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一起看场球赛

2016-11-07 17:36江城客
中华家教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及格线看球球队

江城客

父亲熏陶出了我看体育比赛的习惯

父母从老家来到广州和我一起过端午节。适逢欧洲杯开幕,父子俩又一起坐到电视机前,喝着啤酒磕着瓜子看比赛。

看体育比赛的习惯,是在父亲的熏陶下养成的。犹记1992年夏天巴塞罗那奥运会,父亲带我守着一台飞跃牌黑白电视机观看比赛,为中国队的每一次胜利欢呼喝彩、每一次失利扼腕叹息。那是我第一次领略体育的魅力。从那以后,对大赛的期待与欣赏,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我和父亲之间的交流,不再像年少时那样亲密无间。这时,体育成了父子的重要沟通媒介。多年以来,一起看比赛成了我们最投机、最快活的时刻。

在电视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国外的赛场,有很多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去看一场球,就好像全家的一次周末集体活动一样。这不仅是亲情的纽带,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我在看一些球星的自传时,他们无一例外会谈到儿时和家人一起看球的情景。他们对某一支球队的喜爱,往往能上溯到父辈乃至爷爷辈。对球队的共同喜爱,延续着家族的情感血脉与文化传统。

媒体常常抨击中国“父教传统”的缺失,提醒中国父亲多陪陪孩子,别让孩子成为“亲生继父”。妈妈们也经常抱怨爸爸们要么忙于工作,要么一回来就玩手机,在亲子教育过程中缺位。其实,体育是可以让一家人重新凝聚在一起,尤其是让父亲回到孩子身边的一个最好的方式。

体育是一种传承

很多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就是因为父亲带着自己看过一场比赛,从此便喜欢上这项运动。

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后的那个暑假,7岁的我经常用举重运动员的姿势,把家门口晾晒的杨树高高举起,口中还念念有词:抓举、挺举……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我又因为刘国梁夺冠迷上了乒乓球。

更重要的是,体育能让人更早地体验到分享、团队精神以及胜败的意义。

2014年,白岩松在厦门大学讲了个故事,说世界杯夺冠之夜正逢周日,虽然第二天周一要上学,但他决定让儿子看球。第88分钟,儿子喜欢的球队以1:2落后,儿子哭了。随后2:2扳平,93分钟时,3:2反败为胜!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很多球星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到球场观看自己比赛?这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看到父亲在赛场上拼搏,无论胜利或者失败,都能体现出父亲作为家中“最强壮男人”的一面,树立父亲的勇敢形象,让孩子们为父亲自豪。

名嘴黄健翔也说,给孩子买一个足球,陪孩子踢一回球,带孩子去现场看球,或者上一堂足球课,这些行为的意义,恐怕还要等孩子长大后才能体会得到。

体育不仅是锻炼,更是一种精神

比起家庭文化传承与意志品质锻炼,父亲带着孩子看球更紧迫的原因在于:小胖墩跑不动,小宅女不能跑,孩子的身体素质堪忧!

上海吴淞中学在整理校史时,发现一份1936年“上海市立吴淞初级中学体育及格标准第一表(男生用)”的表格:男生按年级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组别,其中甲组规定的百米跑及格线为15秒5至15秒10,急行跳远及格为4公尺,急行跳高及格为1.20公尺。

这个标准若放在今天,或会被当做“刘翔标准”:现今上海规定的初中毕业班,男生的百米跑及格线是16秒5,跳远及格线是3.92米,跳高及格线是1.13米,均比80年前的标准要低。

威灵顿公爵曾说过“滑铁卢战役取胜于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近600年来,那些11岁的小男孩们走进伊顿,几年的摸爬滚打,完成的是生理、心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18岁离开伊顿时,穿西装是绅士,穿军装是猛士。这样的贵族精神,岂不是全民应该发扬的精神?

猜你喜欢
及格线看球球队
球衣飘扬
小心“飞人”
没有那么简单
画好四条线,教师专业成长更稳健
外媒评出的中国最有价值俱乐部球队
球队年利润最多排名
看球赛
草皮吊床
一个城市和他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