助设备让人目不暇接,证明科技已经成为奥运备战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

不管是高科技的智能眼镜还是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产品,都是为了让运动员达到竞技技能的极限,实现取得最好成绩甚至拿到金牌的目的。更为重要的还是奥运科技对于普通百姓有什么作用,这样才接地气,才能让奥运科技建功运动员的同时,也能造福普通百姓。

例如,对身体机能的监测设备,可以应用到普通百姓日常的马拉松以及相关运动中。现在,马拉松正成为大众参加的项目,不过,这项运动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身体极限,容易出现事故。很多人因为过度疲劳,可能会在中途出现“撞墙(视线模糊,双腿迈不开步)”,这时候如果戴着相关的设备,控制中心或者亲朋好友通过GPS定位就可以发现异样,并且能够和出现“撞墙”的人实时联系、通知急救人员,帮助解决问题。就像是参加奥运会的运动队拥有的各种app一样,用于马拉松以及其他相关运动的app技术已经比较普遍和成熟,普通百姓都可以下载使用。

大数据分析优化竞技模式

从2012年奥运会上开始起步的大数据分析,在里约奥运会开始唱主角。很多先进设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运动员的各项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完成运动员训练和休养生息的科学计划。

除了开幕式上的风力发电点燃火炬、430万英镑(约合3 700万元人民币)购买的奥运机器人警察等新技术之外,绝大多数的奥运新科技,都是为了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例如,英国研发的数据分析系统用在了拳击选手亚当斯身上,以确保她能够获得奥运会的冠军。德国帆船队拿到了软件公司设计的最新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水流、风力等自然条件数据建立相关的模型。韩国引入了最为先进的光线治疗仪,用唾液里的酶对选手进行压力分析,用神经反馈系统得出的数据去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并且能够很好地让选手克服时差的影响。

不少运动队还拥有一项新技术,例如Brain.fm,就是为运动员准备一种不同类型歌曲的电子设备,尤其是对于那些拳击、摔跤等运动员来说,这种电子设备里面设置了多种模式,可以通过各项身体数据来分析运动员所处的身体、情绪状态,帮助他们解决睡眠质量不高、心情狂躁等问题。

之所以重视数据分析,是因为科学技术真的可以从数据分析中得出规律,从而改变优化运动员的竞技模式。例如,在4 000米自行车运动中,第一名和第八名之间最多相差4秒,如果能够从自行车监测眼镜中获得足够的数据,就可能让一名运动员的成绩提高1秒甚至更多。孙杨在400米自由泳中和冠军的差距只有0.13秒。像飞人大战中,0.1秒就可能改变一个运动员的命运,足见数据的重要性。

最早大规模应用大数据分析的项目还是职业足球。其实,相比奥运会的其他项目,职业体育的技术一直走在前列。除了转播技术之外,大数据应用同样如此。英超早在20世纪90年末就开始全面引入大数据分析,至今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体系。

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不仅仅适用于运动员自身,还适用于对手乃至裁判员。这些数据的分析应用,在职业足球中已经很普遍。在奥运会赛场上,大数据分析应用虽然已经普遍,但是限于众多项目的特点,短期内还难以得到对手的大数据。

不过,裁判员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应该不难得到。如果能够将裁判员的数据与特点分析清楚,运动员在很多项目中都会受益。绝大多数裁判员的判罚特点非常明显,只要能够采集到他们此前判罚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研判,就会得知这个裁判员的具体判罚尺度、特点等。

日本在大数据方面的突破很大,除了职业足球之外,他们在职业棒球、排球、篮球等各个项目上都已经全面展开大数据分析建设,到2020年奥运会的时候,日本的大数据分析将应用到更多的项目上。2020年将真正开启奥运会大数据时代,奥运科技将更加推陈出新。

比赛装备武装到牙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技作为真正的奥运利器,将运动员的比赛装备武装到了牙齿。各科技公司大显身手,各显神通,从应用运动空气动力学等设计可以改变空气流动的3D打印技术,到运动员的比赛服装,到各种跑鞋、举重鞋等,都在极力向着规则的边缘靠近,为的就是成绩提高哪怕是0.01秒,或者多抓起、挺起几千克。

耐克利用3D打印技术开发硅胶凸起,用于改变奥运赛跑选手周围的空气流动,减小阻力。阿迪达斯利用身体扫描仪设计出新的比赛服装,可以让游泳选手用最小的阻力比赛。瑞士自行车公司Asoss利用“风洞”,为美国自行车队打造了合身的服装。

很多运动员的身上都贴着胶带,帮助运动员肌肉发力,还能改变人体的空气动力学造型。这项技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已经使用,在里约奥运会更加普遍。著名的跑鞋公司布鲁克斯为美国选手研制了特殊的长跑鞋。据悉,这款鞋绝不会让运动员起泡,用激光穿孔可以应对里约的炎热。Under Armour为加拿大、瑞士、荷兰等沙滩排球队设计的服装,借鉴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技术,可以降低体温,里面的特殊设置可以很快吸收热量。

在科技利用方面,很多军团的比赛服装都具有高弹力,用特殊的纤维面料制成,可以促进静脉肢体回流,减少血液淤滞,带走代谢废物,提高人体能量供应,缩短恢复时间,让运动员在最好的状态中完成比赛。

