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轴承行业的服务型制造模式

2016-11-03 08:56何加群
哈尔滨轴承 2016年3期
关键词:服务型轴承客户

高 钧,何加群

试论我国轴承行业的服务型制造模式

高钧1,何加群2

(1.瓦房店轴承工业协会,辽宁 瓦房店116300;2.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北京110000)

服务型制造是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轴承行业生产企业要探索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从而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本文针对轴承行业的特点,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具体模式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轴承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轴承行业;服务型制造;生产型服务;模式

1 前言

服务型制造是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业态,以个性化、协同化、网络化、客户至上、价值为先、业态创新为特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实行定制化服务;由提供单项产品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产品设计由供需脱节转变为用户参与;产业链由生产制造向其上、下游延伸,向上游延伸到轴承应用的咨询服务、轴承产品设计的社会化服务,向下游延伸到运输维护服务、远程检测和再制造等,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新的业态,如网络协同、服务外包、金融支持、计价服务、信息增值、智能服务等。

2 我国轴承行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势在必行

我国轴承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消除无效供给,创造新增供给,增加短缺供给,提升传统供给。轴承行业有多方面的供给短缺,而其中最重要的短缺是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和我国产业界发展的大趋势。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催生了两化融合进程中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新业态,工业服务能力已成为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美、日、德等经济发达国家纷纷谋篇布局,力图抢占未来制造业服务化的制高点。我国政府对发展服务型制造高度重视,2009年以来,连续出台的国务院文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国办发文件《机械工业调整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都把发展服务型制造列为重点工程之一。最近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简称三部门“行动指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关于机械工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机联“指导意见”),国家工信部还发布了机械行业标准《现代制造服务业、准备制造业术语》(以下简称“机械行业标准”),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部门“行动指南”、中机联“指导意见”、“机械行业标准”对服务型制造模式进行了布局,具体内容见表 1 。

表 1 三个指导性文件中关于服务型制造的具体模式

3 轴承行业可探索实行的服务型制造模式

3.1创新设计服务

一个专业的组织(或机构)为另一个组织(或机构)(一般是制造商)提供的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起(包括产品功能与性能的制定)到确定产品定型生产为止的一系列技术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服务,称为产品设计服务。

要充分利用专业设计机构,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技术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将设计部门独立,面向行业、面向社会开展设计。

要运用“互联网+”探索开展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协同设计等创新设计服务。

从广义讲,创新设计不仅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生产装备设计等,还包括系统、供应链、商业模式、服务品牌的设计与创新。

3.2定制化服务

定制化服务是指在客户参与或与其交互的情境下,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特殊的服务提供模式。当前世界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已经由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向大批量定制转变。

定制化服务有利于产销平衡,保证生产活动的平稳性与稳定性,防范生产过剩风险。定制化服务能够实现制造企业和客户价值的共同创造,客户通常会将个性化体验进行分享,从而产生放大效应。

实行定制化服务的条件:

(1)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收敛。完全“一对一定制”实现困难较大,或成本过高。定制化服务应在能够识别群体客户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形成个性化的情况下实施。产品应由若干个具有一定分离性、专一性和可移植性的零部件构成。

(2)构成产品的零部件易于模块化设计、制造和合理库存。产品模块化组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匹配,实现快速个性化重组,为客户准备定制化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

(3)具有柔性制造能力。建立混联柔性自动生产线,在充分满足大批量生产的同时,满足多品种、小批量混流生产,实现敏捷制造。

(4)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形转变为扁平化矩阵式。业务流程由串联转变为并联,去中间化,去中介化,畅通价值链,企业各个环节与用户和供应商实现信息实时同步,互联互通,以利于快速响应用户订单,整合用户碎片化需求。

(5)具有多面手的员工支撑。员工应具有观察和沟通能力,能够从离散客户需求中挖掘共性需求,能够挖掘客户隐形需求和潜在需求。

(6)构建信息平台。企业要挖掘和整合自身的信息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信息平台,建立快速的客户需求信息收集和自动处理机制,主动感知客户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引导市场,创造市场。

