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海拔地区垂花型大花蕙兰栽培技术

2016-11-10 03:37广东伍爱萍李汉文江南
花卉 2016年10期
关键词:淋水蕙兰花型

广东/伍爱萍李汉文江南*

低海拔地区垂花型大花蕙兰栽培技术

广东/伍爱萍李汉文江南*

图1 开心果单株

图2 冰川

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为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是多年来全国销量最大的年宵花卉之一。垂花型大花蕙兰小花数多,花枝垂吊于植株之下,更能突显花枝的美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垂花型大花蕙兰花枝下垂,运输占用的空间较大,从云南、四川等高海拔地区培植后运送到低海拔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销售运输费用较高,损耗较大。因此,研究适合在低海拔地区栽培垂花型大花蕙品种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实现低海拔地区的生产和销售,满足主要市场的需求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基础条件

1.环境

选择通风、排水条件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水源充足洁净的栽培环境,灌溉水酸碱度控制在PH5-PH7范围,EC≦0.3。保持栽培场所的通风对垂花型大花蕙兰健康生产非常重要。

2.设施

配备双层不同遮光率的活动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遮阳网上层遮光率75%~80%,下层遮光率50%,遮阳网高度3米以上,以利于内部通风;配备栽培床架,保证盆栽根系不积水;配备喷灌系统,用于淋水、高温期降温、干燥期增加栽培场地的湿度;在冬季温度低于5℃的地区,需配备可铺设薄膜的温室大棚,用于防寒保温。有条件的种植场应建立一定面积的、配备水帘排风扇系统及加温设备的温室大棚,用于花期的调节、瓶苗炼苗和小苗养护。水帘与排风扇的距离控制在30~40米,水帘宜采用高度150~180厘米,水帘纸厚度15~20厘米。

图3 春风

图4 红宝石

二、栽培管理技术

1.品种选择

低海拔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易引发病虫害,秋季较迟进入短日照期,因此在种植垂花型大花蕙兰的品种方面应选择抗病性好、对短日照要求不高或对日照要求介于长、短日照之间的品种。如C.Dorothy Stockstil‘Forgotten Fruits’(开心果)见图1、C.Sarah Jean‘Ice Cascade’(冰川)见图2、C.Mary Green‘Spring Wind’(春风)见图3、C.Ruby Sarah‘Gem Stone’(宝石)见图4、C.Enzan Sarah‘Happy Mail’(快乐邮件)见图5、C.Else Sandersen‘Your Call’(绿世界)见图6、C.Sunshine Falls‘Burterball’(奶油球)见图7、C.Honey Bunny‘Sweet Bell’(甜心)见图8等品种。

2.炼苗

大花蕙兰组培苗出瓶移栽前需在栽培场地的苗床上驯化10~15天,以适应栽培场地的环境条件,驯化时注意避雨和保持组培苗瓶不被水淋湿。该过程不打开瓶盖,尽量避免染菌。炼苗时间应根据各地气候情况,在气温15~25℃时进行,选择10月至次年4月较好。

3.组培苗出瓶移栽

把组培苗用镊子小心从琼脂培养基中取出,用清水彻底清洗根部所附着的培养基,剪除烂根烂叶,将组培苗浸泡入500倍百菌清溶液10~20分钟后,放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表面水分,用湿润的水苔包裹组培苗的根部,移栽于50孔的穴盘内,用水苔填满穴盘空隙,稍压实。移栽后7天内不淋水,每日喷雾1~3次保持湿润。水苔的湿度控制在放在手心抓实,感到湿润而没有水分流出为好,生产上可用脱水机甩干。移栽过程注意不要造成组培苗的机械损伤。组培苗种植深度为水苔包裹至小苗的假鳞茎中部,穴盘上部应留出0.5厘米的空间。

