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2016-11-07 00:14严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祭祀计划生育信仰

严琰

摘   要: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为背景,讲述了姑姑的人生经历和故乡的一系列故事,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莫言小说在艺术形式和语言等方面表现除了对民间文化的关注,《蛙》的民间文化表现尤为明显,通过民族语言、祭祀、信仰等表现出对民间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关怀,也正是通过这些民间文化的显现,使得他的小说的描写意义更加深刻。

关键词:《蛙》;语言;祭祀;信仰;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010-01

莫言孕育了近十年的长篇小说作品《蛙》,他用第一叙述者蝌蚪的口吻,借用姑姑的医者形象,描写了一个围绕国家计划生育发生在自己故乡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实施,姑姑的坚持执行,一群曾经的小伙伴的人生随着成长,在高密,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际遇,陈鼻、王肝、李手等人都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小说中洋溢的民间性,不只是在于莫言在《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中说到的“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他的作品中都充满着民间写作的特征。

80年代,中国的文学界经历了长时期的文化封闭之后开始大量的涌入西方文化思潮。莫言也曾受过欧美和拉美文学的影响,开始注重艺术形式和叙事技巧。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莫言也在此后开始将这种影响反应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梦初醒般的莫言,将从读过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欧美作家马尔克斯等作品中所获取的写作和表现手法和自己的家乡高密融合起来,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的许多规则,开拓了作家的视野。

莫言不仅仅将那个他最熟悉的高密写进了自己的文字中,他还将想象中的许多高密所没有的东西也写进了小说中。在莫言的文字中,人物、事情等等都已经超出了高密本身的现实中的范围,文中所呈现的事物都在表现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通过共性实现现实地域的超越。他在写作中一直努力探索自己的写作方式,从《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等作品中摸索,到后期的《檀香刑》,莫言在创作中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将中国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自己的家乡为大背景,将自己的感悟和对民间传统的理解写进了自己的文字中。

一、《蛙》中杂糅的语言

莫言的家乡是山东省高密市,方言是属于基础的普通话,而在《蛙》中所描述的环境属于乡村,所以小说中的语言,融合了书面语和口语的特色,且占据了莫言小说语言的大部分内容。他的小说不只是完全的用书面语来表示书中第一叙述者的文化人的角色,在说话和描述中,他也会将书面语和当地的方言结合起来,将家乡的方言写进文字中,以此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不会有陌生感,更加能将自己代入这些取材于生活中的故事中去。

莫言的系列作品有着他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既有着民间语言的淳朴,又有着书面语言的艺术美。在经历过从清新婉约到淳朴奔放,最后形成了朴素自然的独具“莫言风格”的写作特色。故乡高密为莫言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故乡的文化为莫言的文学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和这片他爱得深沉的土地结合了起来,以一片小小的土地和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变成中国这个大社会的缩影,用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来代表全人类的感情变化,用一片小土地上的故事来打动读者。

在《蛙》这部小说中,粗俗化的语言代表了莫言语言风格的主要特征,小说人物语言也是他的语言风格,小说语言即是直观的传达作者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他的《蛙》中,体现的最突出的便是文中的各个角色的名字。蝌蚪在小说的开头就提到,在他们那个地方有个古老的风气,就是以身体器官给孩子命名,他猜测大概是“贱名者长生”的传统。然而故事中的陈鼻、王胆、陈眉等人的生活经历太过波折,让读者不得不在内心充满疑惑,传统中这样的流传下来的“贱名者长生”的道理,是真的可以能让人能在生活中平稳的度过吗?

