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气候条件下的港口粮食露天堆存研究

2016-11-05 08:31◎钟
现代食品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湿堆场港口

◎钟 泳

(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8)

南方气候条件下的港口粮食露天堆存研究

◎钟 泳

(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8)

在广东南方港口露天堆粮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探讨南方气候条件下港口露天堆存粮食问题,以改进港口服务。根据调查分析方法,广东南方港口是目前粮食中转消耗的主要区域,在粮船集中到港时,粮食露天存放操作已呈常态化。南方港口每年约有400万~500万t粮食通过露天堆存。面对高温、高湿、台风、多雨和强降雨的南方气候条件,粮食露天堆存容易出现水湿货损,需通过粮食分类管理,树立“最后一公里”概念,规范标准化流程操作,苫盖自动化技术解决露天存粮问题。

气象灾害;散粮港口;露天堆存;分类管理

1 南方的粮食概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亿t,比2014年增加1 440万t,增长2.4%,这是国内粮食生产第12个连续丰收年。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进口粮食饲料总量1.34亿t,是有史以来连续第2年进口过“亿”。这些进口粮食除了大豆占60%以外,其余是小麦、玉米、稻米、大麦、高粱、DDGS、油菜籽、木薯和杂粕等原粮饲料。

广东省不仅是全国第一人口的大省,也是饲料产量第一的大省。2015年广东省饲料企业数量879家,全省饲料产量2 515万t。每年经珠三角地区消耗和物流中转的大宗散装粮食一直稳定在3 300多万t,这些粮食、饲料的原料几乎全部是经港口输入。在广州、东莞、深圳到香港180 km城市走廊上的人口密集度达到4 200多万人,人们对粮食的直接消费需求,和对鸡、鱼、肉、蛋、奶等动物蛋白营养的刚性需求,远远超越其他地区的同类需求水平。

2 南方气候特点

广东珠三角地区地理纬度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度21~23 ℃,最冷的1月均温13~15 ℃,最热的7月均温28 ℃以上。6-10月,常有5~8个台风影响,降雨集中,天气炎热。年均降水量1 500 mm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珠三角中部地势平坦,中部降雨量平均约在1 600 mm,外围地方可达2 000~2 600 mm,雨量集中在夏季,雨季旱季分明。春季“梅雨”期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使地面返潮。夏季锋面雨、雷雨、对流雨、台风较多,每天下午降雨2~3 h。暴雨时,日雨量大于50 mm,是一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台风期,强台风对海港形成强降雨过程,台风过后日照猛烈,气温很快回升。冬季水分干燥蒸发量大,还有变向寒流经东海入三角洲,形成锋面小雨,相对水湿概率较小。

广东地区还是灾害性天气的多发区之一。广东陆域海岸线3 360多km,由于面向海洋而雨量充沛,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约占全年雨量的85%。前汛期常呈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后汛期暴雨主要受热带环流系统台风等影响,受台风水汽充沛激升运动形成大暴雨。港口受台风侵袭及外围雨系影响,台风会吹开堆头苫盖的帆布,造成粮食上淋下灌水湿,且台风期降雨时间迅速,降雨量特别大,容易造成堆头苫盖不及时。在一年四季天气中,春季常有低温阴雨、强对流、春旱、大雾等,少数年份还会出现寒潮,强温差导致“回南天”现象,“回南天”容易出现粮食货物吸热出汗、侧壁返潮板结、滋生蛀虫现象。夏季受热带低压气旋、锋面低槽、季风云团等天气影响,造成高温、沉闷、酷热、暴雨、雷暴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也是露天粮食水湿的高发期。秋季天气雨水少、蒸发大,常有秋旱干燥发生,粮食水分丢失会比较大,有时也有台风和寒潮天气。冬季雨水稀少,小雨为主,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寒潮、低温是这个季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分布规律表见表1和南方气候规律图见图1。

表1 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分布规律表

图1 南方气候规律图

3 南方主要粮食港口堆粮特点

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粮食码头主要分布在一江两岸的深圳市、东莞市和广州市,码头总的粮食筒/房仓容量约为217万t,码头露天堆粮容量约为150万t。

