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处方点评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对照分析

2016-11-04 05:44钱小娟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不合理抗菌处方

钱小娟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泰州225599)

住院患者处方点评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对照分析

钱小娟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泰州225599)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处方点评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对照分析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11~12月在我院各科室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526例患者的处方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点评方法对526例处方进行干预,并讨论干预后的使用效果。结果:526例处方共存在76例抗菌药物使用问题,占处方总例数的14.45%。其中合并用药不合理7例(占1.71%),药品选择不合理27例(占5.13%),用药剂量不合理36例(占6.84%),用药时间不合理14例(占2.66%)。结论:采用处方点评干预,可以及时发现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情况,并可进行及时纠正,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能达到国家要求,取得较好的临床用药效果。

住院患者处方 点评干预 抗菌药物 使用 分析

处方点评是近年来在我国医院管理系统中发展起来的用药监管模式,由医院组织药学专业医生对临床处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并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对存在的用药隐患及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并同时进行用药建议,使临床用药更规范合理,起到监督和监测的双重作用[1]。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迅速发展及普及使用,临床出现滥用、乱用的现象,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及使用效果每况愈下,不但无益于患者的健康恢复,还增加了治疗成本,引发医患纠纷[1~2]。

为此我们对我院部分科室在2015年11~12月使用抗菌药物的526例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干预,并将点评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12月在我院各科室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526例患者的处方为研究分析对象,处方对象的基本资料为:男性312例,女性214例,患者年龄2个月~82岁,平均年龄(46.6±2.8)岁。患者分别来自我院的普外科、泌尿科、呼吸内科、妇产科、心外科、骨科及ICU等。患者均需使用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

1.2方法

1.2.1由专业药学医生(临床药师)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卫生部〔2010〕28号文件《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和法规规定对526例处方进行点评干预[3]。

1.2.2对患者的用药按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手术内容、抗菌药物类别及名称、用法用量、疗程等进行记录分析,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合理的用药方案。

1.3评价指标: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用药须知》中规定内容为评价指标[4]。对干预后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抽取干预前相同数量的处方进行点评,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将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26例处方共存在76例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见表1,比例为14.45%,其中有7例为合并用药不合理、27例为药品选择不合理、36例用药剂量不合理、14例用药时间不合理。

表1 526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统计汇总表(n,%)

3 讨论

处方点评主要是将医院各科室用药进行合理用药管理,对存在的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不合理用药通过点评达到改善单张处方药品类型、数量合理、药品使用符合适应症、符合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国家规定、注射剂型的使用比例合理、用药比例合理等目的[5]。可以有效防止乱用药、滥用药,尤其是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上,不但可以降低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和耐受性,还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目前的处方点评方式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模式,存在工作量大、覆盖面小、标准不统一等缺点,我们相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自动点评方式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应用。

在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住院患者的处方点评,共发现76例处方存在问题,其中合并用药及药品选择为主要问题,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临床主治医生没有完全熟悉了解药物的性能而导致。为此我们对各科的临床医生进行统一药品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药物性能和注意内容的业务知识水平,要求他们能重视药品说明书的阅读与理解,每种药品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包括适应症、服用方式、不良反应情况、禁忌症,并要求对使用的新型抗菌药进行小范围使用后才可正式应用。在对老年及幼儿患者用药时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耐受性较差、组织器官开始衰老或尚未成熟、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或不足等情况,在剂量时间上要掌握控制好(通过适当降低用药剂量并延长用药时间等方法)。在合并联合用药时要注意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抵触及中和药性的作用。同时临床药师在临床一线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用药问题,有利于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流沟通,避免主观臆断出现用药的不合理。

通过处方干预,及时发现并对处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后并未出现一例因用药产生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康复的病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变,并受到患者的支持和欢迎,我们认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坚持选择疗效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如一二代头孢菌素,并在使用时严格执行《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的规定,做到规范用药安全用药。

采用处方点评方式虽然能及时发现并得以纠正,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首先如按目前的人员配置不可能对每张处方进行点评,其次点评者的业务能力也受到较大限制而出现标准不一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并寻求解决。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采取处方点评干预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作用显著,但更需要我们临床医务人员积极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并在治疗中对患者多加观察了解,才能降低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黄荣海,刘小芹,周淑英.处方点评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7):83-85.

[2]张灵,黄琼,王璐,等.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干预前后的对照分析[C]//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论文集.2014.

[3]岳文静,徐占平,刘丽霞,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前后对比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3975-3976.

[4]刘小芹,周淑英,黄荣海.处方点评干预前后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对照分析[J].今日药学,2015(8):591-594.

[5]钟凯.临床抗菌药合理用药的效果观察[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5(12):138.

R95

B

1672-8351(2016)10-0175-02

猜你喜欢
不合理抗菌处方
什么是抗菌药物?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人间处方
神回复
差评不合理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