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探讨

2016-11-04 05:44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鼓室中耳炎盐酸

黄 易

(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广州510410)

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探讨

黄易

(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广州51041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等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盐酸氨溴索分 泌性中耳炎 治疗效果 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以中耳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否则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为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等,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上得到认可[1~3]。我院对收治的10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8例,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48.4±7.4)岁,病程24~105d,平均病程(49.3±9.5)d;观察组男性和女性都是27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49.3±6.6)岁,病程23~102d,平均病程(50.2±6.4)d;所有患者对本文调查研究知情并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实施常规的对症治疗,即采用麻黄碱(1%)滴鼻,同时给予抗生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减充血剂、鼓膜穿刺抽液以及咽鼓管吹张进行治疗,在鼓膜穿刺之后需要将5mg地塞米松(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14)从穿刺部位注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580)进行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每次剂量30mg,每周一次,4周为一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4周,然后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项目和效果评价标准: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鼓室压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显效主要是指患者耳鸣、耳塞等临床症状消失,在0.5kHz、1kHz、2kHz这三个频率段的听力恢复正常。有效主要是指患者耳鸣、耳塞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0.5kHz、1kHz、2kHz这三个频率段的听力提高15~20dB。无效主要是指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听力提高的水平小于15dB[4~5]。③观察两组治疗之后气导听力提高幅度。

1.4统计学方法: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6.0;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和(±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鼓室压对比分析:治疗前,两组鼓室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鼓室压都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鼓室压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鼓室压对比分析(±s)

?

2.2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3两组治疗之后气导听力提高的幅度对比分析:经过治疗,观察组在三个频率的气导听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之后气导听力提高的幅度对比分析(±sdB)

表3 两组治疗之后气导听力提高的幅度对比分析(±sdB)

?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咽鼓管和中耳腔的表面活性物质严重减少,从而使患者咽鼓管的被动开放压力大大增加,引起中耳腔积液,对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盐酸氨溴索属于一种有效的黏液溶解剂,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有效保护患者的呼吸系统,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利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可以减少患者黏液腺的分泌,降低黏液的黏稠度,提高纤毛的清除作用,减少患者中耳腔中的积液。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8]。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鼓室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鼓室压都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1.48%,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观察组在三个频率的气导听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1]胡明,马元煦,程岩,等.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和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9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12-3213.

[2]侯森,杨海珍.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Meta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3):10-12.

[3]李智量,屈季宁.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3):107-110.

[4]余朝阳.盐酸氨溴索口服辅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8):1142-1143.

[5]宋娟,陈可峰,江振世,等.分泌性中耳炎鼓室注入盐酸氨溴索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561-7562.

[6]李智量,屈季宁.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3):107-110.

[7]余朝阳.盐酸氨溴索口服辅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8):1142-1143.

[8]陈岚,王建中.鼓室注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1):57-58.

R764.21

B

1672-8351(2016)10-0038-02

猜你喜欢
鼓室中耳炎盐酸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耳痒耳鸣小心得了中耳炎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价值分析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