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的影响

2016-11-04 05:44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黄体酮绝经期性激素

钱 芳

(惠东人民医院妇科惠州516399)

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的影响

钱芳

(惠东人民医院妇科惠州516399)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4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设为米非司酮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的设为安宫黄体酮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等性激素水平。结果:米非司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6%较安宫黄体酮组79.19%显著较高(P<0.05);米非司酮组复发率为4.76%较安宫黄体酮组19.05%显著较低(P<0.05);米非司酮组FSH、LH、E2、P水平较安宫黄体酮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优于安宫黄体酮,复发率低。

围绝经期 功血 性激素 米非司酮 安宫黄体酮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引起的功能失调,在围绝经时期随着女性各项生理功能的退化,卵巢的功能逐渐衰退导致子宫异常出血,常见于40~55岁患者,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功血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例如月经频发、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多等,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乏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功血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上通常以止血、月经调整或诱导闭经为治疗原则,由于功血的发生与卵巢功能衰竭和性激素分泌失调有关,所以通常会采取诊断性刮宫和性激素治疗等治疗方法,严重者则需行子宫切除术[2]。米非司酮和安宫黄体酮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常用药物,为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4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安宫黄体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4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设为米非司酮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的设为安宫黄体酮组。米非司酮组年龄44~51岁,平均年龄(47.62±2.62)岁,病程2~15个月,平均病程(8.62±4.29)个月,增殖期子宫内膜14例,单纯性增生28例;安宫黄体酮组年龄43~52岁,平均年龄(46.95±2.44)岁,病程2~14个月,平均病程(8.14±2.94)个月,增殖期子宫内膜17例,单纯性增生25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米非司酮组:给予全面的诊刮及其护理,在行诊刮后立即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10mg/d,3个月为1个疗程。安宫黄体酮组:在患者行诊刮后d15给予安宫黄体酮口服,10mg/d,连续服用10d后停药,让子宫撤退性出血,撤退性出血后再继续服药10d,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随访复发情况。治愈:用药治疗后患者血止,经期和经量能维持3次以上正常或绝经;有效:药物治疗后止血,经期有所缩短,经量减少;无效:患者出血无明显减少或出血量增加。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各组复发情况。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SH、LH、E2、P等性激素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或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随访复发情况比较:米非司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6%较安宫黄体酮组76.19%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复发率为4.76%较安宫黄体酮组19.05%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随访复发情况比较[例(%)]

2.2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米非司酮组治疗后各项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安宫黄体酮组FSH、E2、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FSH、LH、E2、P水平较安宫黄体酮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的生育能力从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女性的卵巢随着机体各项功能的衰退而衰退,女性生育能力丧失,雌激素无法正常分泌,从而出现绝经、生殖道萎缩等变化[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及卵泡储备功能的降低是导致功血的主要机制,功血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作用消失,黄体功能失调,体内只含有少量的孕激素、雌激素,导致不规则的排卵,少量的孕激素不能对子宫内膜产生持续性刺激,子宫内膜会过度增生从而无周期脱落,从而出现子宫不规则出血现象[4]。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还可直接作用于垂体,影响抑制FSH、LH的分泌,米非司酮可以直接作用于卵巢的颗粒细胞,促进其凋亡[5]。安宫黄体酮为孕激素类药物,能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主要用于痛经、功能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治疗[6]。

王芳[7]等研究者认为,米非司酮可以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抑制其增生,使子宫内膜明显变薄,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理想方法。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米非司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安宫黄体酮组显著较高,米非司酮组复发率较安宫黄体酮组显著降低,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的增殖发育,从而降低内膜的厚度,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合成受到抑制,使子宫内膜对雌二醇的敏感度降低,加速子宫内膜的萎缩和退化,从而改善了不规则出血现象;米非司酮组FSH、LH、E2、P水平较安宫黄体酮组显著降低,不稳定的雌激素会影响子宫内膜增生,而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有调节作用,能通过抑制黄体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抑制FSH和LH的分泌,可直接作用于卵巢抑制雌激素的分泌,通过对性激素的抑制阻止卵泡的发育,增加闭锁卵泡数,造成闭经。本次研究结果验证了以上研究者观点。

综上,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优于安宫黄体酮,适合临床推广。

[1]梁静,孙维峰,周建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7):1137-1139.

[2]龙腾飞,丁淼,王良岸,等.微粒化黄体酮调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闭经患者月经周期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4):588-591.

[3]杨艳明.女金片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98-101.

[4]陈秀琴,郑安桔.左炔诺孕酮对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血清激素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77-79.

[5]张伟凤.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宫血宁对围绝经期功血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683-685,688.

[6]李慧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40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10):118-119.

[7]王芳.米非司酮与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5):755-756.

R711.52

B

1672-8351(2016)10-0099-02

猜你喜欢
黄体酮绝经期性激素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女性身体有了某些“变化”,可能快触碰到绝经期了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