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表达设计之研究

2016-11-09 01:07姜永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案例知识点

姜永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广东 广州 510303)



微课教学表达设计之研究

姜永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广东 广州 510303)

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探索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构建出4种(试题试卷类、文献类、案例类、课件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充分发挥微课教学表达优势,从而降低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难度, 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继而提高学习效率,为新型学习环境下微课的设计制作做出有益的探索.

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0 引言

微课是以单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通过简短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记载并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教学资源,是现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要资源形式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具有独立的教学目标、以视频动画等为载体、时长10 min以内、具有良好交互功能、具有课堂教学基本特征等.微课的实质[1]是微型化的网络课程,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可由众多紧密联系的系列微课构成.故微课可像网络课程开发一样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当前,关于微课的概念与教学应用研究正处在热烈讨论阶段[2],其中关于如何设计微课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而其中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是微课设计与制作中研讨的主要问题.

1 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的含义

课堂教学表达是指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可以沟通的信息形式表现出来.课堂教学表达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表达、教学体态表达.清晰、流畅的教学表达可使学生明确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启迪学生的思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与此对应,微课教学表达可表述为是以微小教学视频或动画或页面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具体、集中呈现给学习者,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接收一个微小知识点的知识与技能.微课通过教学表达设计与后期制作,剔除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或表述,呈现其中最精要的部分,使教学信息与学习效率最大化.微课的优势在于用最短时间与最简洁方式呈现出最大量的教学信息,为此在设计微课时需考虑信息表达的明确度,减少媒体素材间信息的干扰.

2 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

对于学生,通过微课主要是实现个性化听讲、观摩活动过程、学习活动完成方法等.对于教师,通过微课主要是学习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讲解和观摩资源等[3].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方面需关注教育理论与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学习习惯等,具体设计策略如下.

2.1选择恰当的教育理论做依据

教育理论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陈述.是教育专家以浓缩形式阐述的教育事实和经验,是在众多教育实践基础上得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因此,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少走弯路.故此,微课教学表达设计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来支持.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力支持,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结合起来,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力图在更接近实际情境学习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个人理解的意义.同时,由于传播理论着重研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信息交流活动,以及教育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要素,避免环境及信息间的干扰,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实现按照一定的要求,将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传递给特定教育对象.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一种新形态,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科学过程为教学内容,通过动画或视频等形式呈现的课程.

2.2教学目标唯一,教学单元独立

微课教学表达设计需要做到内容简单明了、信息承载量小而精.要达到这种效果,微课须以单一教学目标的微小知识点为核心组织知识内容,为此需要先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教学目标的微小知识点,学习者围绕微小知识点展开学习.微小知识点的划分主要依据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公式、科学过程等,或提取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公式、科学过程中的概念作为学习内容的微小知识点,在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限即10 min内完成学习.

2.3关注学习者特征,构建吸引学习者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微课资源通常运行于网络教学环境,其学习者范围广泛,年龄、职业等没有确定的范畴.因此,学习者特征表现为外延大、内涵小,具体体现在学习者喜欢一般规范的教学环节、简洁的教学表达与教学环境,不喜欢复杂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习者以最快捷的方式掌握知识与技能,达成教学目标.调查结果表明:微课制作过程中有84.63%的教师认为“教学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比例远高于选择“微课教学主题”(65.19%)、“教师教学活动实施”(53.1%)、“制作微教学课件”(44.97%)、“视频拍摄或录制”(33.97%)及“后期编辑优化”(32.83%)等[4].因此,微课教学设计是微课教学表达设计中吸引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学习者特征与教育理论,微课教学设计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学习者关注的知识点,同时选择能引起学习者兴趣的词语作标题.二是开篇明确主题,直接通过文字语音说明学习主题;新知识学习直奔主题,正面阐述,减少课程引入环节与师生互动环节等.三是知识内容呈现以直观、简洁、通俗为主,合理运用文本、音频、动画与视频组合,力求用最少的时间,最大化地呈现教学信息量.四是画面优美、声音悦耳,使学习者学习的同时在视觉与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

