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鹤而亡的卫懿公

2016-11-07 10:35
妇女之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爱新觉罗仙鹤卫国

罗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两支来源:

第一支来自于妘姓,是颛顼帝的孙子祝融的后裔。妘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黄帝之子有十二姓,祝融的后裔则有八姓——曹、彭、秃、董、妘、斟、己、芈。周初,祝融的女云姓后代被封在了罗国,位于现在的湖北宜城,比较偏南了。周庄王时,罗国被楚国所灭,罗国遗民南迁,定居在今天的湖北枝江一带,并开始以罗为姓。

第二,源于官位。西周初期,有个官职叫“罗氏”,专门掌管天下鸟群的捕捉与饲养,以供王公贵族欣赏和食用。很多诸侯国都有这个官,这种官的子孙后来就姓罗。

还有就是源于其他民族的改姓,像古代的鲜卑、突厥,现在的蒙古族、满族、苗族、布依族、黎族、土家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羌族、佤族等等。

蒙古族里面有一支姓罗的是“黄金家族”的后代,即成吉思汗的后代。这一支在内蒙古的翁牛特旗,叫孛儿只斤氏,是成吉思汗第三个弟弟合赤温的后裔,在蒙古族中威望很高。

满族曾经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姓氏,叫觉罗禅氏,就是指清朝的宗室子弟和外人私生的孩子。众所周知,清朝的宗室姓爱新觉罗,和蒙古族一样,爱新觉罗家族也自称“黄金氏族”,“爱新”是“黄金”的意思,“觉罗”就是“氏族”的意思。有一些宗室子弟,本人姓觉罗,但是他私自跟民间女子生的孩子,就不能姓爱新觉罗,也不能入皇家的玉牒,但是毕竟又有皇家的血统,所以专门起了个姓叫觉罗禅。后来很多觉罗禅氏的子孙,索性汉姓就改姓罗了。所以,满族朋友当中的罗姓要注意了,你可能是有爱新觉罗血统的。

湖北宜城是罗氏的发源地。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动在湖北、河南、甘肃地区,楚文王的时候,罗姓开始进入湖南的汨罗市。秦汉的时候,罗姓已经出现在江西,一直到宋朝,罗姓都是江西的大姓,非常繁荣。随后,罗姓从江西往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人湖南。

古人做事不急,也不像今天有时刻表催着,他走着走着,没准追只野猪就追过境了,猪往南跑,人也往南走,野猪追不追得到不说,反正人一不小心就跑到那儿了,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明朝的时候,祖国大江南北都已经有罗姓的分布,广东、福建、四川的罗姓均得到稳定的发展。清初,罗姓进入台湾。

今天,罗姓在全国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三个省,这三个省罗姓人口占了全国罗姓人数的41%,这是有统计数字的。而其中的四川又是罗姓第一大省,占了全国罗姓人数的17%。

前面讲过,罗氏是周朝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抓鸟、养鸟的。春秋的时候,卫懿公姬赤非常喜欢仙鹤,就在很多地方建了大型养殖场,专门养仙鹤,又专门派罗氏去照料。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些仙鹤分出了品级。这有点像今天咱们公安、解放军部队里边的警犬、军犬,可不是一般的狗,人家可是有工资、有编制的,每个月吃狗粮拨多少钱,看病花多少钱,都有严格的规定,都是有预算的。卫懿公对待他的仙鹤也是这样,上等的鹤,给的“俸禄”相当于大夫;稍微差一点的,比如长得不太好看、腿不够长,给的“俸禄”就相当于士,总之都是有等级的。

每逢外出,卫懿公一定要带只鹤,让它在自己车前站着,他称这只鹤为“鹤将军”。当年卫国的罗氏就是给卫懿公喂鹤的,当然动用了很多钱,当时老百姓恐怕都没鹤吃得好。

公元前660年的冬天,北方民族北狄趁卫懿公荒淫奢侈、一心养鸟、民怨沸腾的时候,大举入侵。

卫懿公着急了,赶紧组织卫国兵马抵抗,急需征兵。老百姓却不买他的账,说:“君好鹤,可用鹤击狄。”你那么喜欢鹤,派鹤去打不就完了吗?要我们打,我们才不去呢。卫懿公急了,老百姓说:“哎呀,他们都是高官厚禄,工资很高啊,这是大夫,那是士,还有鹤将军,这不正好一支队伍吗?有文有武,你去打吧,我们不打。”

在这种危急形势下,宋国的宋桓公看不下去了,发兵相救,才把卫国给救下来了。但是,卫懿公已经被敌军杀掉了,卫国都城也被敌人给毁掉了。卫国人只好渡过黄河,在一个叫“曹”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滑县,建立了新的卫国,并拥立了一位新的国君,就是卫戴公。

这就是“卫懿公好鹤而亡”的故事,为了养鹤,国家差点给亡掉。

很多人没觉得罗姓算大姓,觉着也就中等吧,因为大部分人都认识一两个姓罗的,但是也不多,不像张王李赵那样一抓一大把。其实,罗姓是个很大的姓。在今天的中国姓氏中,罗姓排名第22位,人口1236万,又抵得上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了。

编辑/天喵

猜你喜欢
爱新觉罗仙鹤卫国
爱新觉罗·漫娘绘画作品
莲花上的“不老”仙鹤
许卫国书法作品选
春拂红墙
爱新觉罗氏为什么少
美丽的仙鹤
狐狸与仙鹤
阴险和仙鹤
启先生贵姓
卫国入朝将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