3.3供应链管理

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对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所形成的供应链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管理活动,称为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一般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供应链是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价值流构成的服务型制造网络,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供应链管理将企业为顾客、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各种业务活动集成在一起,实现整个产业层面的供应链优化与协同,从而将孤立的上下游企业整合形成完整的制造——服务综合体,形成一条价值增值链。

要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发展专业化服务,引入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增强竞争力。

3.4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

为网络化协同制造各个环节提供的服务称之为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一般需要依托于网络化协同制造系统实现。这个系统是由多种、异构、分布式的制造资源,以一定互联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开放式的、多平台的、相互协作的、能及时灵活地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制造系统,是一种面向群体协同工作并支持开放集成性的系统。

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是基于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全球制造的生产模式,打破时间、空间的约束,通过互联网络,使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合作伙伴共享客户、设计、生产经营信息。从传统的串行工作方式,转变成并行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设计、生产的柔性,通过面向工艺的设计、面向生产的设计、面向成本的设计、供应商参与的设计,大大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和可制造性,以及成本的可控性。

3.5服务外包

企业将原本分散在传统管理部门的生产、办公、生活等方面的非核心业务独立出来,运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将该项管理功能有机地集成为一体,作为一个外包项目,交给专业化公司运作,由其提供专业化管理、全方位服务,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使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主营业务。

服务外包符合当代国际上非核心业务外置的趋势。

企业服务外包的非核心业务可以包括:物流供应、现场管理团队、现场检查、全面存货管理、第二级供应商、工艺规程、预测性维修、安全健康、成本降低、设备供应商、环保等方面的计划、开发、管理与支持。

企业进行服务外包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能力,识别企业的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必须外包成本不高于企业自行管理该项业务的成本,必须建立健全外包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机制,必须规避外包的风险。

服务外包业是人才、技术、知识高度密集的领域,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外包产业已成为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必然趋势。

3.6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 Cycle Management, PLM),是将产品从需求、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处置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内与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和资源集成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各部门的员工、最终用户和合作伙伴工作的高效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服务型制造的最终表现。在全球大型制造企业中,70%应用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LM系统通常集成了PDM(产品数据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等系统。

3.7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解决方案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通过整合资源,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省时、便捷、高效、省钱的“一站式”服务。

鼓励企业增强系统解决能力,向客户提供工程总承包、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多种业务。

系统解决方案的特征:强调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强调客户价值导向,强调全生命周期服务,强调生产性服务、服务型生产以及客户参与协同创造,供需双方价值最大化。

3.8信息增值服务

围绕企业的核心产品,不断融入能够带来市场价值增值的信息,使企业从传统的单纯提供实体产品,转变为提供融入大量信息服务要素的产品服务系统。

客户对于将信息增值服务打包到产品中提供全过程服务的模式认可度越来越高,是发展信息增值服务的需求动因。

企业必须加强自身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开发,围绕企业核心产品的核心功能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

3.9金融支持服务

服务型制造中的金融支持服务,是将金融服务内化于服务型制造系统,并作为贯穿其运行的一种核心服务要素。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支持服务不再是单纯提供资金等基础服务,而是深入到制造系统内部,将金融服务模块与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相结合,通过金融服务优化整个流程,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高运行效率,例如,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模式。

可以将服务型制造中的金融支持服务模式理解为:一种以解决全流程或重点环节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于服务型制造系统内部,进而增强制造系统综合能力的服务模式。

这一模式的运行效果,有赖于评价机制、利益机制和风险机制。必须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方法,以确定是否可以开展服务,为谁服务,如何服务。必须明确各方利益的结合点,提高整体绩效,合理分配利益。必须识别风险源,采取风险预防措施,以保证本模式安全、顺畅运行。

3.10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是智能产品、实体服务和数字化服务相结合的不同类型服务组合,是工业4.0制造的智能产品(出厂后)组成的价值链,该服务可以作为一种柔性的“按需服务”来销售。