2.4线性教学序列

线性教学是指一个具有确定序列性、易于量化、有清晰起点和明确终点的教学秩序系统.因此线性教学表达具有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因果关系清楚、逻辑性强、易于理解、知识获取难度相对低等优点.依照传播学原理与学习者特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尽量减少信息干扰,使学习者以最简单通用的方法获得知识.微课教学表达的对象是一个微小知识点,呈现时间短小,很适合应用线性方式呈现教学信息,不适宜复杂的教学组织序列.故此,微课教学表达可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运用线性结构组织知识内容,用最简洁的线性教学序列呈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2.5选择携带信息量大的媒体素材

用于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即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素材等5类[5].文本是最容易处理、占用存储空间最少、方便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的媒体;可用于概念、定义、原理、问题的阐述,标题、菜单、按钮、导航等的呈现与提示.图形图像宜于形象、直观、简明扼要地表达信息,可用于呈现知识体系结构、事物间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事件发生的场景等.音频有利于限定和解释画面、增强感染力,为教学提供必要的说明和支持,语言学习、音乐教育中可用于矫正和训练发音和会话.动画在教学中宜于模拟事物的变化过程,说明科学原理,为展示无法直接动态观察的宏观与微观现象或危险性较大的活动提供可能.动画与视频是一种可感觉到相对于时间、位置、方向和速度运动的动态媒体,可用于形象、直观、完整的动态展示事物发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程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操作过程等.

对比分析以上5种常用媒体携带信息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文字、音频(含语言文字、情感)、图形图像(含文字、角色、场景)、动画(含文字、音频、角色、场景、行为)、视频(含文字、音频、角色、场景、行为,细节比动画丰富).微课中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是,力求用最少时间、最大化呈现教学信息.因此,在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时视频与动画媒体素材需占较大比例,且以呈现事物发展变化画面为主,减少教师讲课大头像式的教学录像.

2.6良好的艺术性

为增强微课表达的感染力、吸引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艺术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5]. 具有良好艺术性的微课作品,能使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与美的教育.因此,微课教学表达设计需要做到界面布局简洁、色彩简单优美、大方得体;主题突出,标题字幕醒目精炼;语音清晰、紧扣主题、有感染力;视频动画画面清晰、稳定、光线合理,镜头运用简洁明快.

3 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提出: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分8大类,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文献资料、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6].与之相对应,从教育资源成品的角度,微课也可有相应的试题试卷、文献、案例、课件等类型.

3.1试题试卷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试题试卷是教学中最常用、学习者最习惯的学习评价方式,试题试卷作为一个知识单元学习结束后帮助学习者巩固学习成果、评价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对教与学活动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基本结构可设计为“题目—答题—评价—纠错”.

“题目—答题—评价—纠错”结构的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是针对学习者学习习惯与学习评价常用方式设计的.参考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学习者通过一段时间或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与所达程度,最直接与最习惯的方法是利用试题试卷进行测试.首先针对所学知识点给出题目,使学习者明了达成的目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答案或完成题目所要求的任务;提交答卷后系统自动评价,并给出正误判别提示,使学习者了解到哪些知识与技能已掌握,哪些没有掌握;学习者通过学习再次进入试题试卷纠错,从而完整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试题试卷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以页面试卷的形式,通过测验帮助学习者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其设计采用传统教学试题试卷方式命题、应用多媒体素材、以交互式页面形式呈现评价信息.其中,题目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素材呈现;通过选择、文本输入、排序等方式答题.

图1 文献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3.2文献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真实性、科学性是文献资料呈现的基本原则.文献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是在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将文献资料真实、清晰地呈现给学习者.其基本结构可设计为“微课标题—点题设疑—文献展示—标注强调分析—小结”,如图1所示.

“微课标题—点题设疑—文献展示—标注强调分析—小结”结构的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是针对为学习者真实、科学再现文献的指导思想设计的.参考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遵循建构主义理论与学习者特征,兼顾教学表达需要清晰、真实、科学的原则;首先通过标题清楚界定文献主题;利用文本、语音、图或视频等点题设疑,引起学习者的关注与兴趣;针对疑点问题,通过视频、图片或音频,按文献的原有顺序真实展示文献资料(情景再现);文献展示过程中,对文献资料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文字标注、语音解说、镜头特写等方式进行强调或分析,为学习者解释疑难、强调重点,使学习者迅速掌握该文献有价值的知识内容;通过测试小结巩固学习者所学知识要点.