受到不同贸易物权性质和操作监管模式的要求,不同港口对露天堆场的使用也有所不同。一般因工厂都建有自己的原料仓库,为了降低成本,工厂类小船运输的内贸粮食(如玉米、小麦)通常直接在码头装卸提取。通过沿海大船运抵的内贸粮食拼船运输的直取比例约20%~30%,即便是下地,多数厂家也会在10 d左右全部提离。贸易类的内贸粮食需要大量下地进仓的,在没有室内仓保障和不允许同货混放的情况下,大量货物被迫接受码头露天堆存。外贸货物的约束条件要复杂得多,涉及到物权质押、关税审缴、菌毒检疫、检货查验、发运监管、保险估损和代理服务等许多类型的问题,堆存时间上受到市场行情、质量变化、卖相杀价、政策调控、预售分销及瑕疵竞争等多重关联因素的影响,在露天堆存的粮食相对于室内仓困难一些。按照筒仓、房仓平均年周转率8~10次和综合直提粮食10%~20%比例推算,目前港口年通过露天堆放存粮总量推算约有400~500万t。

无论是内贸的北粮南运,还是世界各国粮源的汇集,珠三角地区港口的中转粮食仓库存放的承接能力始终远低于地区经济长期对大宗粮食业务供应的刚需。从港口运营考虑,任何一个港口面对自身的仓库资源稀缺和短缺现象,不仅仅是加大建仓的力度,还必须正视改善港口长期依靠露天堆放、保管粮食的现实问题。

4 港口粮食分类保管的原则

粮食港口的存粮按照货主类型可分为两种:工厂自用类和贸易经销类。工厂自用类的粮食,如大豆、油菜籽、小麦、玉米等。货主是油脂、面粉、饲料加工企业,生产物料消耗计划性强,定向加工使用原料,即便是进口途径,也能接受国家检验检疫对工厂仓库的考核监管,通过提前备案审批,在完税放验后直接在港口卸船时陆续提离,码头短期下地的货物也会很快中转运回至工厂加工。因此,工厂加工类粮饲在码头的中转速度相对较快,港口保管的风险不大。贸易经销类的粮食饲料,如玉米、小麦、高粱、大麦、DDGS和杂粕等。货主是进口贸易商,通过国外进口或者北粮南运到南方销区再销售给各面粉、饲料加工企业。此类货物不确定因素非常多,由于销售的下家、收付款情况、政策导向、到货品质等不确定性,走货速度相对较慢,买家根据采购人员到港口现场逐家看货,根据色泽、香味、水分、破碎和杂质等货物卖相进行报价压价和讨价还价提货。

按粮食不同的用途、属性以及货主的需求,其港口中转速度和存放安排也有差异。港口对这些货物保管的要求一般可分为3个类别。

4.1人类口粮及安全性原料(一类)

主要是小麦、油菜籽、大麦(食品级)。磨粉小麦、大麦(用于啤酒麦芽原料,不能碾压作业,仅适合机械化传输操作)加工后制成供人类食用的产品,不管是从食品安全卫生和品质安全生产角度,还是从港口社会责任及职业道德操守角度,都应该恪尽职守,列入最高等级要求的仓储环境保管。油菜籽本身属性特点,含油量高、皮薄质软,颗粒小,易散落,不适合碾压作业。一旦发生水湿,24 h以内能发芽,导致出油率下降。更可怕的是高水分油菜籽极易快速发热霉变,温度可高达70~80 ℃,如油籽饼(榨完油的副产品,危险货物)易引起自燃。

4.2动物类的饲料(二类)

主要是玉米、高粱、大麦(饲用)、小麦(饲用)、DDGS和杂粕等,多为贸易性粮食。贸易商组货运抵港口分销,转售给各饲料加工企业,经过粉碎、配料、混合、制粒冷却和包装成品,最终变成喂饲猪、牛、鸡、鸭、鱼和虾的养殖营养饲料原料。购销双方之间达成交易最重要的一关是“看货”,看粮食的颜色、香味、杂质、虫害和破碎,要闻异味,摸水分,分等级。“看货”经常成为买方砍价、合法合理违约的逼迫手段。所以,此类粮食在港口保管现场环境的卖相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到买家消费感受的心情体验。当港口仓容不足时,此类货物大多情况下是部分临时存放在露天堆场保管的。

4.3机器加工消耗的原料(三类)