智能服务具有不同于传统服务的显著特点:首先,服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服务方案常横跨企业和不同产业;其次,服务载体聚焦于网络化、智能化的产品、设备(机器);第三,服务形态体现为线下的实体服务与线上数字化服务的融合;第四,服务运营数字化驱动,通过数据、算法增加附加值;第五,服务体系注重平台化运营,生态系统打造。

国内的智能服务呈现出以下几种典型应用模式:一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设备维保服务;二是基于移动APP的用户个性化服务;三是用户数据驱动的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四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产品设计、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

3.11计价服务

对于加工复杂度高、单件产品价值大的整机和零部件产品,制造企业运用自身对产品性能的掌握和运行维护的经验,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客户提供按产品的功能和运行时间计费的服务模式,以减轻客户投资压力,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客户提供“产品+服务”。

3.12远程监测/诊断

把研究故障机理的故障物理学与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数据传输和分析,对设备(或零部件)的现状进行判断、对未来的状态进行预测的技术称为远程监测/诊断技术。

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对远距离作业或者不宜人工操作的特殊工况下作业的设备(或零部件)进行远距离检测,对大型设备(或零部件)进行不解体诊断,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设备(或零部件)的故障隐患进行预测预警,使设备(或零部件)维修向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发展。

做好远程监测/诊断,要建立前台应答、后台专家系统分析服务的模式,做好线上监测和线下调度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轴承行业来说,风电轴承、铁路机车、客车、货车轴承、钢铁冶炼、连轧、连铸设备轴承均有进行远程监测/诊断服务的需要。

3.13运维服务

产品进入客户到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全过程的运行维护服务称为运维服务,包括产品使用前对客户相关人员进行产品储存、安装、调试和使用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安装、拆卸工具的提供,安装调试的现场指导,使用状况的现场或远程检测、故障预警和诊断,产品的周期检修,易耗件的提供,等等。

3.14试验和试制服务

生产某类专用试验/试制设备的企业向用户提供“产品+服务”的试验/试制解决方案称为试验和试制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既可以向用户提供试验/试制设备,又可以利用自制的试验/试制设备,成立专业的试验室/试制中心,向用户提供专业的试验/试制服务。如轴承振动仪制造企业,既可以向用户提供振动仪,又可以利用自制的振动仪建立专业的振动试验室,为用户进行轴承振动测试服务;轴承寿命试验机制造企业,既可以向用户提供轴承寿命试验机,又可以用自制的轴承寿命试验机成立专业的轴承试验室,为用户进行轴承寿命和其他试验;热处理炉制造企业,既可以向用户提供热处理炉,又可以利用自制的热处理炉成立专业的热处理中心,为用户进行产品样品/小批量/大批量热处理加工服务;冷辗机制造企业,既可以向用户提供冷辗机,又可以利用自制的冷辗机建立冷辗加工中心,为用户进行产品样品/小批量/大批量冷辗加工服务。

3.15再制造

在制订和完善在役产品退役、再制造产品市场准入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对报废的产品(整机或零部件)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使修复和改造的产品达到(接近或超过)新品的规模化制造活动。

为搞好再制造,要做好产品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基础工作,要制订产品再制造工艺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及逆向物流、再制造产品销售和溯源的管理制度。

我国轴承行业再制造的成功范例是铁路货车轴承的大修理(再制造),已进行了三十年,再制造(大修理)铁路货车轴承近千万套,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美国Timken公司在华进行冶金轧机轴承的再制造已取得初步成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我国轴承行业竞争力、推动轴承行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是有效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国轴承行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势在必行。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型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和我国产业界发展的大趋势。

(编辑:王立新)

Try to talk about China's bearing industry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model

Gao Jun1, He Jiaqun2
( 1.Wafangdian Bear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Wafangdian 116300, China; 2. China Bear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Beijing 110000, China )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 is a new form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ervice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bea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hould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rocessing and assembling to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from simply selling products to the sale of "product + service", to extend and enhance the value chain, improv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product added value and market shar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ring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ode of service manufacturing and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bearing industry.

bearing industry;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oriented service; model

TH133.33

C

1672-4852(2016)03-0040-05

2016-09-14.

高钧(1970-),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服务型轴承客户
轴承知识
轴承知识
轴承知识
轴承知识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