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东坡诗文的理趣

2016-11-07 11:22李荣道
文教资料 2016年20期
关键词:理趣诗文苏东坡

李荣道

摘    要: 诗文的理趣就是通过诗文形象表现哲理的艺术趣味。苏东坡不止一次说过写诗作文要有“妙理”和“知道之言”,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在自己的诗文中信手写来,或借景寓理,情理相惬;或物事明理,片言居要。深刻、独到、趣味盎然。

关键词: 苏东坡    诗文    理趣

诗文的理趣就是通过诗文的形象表现哲理的艺术趣味。宋代诗文比较侧重于说理,既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又与宋代文人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作为大家的苏东坡,可以说是宋代理趣诗文的代表。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写诗作文要有“妙理”和“知道之言”,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他在自己的诗文中信手写来,或借景寓理,情理相惬;或物事明理,片言居要。深刻、独到、趣味盎然。

那么,苏东坡是如何在诗文中实现“理”和“趣”的和谐统一,充分表现出通脱的人生态度、宏博的思想内容、深邃的生活哲理的呢?

一、借景寓理,情理相惬

以景语说理,是苏东坡诗文的一大特点。他总是在对富有情趣的自然小景、生活片断和具体事物叙写中融入哲思理趣,做到情、景与理浑然一体,言在此而意在彼,从而收到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如大家经常提到的著名哲理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开头两句是写景,写的是作者置身庐山时见到的景象。这种景象是每位登庐山者都能感受到的,如果全诗就此铺展开去,那么也平常。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写景转为说理,认识事物要有全局观,对事物的分析要能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如果深陷事物之中而不能超脱出来,就无法客观、全面地认识这个事物的真相,并容易产生主观性和片面性。借庐山自然之景设喻,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再如《石钟山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这里写的是苏东坡与儿子苏迈在潘阳湖口深夜泛舟、探究石钟山之名时的情景。夜幕下的石钟山,大石狰狞可怖,使人不寒而栗;栖鹘、鹳鹤的惊起和鸣叫,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在这样一种阴森可怖的氛围下,难免使人“心动欲还”。然而正在此时,忽然听到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犹如“钟鼓不绝”,在船夫的惊恐和不安中,苏东坡“徐而察之”,终于探得此处名曰石钟山是因为山下临水处的洞穴、裂缝,与水波相激荡发出的声音和湖口两山之间巨石下的窟窿吞吐风浪发出的声音相互应和而得名。探得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苏东坡的喜悦之事溢于言表,“如乐作焉”准确地反映了他的得意心情。联系前面的惊怖和“心动欲还”,这由“怖”到“喜”的心路历程不也在告诉人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整段文字,不着一句议论,全用形象描绘,把问题的答案揭示了出来,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

二、物事明理,片言居要

苏东坡诗文中的哲理,大多数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际遇和生活中的事物认真观察、深刻体验、辛勤思考总结出来的,饱含了诗人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为了将这些哲理充分表达出来,苏东坡总是把它们反复提炼、概括、诗意化,然后浓缩成句,起到片言居要、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和子由黾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一首应和诗,是对弟弟子由诗的回复。全诗通过回忆当年与弟弟进京应举时睡过黾池县,借宿寺庙内,在寺壁题诗的往事,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由于世事变迁,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已了无痕迹。这样的诗阅读起来并不觉得是说理,但仔细体味,又会觉得感悟深刻。

又如《慈湖夹阻风五首》中的其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和其五:“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这两首诗写的都是诗人被贬赴岭南途中的事。诗人把船上的弱缆同风浪的抗争,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搏斗联系在一起,又把狭隘曲折、暗礁四伏的水路,同现实人生道路上的险恶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一联系,上升为对人生哲理的概括。“人间何处不巉岩”道出了人生道路的崎岖和坎坷。“弱缆能争万里风”,又表现出诗人敢于抗争、不畏险阻的人生态度。这两句点睛之笔,使全诗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再如《於潜僧绿筠轩》中,苏东坡通过“肉”、“竹”、“瘦”、“俗”这种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的价值比较,告诫人们: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的高尚。

苏东坡的诗文内容宏博、理趣盎然,我们往往为之叹服。阅读之余禁不住思考:苏东坡诗文深刻的哲理思考源于何处呢?

首先,源于对自然的研究。自然界是瑰丽的、庞杂的,万事万物以其丰富的内涵吸引和感悟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苏东坡说“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宋诗话全编·苏轼诗话》)。苏东坡既是仁者,又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领悟力,常常能见深刻于事物的平常细微。

除了前面提到的哲理诗《题西林壁》,通过从不同角度观测庐山,得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外,又如《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题画诗。今天,尽管人们早已看不见惠崇的春江晚景了,但苏东坡的这首诗却因其精妙、直白、深刻的哲理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单从写春江春景来说,此诗并无特别出色之处,然而苏东坡却在这“鸭戏春水”的平常景色之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包含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寓含的客观真理: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了解它、熟悉它,才能发现它的任何细微变化。

其次,源于对生活的感悟。苏东坡一生为官多方,做过大官(翰林学士,从二品),也做过很小的官(琼州别驾,从八品),而且越到后来,官做得越小。仕途的异常艰辛和多次的易地为官,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这些,不仅成为他诗文的生活源泉,而且常常能于其中感悟出深刻的生活哲理,并通过具体、形象的生活情景揭示出来。

如他在《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二)中写道: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山重水阻,归路茫然。正在犯愁郁闷之际,前方忽然传来卖饼的吆喝声,一艘小船荡漾而来。经询问,知道前面的山前有一村落(可以临时停靠休息一下),心中豁然开朗。“喜闻”一词准确地道出了当时心情的跌宕变化。这里所写的是人们常见的生活小景,但在诗人笔下却有了令人沉思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身处逆境,有时会感到前途渺茫,找不到出路,但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坚持不懈,就会越过险境,看到希望。苏东坡在这常见的生活小景中感悟到的正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生活哲理。

再次,源于对人生的静观。苏东坡一生命运蹇迫、仕途坎坷。“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风月,积毁高城垒”。苏门弟子陈师道的这首诗的后两句形象地道出了苏东坡的人生际遇。历苏东坡之一生,被贬之地多达十三处,杭州、密州、黄州,甚至“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夏无寒泉”的儋州,都印有他的足迹。但是生活的困顿、仕途的坎坷、命运的蹇迫都没有泯灭他对生活的信念。他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开放,兼容并采。他富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超旷出世的襟怀,处顺境不流于逸乐,处逆境不陷入颓唐。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能很好地说明他的这种人生态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这首词时苏东坡已年41岁,任密州太守。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意,与弟弟子由又长期得不到团聚,心情甚是郁闷。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圆月展开思考和想象。词中充分体现了他对宇宙的永恒和人类社会复杂多变的理解与认识,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既反映了苏东坡复杂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了他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远,充满哲思理趣。

参考文献:

[1]于方.苏轼诗词文中的理趣阐释[J].南平师专学报,2002(3).

[2]朱安义.苏轼理趣诗词的特色[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3]王彩虹.苏轼诗词的理趣浅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6(6).

猜你喜欢
理趣诗文苏东坡
苏东坡《献蚝帖》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苏东坡与佛印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