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11-09 09:09黄卫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直觉思维能力思维

黄卫

“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从许多著名的数学家成功的数学定理的发现来看,促使他们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逻辑思维的严谨,而是对直觉思维的灵敏性,直觉思维给了他们研究的正确方向。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和发现的灵感都来自于研究者和发明者敏锐的直觉,这些看似无逻辑和科学性的直觉给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直觉思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可以分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一直以来,无论是语文乃至数学学科都对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十分重视,但是却忽略了直觉思维在学习中的应用。而且我国目前初中学生的现状是普遍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是个盛产数学学霸的国家,但是在动手实践和创造发明方面却很弱,而直觉思维可以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采取题海战术的现象很普遍,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虽然不能否认的是这种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过分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固化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式和步骤,使数学变得枯燥无聊,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某一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也非常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可能大家对于这样的情况并不陌生,教师刚抛出问题,有的学生稍稍思考一下就马上说出了答案。大家通常认为这样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巧合,有时学生尽管答对了,可是学生却解释不了,这其实就是学生利用直觉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体现。遇到这类学生,教师不应该认为学生这种不深思熟虑的行为是投机取巧而采用反对和不屑的态度,而是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倡导学生利用直觉思维去解决和证明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现在社会处于不断的快速发展中,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非常迫切,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一)提高学生自信,重视知识基础。数学中的直觉思维不是靠机遇,数学讲究理性,直觉思维也不是依靠运,而是在丰富的数学知识的积累上大胆去推测,然后再大胆的去证明。现在许多初中生觉得数学难,这都是因为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老是畏首畏尾,遇到不会的问题放不开胆子去大胆猜测,只想依靠已有的逻辑思维去解决,生怕出错。造成学生不自信的重要原因就是许多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紧紧攥着自己手中,填鸭式的教学渐渐使学生设想和钻研问题的能力减弱。从而使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一遇到困难就想到退缩,不愿意主动钻研,等着教师为自己解答,依赖心理严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初中数学中有许多问题都是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畏手畏脚仅仅只会熟练的逻辑思维,哪来的创新。因此教师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积极设想,尽管学生的设想不正确,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其中的合理成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直觉思维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一旦你真正具备了知识,并且获得了处理这些知识所涉及问题的经验,那么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就会对结论产生强烈的直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具备扎实知识基础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专注于解决大量的难题,反而本末倒置的轻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

(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注重解题思想教学。数学问题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大多数都没有实物和实际情况可供参考,因此学生的想象能力非常重要,而且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仅仅依靠坚实的知识基础还不够,还需要依靠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需要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然后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更快更好的理解抽象问题,比如在《几何》第二册“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我们都知道数学问题的解决有许多灵活的方法,比如做选择题时的排除法等等,通过不同题型和不同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思想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

直觉思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解决一些创新题型和难题,但是直觉思维一直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本文通过粗浅的分析希望可以带来一些启示。

猜你喜欢
直觉思维能力思维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你的直觉靠谱么?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