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的疗效

2016-11-04 05:44许志贤张富强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血压变化高血压

许志贤 张富强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新港社康中心深圳518000)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的疗效

许志贤张富强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新港社康中心深圳51800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非杓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均采用替米沙丁治疗,对照组于晨间给药,观察组于夜间给药,比较两组血压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的24hSBP、24hDBP、dSBP和dDBP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nSBP和nDBP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血压类型转换率为7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5%;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组间两项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而且夜间给药的效果优于晨间给药。

替米沙坦 给药时间 非杓型 社区高血压 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分为非杓型和杓型两种。非杓型高血压的危害更大,诱发心血管事件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更高[1]。由此可知,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控制血压,实现非杓型的转变,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非常显著的降压效果。但是,不同的给药时间会产生不同的疗效。为了探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了12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4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符合非杓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过敏史、继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和神经中枢系统障碍等患者。根据诊治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0.37±10.2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64±1.27)年;合并冠心病23例,合并糖尿病29例,合并血脂异常10例。剩余62例归入观察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24± 9.63)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27±1.46)年;合并冠心病21例,合并糖尿病28例,合并血脂异常13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合并症分布等基本资料,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 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替米沙坦(海南赛立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172)进行治疗,口服,每次80mg,每天1次。对照组于清晨8点服用,观察组则于晚上20点服用,两组均以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3~4]:对两组血压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血压指标,包括全天平均收缩压(24hSBP)、全天平均舒张压(24hDBP)、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等。同时,统计两组非杓型高血压转为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后,两组的24hSBP、24hDBP、dSBP和dDBP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nSBP和nDBP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mmHg,±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mmHg,±s)

注:和治疗前比较,*P<0.05;和对照组比较,△P<0.05。

?

2.2其他指标比较:经比较,观察组的血压类型转换率为7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5%;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组间两项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其他指标对比[n(%)]

3 讨论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血压的昼夜变化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人体的血压会出现节律性改变。通常情况下,清晨睡醒后,血压会持续性升高,会在9∶00~11∶00a.m之间上升到最高峰值。随后,血压会逐渐下降,但是在3∶00~6∶00p.m之后,血压会再次上升,到夜晚则开始下降[5~6]。总体来说,血压的24h变化呈现出两峰一谷的趋势,所以其变化曲线可以绘制成“杓形”,昼夜的变化>10%。

但是非杓型高血压的昼夜血压变化幅度则<10%,并不具有节律性变化,所以此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准确预测[7]。也正是因为如此,促使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转变,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的替米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该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能直接对人体血管紧张素AT1受体产生作用。它对AT1受体的作用强度非常高,比AT2受体高出2万倍。同时,替米沙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慰剂的作用比较相似,能够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持续降低患者的血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症状[8~9]。

由表1可知,治疗后,两组的24hSBP、24hDBP、dSBP和dDBP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nSBP和nDBP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和其他文献资料的结果基本相符[10],充分说明,替米沙坦对于降低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观察组夜间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夜晚服用替米沙坦,能够显著降低舒张压与收缩压,进而增大患者血压的昼夜波动幅度,促使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转为正常。

同时,观察组的血压类型转换率为7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5%;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P<0.05)。该结果表示,夜晚服用替米沙坦,能够降低患者在清晨阶段的血压,并恢复血压峰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以及其他严重疾病发生的风险。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替米沙坦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夜间给药的效果优于晨间给药。

[1]吴圣利,王瑞听,项延郡,等.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14):1294-1296.

[2]郑杨,赵巍.晨峰性高血压临床意义及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27-29.

[3]马文君,杨丽睿,张慧敏,等.替米沙坦氢氯噻嗪胶囊与替米沙坦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2,12(4):206-209.

[4]赵艳,韩宁,赵洪民,等.不同时间给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18):2178-2182.

[5]陈明进,林常青.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11):142-143.

[6]聂应红,任江,冉秀瑜.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纠正非杓型老年高血压的时间药理学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606-3607.

[7]郑妍,李艳,黄弘.左旋氨氯地平给药时机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1):50-51.

[8]吴兆苏,霍勇,王文,等.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1):1-30.

[9]陈颖芳,邱文达,陈如碧.不同时间段服用氯沙坦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3):16-17.

[10]程茂良,王珏.MDR1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血药浓度和药动力学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6):643-648.

R544.1

B

1672-8351(2016)10-0059-02

猜你喜欢
血压变化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从9到3的变化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这五年的变化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