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线状银屑病一例

2016-11-06 11:14张小芳郑松郭衡山于雅洁耿龙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线状肘部躯干

张小芳 郑松 郭衡山 于雅洁 耿龙

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儿童线状银屑病一例

张小芳 郑松 郭衡山 于雅洁 耿龙

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患儿男,10岁,因左侧肢体及躯干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脱屑、痒10年,于2015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后3个月无明显诱因左足拇趾伸侧出现数个针尖至米粒大小淡红色丘疹,覆有白色鳞屑,瘙痒明显,随年龄增长,皮疹向上延伸并逐渐增多、增厚,融合成线条状,发展至左侧肢体及躯干。5年前双肘部出现直径5 cm圆形红斑丘疹,上覆鳞屑,轻度瘙痒。曾于外院治疗,口服中药汤剂(成分不详)及外用药膏(药名不详),皮损有消退,但不久复发,病情反复。既往体健,家族无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无类似疾病史。

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拇趾伸侧、左侧下肢、左腰腹部见针尖至黄豆粒大小、界限清楚的淡红色丘疹,皮疹融合成为4~8 cm线条状,沿Blaschko线分布(图1,2)。Auspitz征阳性。双肘部伸侧见直径5 cm的圆形、界限清楚的淡红色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指甲粗糙无光泽,未见点状凹陷。左大腿线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灶状角化不全伴角化过度,颗粒层变薄。表皮银屑病样增生,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诊断:线状银屑病。治疗: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3个月,双肘部圆形皮损消退明显,左侧肢体及躯干线状皮损部分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讨论 Clark于1922年提出线状银屑病,其典型表现是银屑病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1]。线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观点认为,与非线状银屑病不同,线状银屑病线性皮损的产生与其致病基因突变失去杂合性[2⁃3]有关。有报道,线状银屑病患者随年龄的增长常会在偏侧出现非线性皮损,并称之重叠性线状银屑病,此种重叠现象与多基因遗传背景有关[3]。本例较为特殊的是患儿左侧肢体及躯干出现线状银屑病皮损后,近年双侧肘部出现非线状银屑病皮损,后者对于抗银屑病治疗反应明显优于线状皮损。

图1 患儿左下肢浸润性淡红色丘疹,皮疹融合成线条状,沿Blaschko线分布 图2 左足趾伸侧线状皮损,指甲粗糙无光泽,未见点状凹陷

[1]曹元华,何秀珍,夏隆庆.Blaschko线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皮肤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2):126⁃128.DOI:10.3760/j.issn:0412⁃4030.2004.02.042.

Cao YH,He XZ,Xia LQ.Progess in Blaschko′s lines and their associated skin diseases[J].Chin J Dermatol,2004,37(2):126-128.DOI:10.3760/j.issn:0412⁃4030.2004.02.042.

[2]Happle R.Superimposed segmental manifestation of polygenic skin disorders[J].J Am Acad Dermatol,2007,57(4):690⁃699.DOI:10.1016/j.jaad.2007.06.039.

[3]Arnold AW,Happle R,Itin PH.Superimposed linear psoriasis unmasked by therapy with adalimumab[J].Eur J Dermatol,2010,20(5):573⁃574.DOI:10.1684/ejd.2010.1016.

2015⁃12⁃07)

(本文编辑:尚淑贤)

耿龙,Email:genglong99@126.com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6.10.021

猜你喜欢
线状肘部躯干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无取向硅钢边部线状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树与人
肘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诊治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线状生命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