再看他的文章中大量运用的方言性的词语。“我们满嘴乌黑,嘴角上沾着煤末子”和“你躲在猪圈旁边的地瓜窖子里”等,这些语句里面的词语,“煤末子”和“地瓜窖子”,都是以高密的方言的形式出现,这种特殊形式词语的名词+子,在去掉“子”之后,这些词都是在普通话中存在的。这类方言化的词语使作品的方言性特点更加突出,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也不难。这种类型的词语没有改变词语的原意,却成为了莫言作品中口语的标志,营造了一种方言气氛。

二、莫言小说中的丧葬习俗和文化

《蛙》中提到蝌蚪在母亲死后三天,按照当地的旧俗去“圆坟”——“我左手握着一把大米,右手握着一把谷子,绕着母亲的坟墓转圈——左转三圈后右转三圈——一边转圈一边将手中的米、谷一点点撒向坟头,心中默默念叨着:一把新米一把谷,打发故人去享福——女儿跟在我的身后,用小手向坟头抛洒谷米。”

莫言文中所描写的和土家族所流传的跳丧表现方式不一样。山东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被称为齐鲁大地。而高密县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属于汉族的聚居地,他们的丧葬习俗与北方的丧葬风俗的共性,也具有一些地方特色。

例如莫言在《蛙》中写到,他们围绕着母亲的坟墓转圈,一边转一边将谷米撒向坟头,将人世间的福气带给去世的人,给他们送去粮食,希望逝去的人能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不愁,能过上好的日子。而“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意为“开门”,因为人们认为这样打开门之后就可以和死者进行交流,倾诉对他们的思念,而这样死者也能接受到生者给他们的祭祀所送去的钱财、食物等等,让他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中能生活无忧。

在莫言的《生死疲劳》中,他也写到了亲朋好友为白迎春所举办的一次葬礼。白迎春着紫色寿服入棺,亲戚子女为她哭灵、守灵,然后出殡。“在长竿手的身后,是十几个举旗掌幡的儿童”,还有“跟随着撒抛纸钱者,是一乘四人抬着的紫色小罩,罩里是你娘的神主”,这些句子都具体的描写了一个民间的丧葬仪式,还有莫言写过的头上戴菊花悼念死去的人,就如这本书中提到了白迎春在头上插着白菊花悼念毛主席。

大多数地区的土家族人民不相信神灵的存在,只相信自己的祖先。他们觉得现在的平安幸福一切都是祖先的赐予,灾难与疾病是祖先的惩罚。所以每到重大节日,土家族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到的灵魂论点,土家族人同样认为生前拥有强大力量的人死后同样拥有强大的灵魂,所以他们将部落首领和对部落贡献重大的亡灵当做保护神来崇拜。土家族的跳丧舞,根据前人种种考察发现,应是起源于土家族人民对先人的祭祀活动,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丧葬仪式。

土家族的跳丧是以唱歌和跳舞为主,土家族人的丧歌曲调欢快自然,他们随性而歌,随性而舞,全场毫无悲伤之声,场面热情洋溢,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是因为土家人既然认为善终之人只是从生到了另一个世界,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他们跳给死者的舞蹈,他们唱给死者的歌曲一定是欢快的。他们是为死人送别,为死人庆幸。因为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死相依,土家人既为生者祝福,也为死者高兴。

两个不同地域的人的祭祀方式有所不同,却也都是为了向逝去的人表达他们的念想,希望他们能在与自己的不同的世界中得到安息,能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三、总结

莫言的小说选取了家乡的民族特色,将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和自身经历融入进自己的小说作品中,是以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出感情而不只是空荡荡的故事叙说。在写作中,他将民间文化表现在人们的语言、名字和行为中,不突兀也不太过隐秘,这是他的作品的魅力点所在。

在《蛙》中,作者使用大量的方言口语,使小说的语言更加具有莫言的写作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信仰文化使得这部围绕计划生育而出的小说的描写意义深刻。

参考文献:

[1]莫言.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张胜利.莫言《蛙》的审美形式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4]潘华.高密东北乡的生命文化秘境——莫言《蛙》中人名的象征内涵[J].文艺评论,2015(05).

[5]张勐.生命在民间——莫言《蛙》剖析[J].南方文坛,201(03).

[6]梁振华.虚拟的真实与真实的虚幻——莫言《蛙》阅读札记[J].中国图书评论,2010(03).

[7]王英杰.莫言小说的民间特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祭祀计划生育信仰
信仰
漫画
浅谈新时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
浅析《九歌》祭祀与戏曲之关系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问题研究
辰河高腔传承谱系与科仪
两晋郊祀礼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