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从“煤都”到“凉都”

2016-11-05 06:19何远竹
当代贵州 2016年32期
关键词:六盘水石漠化优势

何远竹

编者按:发挥好、发展好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用好生态优势应有产业支撑,在贵州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乏“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发展旅游业、养殖业以及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都是“大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当代贵州》所讲述的“大生态故事”,都有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六盘水,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一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煤炭产业曾作为六盘水市重要的传统能源支柱产业,支撑着全市工业经济的“大半壁江山”。

过去的六盘水,由于对煤炭资源的无序开采,一度成为生态的重灾区,森林覆盖率降至7.55%,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荒漠化、石漠化现象让人触目惊心。

近年来,六盘水奋力摆脱“路径依赖”,走出“资源陷阱”,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打好“凉都”生态牌,实现了将“黑”资源变“绿”资源的转身。

关停“五小”、取缔“两土”,短短几年时间,整个六盘水的炼铁、焦炭、铁合金等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000余万吨,煤矿数量由2000余个减至目前不到300个,彻底改变了“靠数量取胜”的粗放状态。

当下煤炭行业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像持续低迷,正值“寒冬”。唯有转型,才是六盘水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

“六盘水的发展有目共睹,三十多年前,我们因‘三线建设而来,那时的六盘水放眼一片‘黄土高坡,晴天是‘灰城,雨天是‘泥城,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曾经是一线煤矿工人的水矿职工陈大海如此感叹。

“如今的六盘水,绿水青山间鸟语花香、处处是美景,空气更清新。生活在这样一座气候凉爽、空气清爽的城市里,幸福感倍增。现在,绿色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主色调。”陈大海说。

饱尝了煤炭产业这杯“羮”,路越来越难走了,许多煤矿企业家们也意识到只有“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才是发展王道。

付根林便是其中之一。2014年8月,付根林放弃之前开办的铁矿,将目光转向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两年时间投入1.7亿元,将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打造成了300多亩的花海,建成了“春赏郁金香、夏赏香水百合、秋赏超级水仙和非洲菊、冬赏紫罗兰”的钟山区大河堡花海田园牧歌式景区。

“转型发展是必然,曾经因资源开发欠账生态,如今发展生态旅游还债。”付根林笑言。

(责任编辑/岳 振)

猜你喜欢
六盘水石漠化优势
诗书画苑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画与话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湖南将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重视民生问题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