大豆。我国南方销区港口进口的大宗散装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加工的企业主要是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油脂压榨工厂依港而建,不仅处理量大,生产效率高,而且对生产工艺技术的调整掌握非常娴熟。这些大豆通过港口中转运回工厂压榨浸出制油,为精炼提供毛油原料,副产品豆粕作为饲料蛋白原料。由于大豆浸出加工工艺的许可,一般水湿货料快速搭配加工对压榨的质量并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甚至在毛毛细雨中也允许装船作业而直接投料使用。因此,在没有贸易质押、工厂长期停机、口岸监管滞留的情况下,对港口的堆存条件相对宽容一些。

5 港口露天存粮的主要保管方式

南方港口对粮食的室内保管分为房仓储存和筒仓储存。房仓储存大多为平房散装仓,进仓以自卸车水平运输,挖机配合单斗机加高,出仓以单斗机配合自卸车操作。贸易性粮食存放平房仓看货取样方便,但由于湿热生虫和不能倒仓熏蒸,一般不适合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的粮食。早期所建的平房仓还存在设计过时,机械化水平低,操作成本高,破旧漏雨,粉尘能见度低等缺陷,后期建造的平房仓通常采用自动化进出仓输送系统,可测温,坚实耐用。立筒仓分为钢结构、水泥结构两类,有浅圆仓、高立筒仓等,在发达国家立筒仓是粮仓的最主要形式。立筒仓的生产过程全部由机械完成,具有测温、测湿、自动控制、降破碎、富氮杀虫熏蒸、倒仓、装驳船以及侧壁发放等处理功能,适合多品种谷物作业。但不太适用于看货取样频繁,对完善粒要求高的贸易性粮食存放,如内贸玉米。

露天堆存的情况看似简单,其实是五花八门。露天堆存是珠三角港口不可回避的粮食临时保管中转方式,是难题,也是重点。港口露天堆存粮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5.1农家晒谷场式

直接将粮食散落堆放,披上帆布覆盖。此方式属于最暴力、最危险的粮食露天堆存方式,下雨浸入倒灌,地面返潮,帆布凹洼积水、结露等,对货主的风险系数最高。所以,迫不得已不能采用此方式,即便使用也要切记:短时间堆放;选地势高堆放;尖顶收堆堆放;自上压下披挂搭接堆放;远距离帆布收边堆放;边角压沙包处理;防台期间外加防风网罩生根绑扎。

5.2灌包打围墙式

将粮食用编织袋灌包围成三面粮食墙。此方式进出堆时,要花费大量人工灌包、拆包作业;出货时用刀割开粮包围墙,耗时费力,厂家收货常有包装残袋混杂于粮中;包装材料消耗成本高,人工效率低;外侧、底层的粮包极易被雨水打湿,造成货损。

5.3水泥板围挡式

用钢筋框架和水泥浇铸制成高1.5~2.5 m高的水泥挡板,有的板面还设有系环,四周围成盒子,帆布覆盖档板防漏,也有粮堆时先盖彩条布,再盖帆布。水泥挡板可根据不同的堆场搬运使用,堆场使用相对灵活,但频繁拆移挡板,操作耗时费力,粮堆空间利用不高,需要消耗较大的堆场。水泥挡板与地面接触不够紧密,且留有插齿孔,雨水会流入造成边角粮食水湿。

5.4城墙围砌式

用地砖砌出固定的水泥围墙,城墙三面紧密相连,外侧作业有阶梯上下,留一个豁口进出货,堆口边门两侧的城墙设有45°坡度,供篷布顺势下盖,围墙外围底下留有铁环供篷布绑扎使用,地面设有排水孔。此堆存散粮方式因墙体连接地面,可以承重、隔热,有效防止雨水流(渗)入,作业方便,操作时效率较高,但水泥城墙受到地面排水坡度的局限,且围高不够,粮堆无法加高,影响堆场利用率。

5.5钢板围堆式

通过对露天堆场改造,使用斜面连锁砖铺底,在四周竖立三面钢板围墙的上方设有安全行走的防护,四周底部做排水防水基础,里高外低留排水坡度差。此种方式造价低,改造快,操作环境好,可充分挖掘堆场利用率。但存在工人拉盖帆布和雨后帆布低洼积水等问题。

