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良构数学问题的解决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016-11-04 22:27王秋阁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探究数学

王秋阁

当前教育体系下,学生解决的大部分都是良构数学问题,但在生活和实践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超出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解决方案无法提前预设,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趣味性,现实性,即非良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如果长期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非良构数学问题,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现结合阶段性调查分析、反复实验和教学经验,浅谈非良构数学问题的解决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对非良构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图形设计、方案设计等不同的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灵活性、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些题目,让学生反复进行交流讨论并生成自己的方案,再不断尝试对所生成的方案进行修改,进一步优化设计思路,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些非良构数学问题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另外,学生觉得很多非良构数学问题具有挑战性,因此再遇到这类问题时,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并乐于分享给其他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对非良构数学问题的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思路更加清晰,遇到新的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小组合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类问题,不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问题,使学生从行为上、兴趣上、情感上、心理上、思维上直接参与,也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只会机械地做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不能向其他同学或者家长讲解,更谈不上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而非良构数学问题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现实性、一题多解性,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展示给其他同学.同时还会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解决(a+b+c)2=?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有的学生用整体代入的方法,有的学生用几何证明的方法.这几个学生平时数学语言组织能力欠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却能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出色;平时课堂上都是教师讲解得多一些,而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扮演小老师,学生充满了新奇,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非良构数学问题的课堂上,结合教师语言的激励、眼神的默许、手势的肯定等手段,对学生敢于说出自己想法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赞赏.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课堂是培养学生思、听、说、写和发展智力的场所,反思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把每一个知识讲给学生,不给学生留自由支配和思考的时间;而现代课堂教学上,学生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非良构数学问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趣味性,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正好能满足他们探索、创新的心理需求,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初次遇到这类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好奇,愿意积极主动地思考.由于非良构数学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不确定,所以学生之间都想知道其他学生的解题方法.这时教师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通过小组同学的交流和合作,学生掌握了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间增进了感情,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放松和愉快的心态,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和同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能够发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函数值比较大小”时,有的学生利用图象法比较出函数值的大小,有的学生利用特殊值代入法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有的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在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探究中,小组成员找到了三种解决反比例函数函数

值比较大小的方法.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小组成员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交流了感情,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中,许多非良构数学问题以“讨论挖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释放学生的潜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独立判断的主体意识是创新的基础.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交融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马不停蹄地讲授,学生一字不落地被动接受,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非良构数学问题的解决,更倾向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创设一个优良而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探究非良构数学问题的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去辨析、去反思,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发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或写或思或讲或听,能思善辩.师生活动和谐有序.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同时,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使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掌握.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对学生来说已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的事,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他们品尝到了思考的甜蜜、成功的乐趣.现代教育评价课堂教学,是注重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教学是为了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让学生都能展现自我,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课堂焕发智慧的魅力,思维的光芒.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设置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现实性、灵活性,有研究价值的非良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提问质疑,解决困惑,尝试分享,并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非良构数学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实现下数学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