在拳击和举重方面,运动员的鞋子至关重要。安踏设计的“力敌千钧举重鞋”就富含科技元素,鞋子的前面使用了Taloon抱紧系统技术,后跟则采用了A-Form缓震技术,让举重运动员在抓地、移动、稳定、轻盈等多个方面达到了最佳。

新转播技术带来最炫视觉享受

里约奥运会在转播以及摄影摄像方面的特点,就是机器人拍摄技术可以覆盖360°,让奥运赛场不再有死角。因此,转播主机的位置和角度非常重要,这主要取决于体育场的建设是否考虑到了转播主机的架设问题。

每一次像世界杯和奥运会这样的大赛,都会带来转播、摄影摄像技术的革命,一切为的是给观众带来最炫的视觉享受。同样,奥运会的转播、摄影摄像技术,也一直追随职业足球。

如果让转播没有死角,转播主机的位置和角度非常重要,这主要取决于体育场的建设是否考虑到了转播主机的架设问题。在设计体育场的时候,设计方很多时候不会过多考虑这一方面,所以大多数体育场达不到360°无死角的要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鸟巢是个例外。鸟巢采取了全世界最为先进的设计技术,体育场建设考虑到了转播的效果,所以在主席台下31°角的地方,是转播主机的最佳位置。在这里架设好转播主机之后,观众就会看到最佳、最炫、最无死角的转播效果。

在职业足球领域,也是从英超开始发生了转播技术的革命,蜘蛛眼索道摄像机承载系统的问世,让足球赛场实现了360°无死角。

飞猫技术就是蜘蛛眼索道摄像机承载系统,采用了陀螺仪精密稳定、模糊控制、高速运动及定位、电视高清晰度无线传送等高新技术。在这套系统中,承载摄像机的滑车最高运动速度可以达到130千米/小时,摄像机则可以360°水平旋转和270°俯仰运动。

2008年之后,飞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高端体育赛事如奥运会、大型演唱会、滑雪锦标赛上都使用了该技术。2009年国庆直播,央视首次采用了飞猫技术,自此,飞猫技术引入中国。

2013年11月9日,亚冠决赛第二回合,广州恒大主场迎战首尔FC,央视和广东电视台都使用了飞猫技术,球迷在国内赛场上终于看到了无比震撼的画面。从此,要求使用此技术的呼声高涨。

此后,广东、北京、上海等多个中超球队所在城市的顶级电视台开始使用飞猫技术。2015年3月份,国足在长沙打热身赛之前,中国足协也在体育场上空安装了飞猫设备,国足在国内的比赛也开始使用飞猫技术。2016赛季,中超全面引进飞猫技术。

奥运赛场不一样,因为体育场馆建设考虑不周,以及很多奥运会项目自身特点的制约,要想得到更好的视觉画面,让观众有更好的视觉享受,就必须另想办法。于是,就有了外界说了很久的机器人拍摄技术。

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新闻照片巨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官方摄影合作伙伴Getty Images在多个场馆中运用了来自英国一家名为“Mark Roberts MotionControl”工作室开发的全新机器人拍摄技术。

通过全新的软件技术,摄像师可以利用电脑操作摄像头的角度,得到此前无法捕捉或者无法拍摄到的画面,尤其是那些激荡人心的特写镜头,更需要这些先进的技术来完成。

当然,在奥运足球赛场,因为飞猫技术的应用,观众就不用担心视觉享受的问题。

利用过度确有另类兴奋剂风险

在奥运会科技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如果过度利用,确有成为另类兴奋剂的风险。

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是人类可以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不是利用科技来达到另一种身体无法触及到的极限。当各种科学技术把人类的潜能激发出来但有些潜能并不属于人类自身的时候,有些科技就有可能成为另类兴奋剂。

众所周知,兴奋剂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奥委会的检测技术永远落后于兴奋剂本身的科技创新,所以很多运动员依然活在瓶瓶罐罐中。同样,当国际奥委会对科技辅助运动员的认知落后于技术创新本身的时候,一些所谓的奥运技术在影响奥运会的成绩方面,究竟是技术的进步还是运动员自身的进步,就难有定论。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菲尔普斯、索普们当初穿的那种鲨鱼泳衣,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的。在人类惊叹于他们不断挑战极限的同时,也带来技术和身体自身极限的矛盾。如果某种极限不是人类的极限,而是技术革命的极限,那么这种技术就很危险。因为,这种技术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从2010年起,鲨鱼泳衣被禁止使用。

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凡是那些非人类本身极限的技术革命,都是“兴奋剂”。被列为兴奋剂的药物名单越来越长。同样,今后被禁止使用的奥运技术也会越来越多。此前,国际奥委会对于很多项目出台了严格的技术规则,必须按照规定设计相关的比赛装备,包括泳衣、拳击、举重鞋的设计等。

只要超出了国际奥委会的规则要求,就被视作“另类兴奋剂”,唯有如此,才能让奥运会的竞技回归人类本身。

猜你喜欢
转播运动员科技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什么是北京冬奥会“云上转播”
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赛事转播负责人薛涛:我们一定要做到“够专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豪门俱乐部实力比拼榜
科技在线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