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研究

2016-11-04 05:44林美华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泻心汤半夏反流

林美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中医科泉州362800)

半夏泻心汤加减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研究

林美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中医科泉州362800)

目的: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配伍加减,观察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8例2015年2月~2016年3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每次给予2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每天2次,早晚空腹服用;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配伍加减进行治疗,煎汤分早、晚餐前服。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统计和比较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9.49%(31/39),观察组总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94.87%(37/39),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10/39),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5.13%(2/39),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半夏泻心汤 配伍加减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以胃食管反流和食管黏膜损伤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胃灼热和反酸、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引起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因素较多,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食管外其他功能紊乱等。在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一般治疗采用改善、优化生活方式等措施,药物治疗则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黏膜保护剂等[1~2]。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配伍加减,观察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78例2015年2月~2016年3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22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5±6.4)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4.6±1.2)年。观察组

24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8.2± 5.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1.5)年。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选取标准:①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以及中医症候诊断标准;②在接受本次治疗前15d内未使用与本次研究中功能类似的药物;③对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无禁忌症;④对本次治疗方法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具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性疾病者;②具有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恶性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者;③腹部有手术史者;④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⑤具有智力障碍或依从性差不能配合研究者;⑥治疗过程未按医嘱用药或自行更换、添加药物治疗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2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每天2次,早晚空腹服用。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配伍加减进行治疗。基础方:半夏12g,黄芩10g,党参15g,黄连、炙甘草、干姜各5g,大枣5枚。随证加减:肝胃气滞加郁金、木香各6g;胃热炽盛减干姜,加丹皮、焦山栀、蒲公英各10g;脾胃虚弱加白术、枳壳、茯苓各12g;寒湿较重去黄连,加高良姜、香附各10g;肝胆湿热加龙胆草12g;食滞胃肠加神曲、山楂、鸡内金各10g;胃阴亏虚加北沙参12g,麦冬、石斛各10g;大便秘结加大黄6g。将上述组方煎汤分早、晚餐前服。4周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5评价指标

1.5.1疗效:①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完全消失,胃、食管镜检查示无异常;②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显著改善,胃、食管镜检查示黏膜病变面积显著减小;③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有所好转,胃、食管镜检查示黏膜病变有所改善;④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无变化,胃、食管镜检查示黏膜病变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2不良反应:统计和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6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数据包,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比较应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疗效: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3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总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X2=4.129,P=0.042<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10例(其中3例为恶心、5例为头晕、2例为肝酶升高),发生率为25.64%(10/39),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腹泻),发生率为5.13%(2/39),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X2=6.3030,P=0.0120)。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临床治疗中,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要药物进行症状控制,但是由于患者食道病变引起防御机制的减弱,停药后易复发,需要长期使用,不仅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压力,而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

中医无胃食管反流病名,但根据主症可归属于吐酸、嘈杂、噎膈、胃痞、胃痛等病范畴,其病机为胃气不降、胆气不疏上泛、逆而犯胃和食道[4]。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经方,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改善和控制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良好,是调和脾胃的代表方剂,主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心下痞证。方中半夏归脾、胃、肺经,具有散结消痞、降逆止呕之效;干姜辛热,可行可散,功效为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降寒清,能清泄中焦脾胃、肝胆之湿热痞满;党参、大枣补脾益气,脾气升清以益胃和中,中焦得以恢复;炙甘草不仅可以补脾气,而且调和诸药。全方共施,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泻兼施,共奏调和肝脾、消痞散结、平调寒热之效,而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并发症状进行药物加减,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6]。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对照组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针对患者的具体并发症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对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李韩华,刘美华.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149-150.

[2]Jung H K.Epidem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Asia:A Systematic Review[J].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1,17(1):14-27.

[3]李俊玲.半夏泻心汤治疗11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09-110.

[4]叶木彬.半夏泻心汤加减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671-672.

[5]张家维.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23-25.

[6]谭宗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3例[J].中国药业,2013,22(24):90-92.

R259

B

1672-8351(2016)10-0093-02

猜你喜欢
泻心汤半夏反流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浅析半夏泻心汤古今应用
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症状的特点
不同剂量配伍的三黄泻心汤总蒽醌含量比较研究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半夏泻心汤治疗丘疹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