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应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6-11-04 05:44曾文平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微量蛋白尿肾小球

曾文平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中山528425)

糖尿病肾病早期应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曾文平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中山528425)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受试者均采用规范治疗,即胰岛素治疗结合饮食、运动疗法进行血糖控制,观察组50例,加用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不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后三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三周两组空腹血糖、微量白蛋白尿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微量白蛋白尿降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治疗有利于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微量白蛋白尿的排泄,疗效显著。

早期糖尿病肾病 甲钴胺 空腹血糖 微量白蛋白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损伤并发症[1]。早期对糖尿病患者肾脏出现病变采取治疗措施,能够缓解糖尿病并发症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2]。甲钴胺作为内源性的活化因子,具有防止机体的缺血再灌注以及稳定细胞膜作用。本文通过观察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的治疗结果,评价糖尿病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治疗疗效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6.25±10.23)岁;对照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2.48±9.63)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

1.2纳入标准:①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肾病早期分期;②年龄20~60岁;③24h尿蛋白在30~300mg之间;④依从性强,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

1.3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或>60岁,妊娠期、哺乳期;②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肾炎及尿路感染、肾毒性药物及应激性蛋白尿。

1.4研究方法

1.4.1给药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规范的糖尿病治疗原则进行治疗,胰岛素治疗联合饮食、运动疗法进行血糖的控制。另外,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602)500μg,1天1次静脉滴注,联用3周;对照组未进行联合药物治疗。

1.4.2监测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对象进行微量白蛋白尿U-MA、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百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的实验室指标比较:经过三周治疗后,血脂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与治疗前相比,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微量白蛋白尿的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后三周两组的微量白蛋白尿低于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微量白蛋白尿降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微量白蛋白尿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3 讨论

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即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微小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3]。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若发展到糖尿病肾病阶段,该病很难难逆转。另外,长期的高血糖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域,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硬化。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蛋白尿,降低肾小球囊内压力,改善肾血流灌注[4]。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多为隐匿起病,一旦能够检测出微量蛋白尿的时候,需要积极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在3期前,若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干预是可以逆转的[5]。甲钴胺注射液是体内活性代谢产物,可以参与甲基转换以及蛋白、核酸和脂质代谢,通过刺激轴突的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同时具有防止缺血再灌注,改善肾脏微循环和降低蛋白尿排泄的作用[6]。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三周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空腹血糖以及微量白蛋白尿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微量白蛋白尿比对照组降低的差值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进行标准化治疗加用甲钴胺联合方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系膜及基底膜的刺激,延缓肾小球硬化,改善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和肾小球滤过,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微量白蛋白尿和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1]Yang WY,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mowen in China[J].New Eengl Med,2010,362.

[2]莫一菲,周健,贾伟平.血糖波动的评价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259-263.

[3]范培云.叶酸、甲钴胺对糖尿病肾病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尿蛋白水平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1,32(11):44-46.

[4]Edith RF,Emir DB.Efficacy,Safety,and Tolerability of pregabalin treatment for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2011,20(6):479-480.

[5]李晓娟,甲钴胺治疗8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4(23):127-128.

[6]Zhang B.The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epalrestat and mecobalamine in improv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J].Chin J Diabetes Mellitus,2011,11(4):503.

R587.2

B

1672-8351(2016)10-0036-02

猜你喜欢
微量蛋白尿肾小球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兽医实验室微量移液器使用期间的核查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谈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的作用及常见发现方法
尿里有蛋白,并非都是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