5.6墙体伸缩滑盖式

在四周固定墙体上,加装了可移动的钢板伸缩滑盖开合功能。对及时防雨、加高作业有较好效果,几乎接近于平房仓功能。但造价较高,对台风天气有特殊的技术安全保障要求。

6 结论与建议

南方气候条件下,港口利用简易的露天堆放方式组织生产操作,难免会频繁发生粮食水湿情况。从商务的角度建议,首先要强调对粮食水湿影响的认识,其次是做好粮食露天堆存的防雨防台措施,第三是做好货物的善后处理工作。

6.1树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概念

一颗粮食,从选种育种播种,到除草施肥收割,从产地田间粮囤,到车、卡、船长途跋涉运输,从遥远的粮食收储进出仓库,到销区的各个中转港口,始终“走在路上”,再走“最后一公里”就可以运送到各个食品饲料加工的终端,完成粮食一生的使命。如果粮食在港口露天遭受操作保管的水湿,粮食就会发捂、发热、结块、发霉、沤烂、发臭和生虫,形成热损、变质、酸败、腐烂和毒菌,造成一切都前功尽弃。无论人还是动物,对食物蛋白吃的是营养、能量和口感,而不是毒素、致癌物。有害食物人吃了会死,动物吃了也一样会死,即便动物吃了不死,传导给人类的危害也是潜在巨大的。港口露天堆粮一旦水湿,价值的衰减也是十分迅速和惊人的。如果由于水湿降等,原粮会从人吃的口粮迅速降为给动物吃的,再从畜料降为禽料,从禽料降到水产料,从水产料再降到植物的种植肥料,甚至最后变成毫无价值的港口垃圾。

6.2加强粮食露天堆存的预防措施

港口应加强粮食露天堆放的灾害气象预防措施,这主要是一些港口生产的防雨、防台、防风的管理问题。建议港口制定执行相关防雨防风防台的散粮露天堆放操作标准;定期对堆场排水口、排水道进行清淤,确保疏浚排水系统和堆场排水孔通畅;严格落实强降雨前和雨后的检查和记录;堆头苫盖的规范化操作,不论白班、晚班、交接班、午休期的堆头苫盖要责任到人;积极尝试苫盖新材料、新方式、新技术,寻找更加轻便、抗紫外线、耐磨耐高温和拉扯强度高的苫盖材料,苫盖材料的选型绑扎要推广标准化作业;开发露天堆场自动化进出场系统,提高堆高、出货效率;开发创新自动化苫盖设备,如在钢板围堆的基础上加装以防雨(不考虑防台的)功能为主的驳船伸缩式篷盖;借鉴其他散货仓形,如煤场拱形结构仓等。

6.3强化水湿粮食的善后及时处理

在夏天雨季,如果一场大雨自上而下直灌,堆场底部积水倒灌,造成水湿,无从判断粮堆受湿深度范围。更可怕的露天气温高,经过烈日一晒一捂,粮堆立刻发热,表面看似掀开帆布已经晒干,实际中间正在发酵酸败,这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货主货物的价值是码头费的50~100多倍。所以,港口粮食发生水湿事故之后,一定要快速启动响应处理机制,雨中、雨后要紧急补救、施救,报货主,报保险,配合公估现场勘察,保存取证,尽快实施挑拣,好坏分离、晾晒,联系厂家快速运回加工处理湿粮。

[1]孙晓玲,李 辉.深圳市气候特征和主要灾害性天气[EB/OL].(2010-09-07)[2016-04-05]. http://wenku. baidu.com/view/5844b52f0066f5335a812199.html.

[2]聂 琦.粮食业务的资源与开采[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

Research on Grain Storing on Port´s Open Yard under Southern Climate Conditions

Zhong Yong
(Shenzhen Chiwan Wharf Holdings Limited, Shenzhen 518068, China)

Since storing grain on open yard of port is inevitable, the subject of storing grain on open yard of port under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climate conditions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improve port's service. Studying b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ports in s outh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main area in where grain is transported and consumed. When grain vessels arrive simultaneously, grain stored on open yard of port is a usual way. There is about 4 million to 5 million tons grain stored on open yard of port in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every year.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is high humid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with typhoon and heavy rainingcomes frequently. As grain stored on open yard will be d amaged by water easily, so class ification of grain storing, establishing"last one mile" concept, standard operation and automatic covering technology should be require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Bulk grain port; Open yard; Classif ication management

U693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08.025

钟泳(1985-),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水湿堆场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轧花厂棉花堆场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大地调色板
港口上的笑脸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