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体会

2016-11-04 05:44黄浩桂刘洪萍齐东丽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阻滞剂肾病受体

黄浩桂 刘洪萍齐东丽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深圳518035)

3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体会

黄浩桂刘洪萍*齐东丽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深圳518035)

目的:探讨3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在完善常规检查及对症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福辛普利,B组给予贝那普利,C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并记录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肌酐等含量。结果:治疗前,三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治疗前后SBP、DBP均有明显改善,疗效接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GFR及SCr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效果肯定,其中福辛普利在保护肾功能方面效果最为显著,推荐临床使用。

贝那普利 福辛普利 培哚普利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多合并高血压,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在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治疗以加强肾功能保护和控制血压为主,常用药物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是,不同类型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笔者将三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以观察临床表现。以下为研究过程回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所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2.5±9.1)岁;B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3.1±9.5)岁;C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2.9±10.1)岁。三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病例纳入标准[1]:①经检查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③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已知药物过敏者;②合并恶性疾病者;③精神障碍者。

1.2方法:在入院后,均给予血常规、肝功能、血压及心率等常规检查。A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次,1次/d,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最多可至40mg/d;B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次,1次/d,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最多可至40mg/d;C组给予培哚普利4mg/次,1次/d。试验期间,患者禁服其他任何同类药物。

1.3疗效判断[2]: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并记录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肌酐等含量。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多组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由表1可知,治疗前,三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治疗前后SBP、DBP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接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GFR及SCr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注:*表示该项指标A组与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多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球硬化等因素所致。大量研究表明[3~5],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阻断异常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疗效肯定。目前临床治疗以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为主,可有效降低肾小球囊内跨膜压力、控制血压及保护肾功能。笔者比较三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疗效。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治疗前后SBP、DBP均有明显改善,疗效接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GFR及SCr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药物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变化,但是福辛普利在保护肾功能方面疗效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效果肯定,其中福辛普利在保护肾功能方面效果最为显著,推荐临床使用。

[1]潘宏华,边平达.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4):246-248.

[2]陈勇.3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8-29.

[3]徐东红,宋春青,邵海琳,等.三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4):1517-1519.

[4]孙红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713-715.

[5]许君伟,张益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0(21):27.

R587.2

B

1672-8351(2016)10-0083-01

猜你喜欢
阻滞剂肾病受体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