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与利多卡因用于眩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6-11-04 05:44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前庭天麻

朱 国

(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泗阳223700)

天麻素与利多卡因用于眩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朱国

(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泗阳223700)

目的:分析天麻素与利多卡因用于眩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天麻素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7%,组间数据对比,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满意率为86.7%,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满意率为93.3%,组间数据对比,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眩晕采用天麻素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天麻素 利多卡因 眩晕 效果

临床上,眩晕属于较为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以及平衡感觉出现障碍导致的,患者发病时一般会表现出旋转、摇摆以及晃动等症状,导致无法站立,严重的甚至晕厥,给身心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干扰日常生活[1]。本文主要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天麻素与利多卡因临床效果,具体如下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天麻素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5.1± 2.3)岁;研究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8±2.5)岁;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活动。均排除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不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两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把相关资料(性别、年龄、体质、病情)对比分析发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有意义。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采用20mL丹参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250mL给患者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研究组采用天麻素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分别给患者采用0.6g天麻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250mL以及100~200mg利多卡因加入5%葡萄糖250mL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d,并在治疗期间口服相同的抗眩晕药[2]。

1.3效果评价: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治疗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30×100%。治疗满意度可分为满意、非常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治疗总体满意率=(满意+非常满意)/30×100%。

1.4统计学方法:所有获取的数据使用SPSS22.2软件进行计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算过程为:首先把数据输入该软件,并采用%、n、(±s)分别表示百分数、例数以及计量资料。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经过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两组治疗总体满意率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满意、非常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别为17例和12例,9例和16例,4例和2例,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86.7%和93.3%,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中,眩晕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该病主要是因为支配前庭器官的交感神经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脑部供血出现障碍导致的,导致内淋巴腔不断扩大,促使内淋巴系的压力不断增高,进而促使膜迷路发生水肿以及内耳末梢器发生缺氧,最终导致眩晕。一般来说,眩晕可分为系统性眩晕以及非系统性眩晕两种,前者主要是因为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而后者主要是因为前庭以外的病变导致的。同时眩晕属于一种患者主观感觉发生障碍,患者会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发生摇摆或者旋转,患者一般情况仅会出现平衡上的障碍,但无意识上的障碍,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患者同时会伴有恶心、呕吐、记忆力衰退等现象。对病情比较轻的患者来说,休息片刻症状一般可以得到缓解,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无法站立甚至出现晕倒的现象,虽然治疗后预后良好,但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此,及时对症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从中医角度分析,眩主要是指患者眼前出现眼花或者发黑,晕主要是指患者感到周围的物体发生摇摆或者旋转[3]。当两者同时出现的时候称为眩晕。认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规律、情志不遂、年高肾衰等原因导致淤血受阻而导致的。眩晕的病位一般多发生于头窍,病变的发生与肝、脾等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中,应以调整阴阳、补虚泻实等为基本原则。

在本次研究当中,主要采用天麻素与利多卡因的治疗方法。天麻素注射液属中药天麻中的提取物,具有通络止痛、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功效,它进入人体之后会分解成为天麻甙元,借助血脑屏障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CL受体相互结合,进而发展形成神经介质受体并发挥作用,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的启动系统,最终切断前庭反射以及中枢抑制效应。此外,天麻不但可以促使患者的血管扩张,还可促使外周阻力降低,对血小板黏附聚集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增加前庭与内耳迷路的血液供应,达到改善心肌缺氧目的。同时,天麻在镇痛、镇静以及抗惊厥等方面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利多卡因属于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可以穿过患者的血脑屏障,对兴奋性增高的神经活动进行抑制,促使内耳静脉及淋巴管发生扩张、淋巴张力发生降低,缓解缺氧、缺血症状。此外,利多卡因还可对动作电位的产生进行抑制,进一步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保护急性缺血的神经组织,对前庭系统的兴奋性进行抑制,缓解内耳淋巴水肿以及解除微循环痉挛,达到改善前庭器官的功能以及眩晕症状的治疗目的。天麻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疗效,具有高效、安全、实惠的优点,是治疗眩晕的首选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经过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对眩晕采用天麻素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该治疗方法值得患者及其家属信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沈为林,曹龙.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0(30):990-993.

[2]陈继承.天麻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4(20):114-116.

[3]徐朝义.天麻素治疗眩晕64例[J].中国药业,2015,13(1):778-780.

R441.2

B

1672-8351(2016)10-0072-02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前庭天麻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被忽视的“前庭觉”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