3.3案例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是对于学习、研究、生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典型事例.案例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的目的是完整呈现一个案例,其核心是在充分研究案例的基础上,为学习者介绍事例发展的整体过程与关键环节,使学习者直观了解所达目标.基本结构可设计为“案例标题—要点精讲—案例展示—案例分析—启发小结”,如图2所示.

图2 案例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案例标题—要点精讲—案例展示—案例分析—启发小结”结构的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是针对完整展示案例主要教学环节设计的.参考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依据微课特征与学习者对案例学习的需求;首先用文字标题直接明确案例主题,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利用文本、语音、图等精练讲解案例的要点与基本原理,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围绕要点,通过多媒体素材展示案例的整体过程与关键环节,根据案例的大小,通过后期制作将案例剪辑为不超过10 min的视频或动画;展示过程中,案例的关键环节可通过语音字幕等强调、提示、分析,提醒学习者把握案例要点;案例展示结束,通过图示归纳总结案例整体过程、关键环节、达成目标.

图3 课件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3.4课件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进行制作的课程软件.课件类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是对传统课件的一种改进,是以单一知识点展开、包含教学基本环节、以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基本结构可设计为“微课标题—理论精讲—构建情景明确问题任务—分析问题、完成任务—巩固小结”,如图3所示.

“微课标题—理论精讲—构建情景明确问题任务—分析问题、完成任务—巩固小结”结构的微课教学表达设计,是针对传统课件特征设计的.参考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通过标题明确学习主题;利用文本、语音、图等精讲知识点的基本理论、概念或原理等,使学习者对所学知识产生初步印象;围绕精讲理论,通过视频、动画、音频、文本等多媒体素材构建学习情景,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任务;分析问题、分解任务,利用多媒体素材形象展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简短的小结测试评价学习效果.这一学习过程与传统课件学习相近,但形式上采用微课方式,即以单一教学目标为目的,以10 min内完成学习任务为时限,采用视频、交互式动画、网页等更多的媒体形式呈现教学信息.

4 学习效果预测

学习效果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预测评价.

知识与技能维度.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与4种微课教学表达设计,能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简洁、直观、线性的形式呈现不同类型学习资源的知识与技能,摒弃复杂的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熟悉的学习方式陈述知识内容,从而降低了学习者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难度,缩短了学习时间.由于此过程中学习者可主动选择学习的知识内容,成为加工知识的主体,学习过程成为主动认知、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并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从而使学习者有积极的情感投入,促进了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另外10 min的微课,从时间与精力分配上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学习效率较高.

过程与方法维度.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与4种微课教学表达设计,依据学习资源类型,利用学习偏好来吸引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同时注重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设计,使学习者始终能感到自己的责任、义务与目标,可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与遭受挫折的痛苦.因此,在主动性、精力投入方面比一般资源的学习好,故学习效率相对较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微课教学表达设计策略与4种微课教学表达设计,能使学习者从众多知识体系中关注到某一知识点,有选择地注意当前的学习内容;吸引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学习者通过学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行为方式和目标,并能为此采取自觉行动争取其实现.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效果优于一般教学资源.

[1] 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2] 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3] 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5-88.

[4] 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1):82-97.[5] 赵志强,邹丽明. 视听觉美学对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探讨[J]. 长春大学学报.2008,18(4):102-104.

[6]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DB/OL]. (2012-12-17).[2016-03-25].http://www.celtsc.edu.cn/qhcms/channel/jxzyl.html.

An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Expression Design of Micro Lecture

JIANG Yong-she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3, P.R.China)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ing resources, we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Micro Lecture design strategies, construct 4 kinds (test papers, literature, case, courseware class) of Micro Lecture basic configuration design.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Micro Lecture, we hope to reduce the difficulty in learners’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learners,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make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Micro Lectur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Micro Lecture; teaching expression; design

2016-05-03

2015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80);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教材建设《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教学设计基础》(1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技术与技能训练》(jpkc20120404)

姜永生,男,新疆巴里坤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

G434

A

2095-3798(2016)05-0098-05

猜你喜欢
学习者案例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