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会师”决战脱贫攻坚

2016-11-05 09:09张周虎
当代贵州 2016年33期
关键词:三变特色产业小康

张周虎

水城县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打好“组合拳”、唱好“大合唱”,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水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08万户16.6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1.12%,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为此,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攻坚拔寨、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把基础设施作为“先手棋”

水城县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优先措施,大力实施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着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发生的源头。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六项行动”计划投资167361.93万元,建成五里坪水库,启动观音岩水库、万营水库、海发水库、小冲水库、布纱桥水库、沟座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建设,解决了31.5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及扩建水电站9座,累计建成35KV变电站4座,新建35KV线路95.25千米,新增变电容量3万伏安,升级改造10KV及以下线路1846.93千米,农村供电可靠性达99.86%;修建农村公路1908.7公里,建制村通达率100%,通畅率78.5%,基本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购买难等问题。

同时,切实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各类通信基站1378个,行政村通信信号实现全覆盖,自然村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97%,建成“小康房”6.49万户;建成“小康寨”示范点32个,为贫困群众脱贫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环境平台。

把党建富民作为“排头兵”

水城县按照“支部是堡垒、党员是先锋、产业是支撑、富民是关键、小康是目标”的思路,以“产业富实、经济富余、生活富裕、精神富足”为载体,在全县深入创建“富民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功探索出产业链上建支部、合作社中建支部的具体做法,织牢“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纽带。

在此基础上,县委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建设载体,全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将全县310个村合并为200个村,招聘200名事业编制人员到村任文书;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机制,村级办公经费每年从1.5万元提高到5万元,村支书、村主任报酬每年达到4万元左右,一般村干部达3万元左右;以村为单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实现吃住在村、工作落实在村、服务群众在村、化解矛盾在村,夯实了精准扶贫的组织基础。

把特色产业作为“当头炮”

水城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科技化”的思路,大力发展猕猴桃、茶叶、核桃、刺梨等“八个特色产业”,扎实推进“八大园区”建设,确保每户贫困农户有2亩以上的特色产业作支撑。

同时,按照“能套则套、应套尽套”的要求,全面推进林下套种工作,积极探索出一条以短养长、长短互补、种养结合、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山地立体农业新路子,以套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实施特色农业产业134.84万亩,覆盖贫困人口160278人,基本形成了“八大特色产业”“八大农业园区”“九大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格局,实现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铺天盖地和翻天覆地。

把教育发展作为“硬拳头”

水城县注重把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压缩5%的行政经费用于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配优配强双水城区教育资源,加强中心乡镇和城市周边重点乡镇学校建设,整合优化各乡镇教育资源,统筹解决好农村孩子上学难、入园难问题。

加快推进以朵职教城建设,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工程,确保每个贫困农户家庭掌握1门种养殖方面的实用技术,掌握1门务工就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千方百计解决好教育贫困、思想贫困、文化贫困、技术贫困等问题,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创业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扶持贫困学生3103人次,实施“一户一技能”培训3530人次,实现城镇就业32395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69620人。

把生态发展作为“新领地”

水城县始终坚持“生态引领”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河流治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矿山复绿等工程,扎实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05%,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9.71%。

同时,按照“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的要求,紧扣“生态美、百姓富”目标,切实把旅游与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大旅游”带动“大扶贫”, 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强野玉海、北盘江、百车河等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切实把县内“九大交通干线”打造成产业线、生态线、旅游线、致富线,形成旅游与产业相互融合、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县旅游收入累计达29.45亿元,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

把三变改革作为“快车头”

水城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方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三变”+特色产业、“三变”+乡村旅游、“三变”+生态移民、“三变”+村集体经济等“1+X”模式,广泛发动贫困群众积极参与“三变”改革,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参股”变成“控股”。

截至2016年3月底,全县“三变”模式已覆盖30个乡(镇、街道)、200个村、7个园区,共有5.3万亩村集体“四荒”地、2.7万亩村集体林地、1.75万亩村集体草地和1.03万平方米水域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整合各级财政投入“三变”资金3598.24万元,村集体入股资金704万元,吸纳社会入股资金4.5亿元,引导5.06万户群众入股耕地31.93万亩、入股房屋0.15万平方米、入股资金1149.6万元,19.0354万人实现农民变股东,其中覆盖贫困农户14833户45490人,带动10246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把易地搬迁作为“新路径”

水城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紧紧围绕“对象精准、选址精准、规模精准、规划精准、建房精准、配套精准、就业精准、节点精准”八个精准,对地处边远、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寨实行整体搬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景区建设、城镇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全方位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平台,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让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稳步致富,融入当地社会。

“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个,覆盖农户3103户8631人。按照“五年规划一年实施”的目标,今年将一次性启动实施“十三五”期间3.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目前海坪千户彝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第一期300户基本建成,第二期700户即将建成。

把政策兜底作为“硬保障”

水城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切实把社会保障兜底与平台公司兜底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农村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各类保障政策覆盖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建立健全针对流浪人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的社会基本救助制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千方百计把“两无户”的生活困难问题解决好,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1190元提高到3132元。目前,全县共落实“两无”人员兜底保障5.1万人,基本实现了“应兜尽兜”。(作者系水城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三变特色产业小康
“6+4”组合拳推动“三变”制度创新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
宣威特色种植四两拨千斤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