4.穴盘苗上杯

4.1移栽苗龄穴盘苗生长3~4个月后,生长健壮可进行移栽。

4.2栽培基质将小号树皮(面积约0.5厘米× 1.0厘米)、碎石以3∶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作为基质。注意:树皮需经充分堆沤或高温蒸煮才能使用。碎石用清水冲洗去除粉尘。

4.3移栽管理移栽前2天穴盘苗不淋水,移栽时将小苗连同水苔从穴盘中拔出,移入2.5寸的育苗袋,注意保持根部的根团不散;移栽时假鳞茎基部位置控制在距育苗袋口0.5厘米处,填入混合基质与育苗袋口水平,摆正小苗,敦实基质。淋透定根水,每日喷雾1~3次保持叶面湿润,7日内不淋水。

图5 快乐邮件

图6 绿世界

5.穴盘苗管理

组培苗出瓶移栽一周后开始正常淋水。淋水保持水苔湿润即可,避免淋水过多。组培苗出瓶移栽10天后可开始施肥。选择水溶性的平衡肥(N-P-K∶20-20-20),以2000~3000倍浓度进行叶面喷施,每10天1次。施肥时可加入‘不怕雨’等展着剂辅助肥料的吸收。

6.中苗管理

6.1换盆大花蕙兰为多年生花卉,垂花型大花蕙兰从组培苗出瓶移栽到成品花,一般需要3~4年的栽培时间。每年春季气温回暖后就要对中小苗换盆。一般1龄苗用2.5寸育苗杯种植,2龄苗用12x13育苗杯栽培,3龄苗用6.5寸高身塑料盆栽培,第四年不换盆。换盆时需剪除烂根、烂叶、烂的假鳞茎。

6.2栽培基质大花蕙兰的根为肉质根,要求基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栽培上可全部采用松树皮栽培,也可用松树皮:碎石3:1的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栽培。树皮在用之前需堆沤半年以上,并经高温灭菌以后使用。1龄小苗用小号树皮,2龄以上中大苗用中号树皮。

6.3水份管理穴盘苗转杯7天后,视天气情况开始淋水。用松树皮及松树皮混合碎石的基质栽培的大花蕙兰,春季每周淋水1~2次,夏秋季1~2天淋水1次,冬季每周淋水1次,温度低于10℃不淋水或少淋水。每次淋水必须灌满育苗杯或花盆至有水分从盆底流出。

6.4肥料管理大花蕙兰的肥料管理,需根据苗龄大小、不同生长季节和生长生理期采用相应的施肥措施。春秋季中、大苗肥料浓度可提高到1000倍,夏季控制在1200~1500倍。施肥种类根据大花蕙兰生长生理期分为促根肥、生长肥、假鳞茎膨大肥料及促芽肥。

(1)促根肥∶每年中小苗换盆定植7天后,每周用N-P-K∶9-45-15的水溶性肥料1000~2000倍灌根1次,连续灌根2次,促进新根生长。

(2)生长肥∶换盆四周后,每周用N-P-K:20-20-20的水溶性肥料1200~2000倍或稀薄的花生麸水叶面喷施1次。花生麸使用前需浸泡半年以上,充分发酵腐熟。高温期慎用花生麸水,以防烧苗。第四周开始在盘面撒施N-P-K∶13-13-13或14-14-14的长效缓释肥料,每盆4~10克。

(3)促假鳞茎膨大的肥料∶中、小苗春季换盆后,至6~7月,新芽不再抽发新叶,这时每周用N-P-K∶20-20-20的水溶性肥料和硝酸钾1200~1500倍每周轮换叶面喷施1次,促进假鳞茎膨大。

(4)促芽肥:9~10月份,新芽抽出后,每周用N-P-K∶30-10-10的水溶性肥料1500倍和N-P-K∶20-20-20的水溶性肥料1200倍每周轮换叶面喷施1次,或每周用稀薄的花生麸水叶面喷施1次,促进新芽生长。

6.5光照管理垂花型大花蕙兰需要散射阳光,不适应阳光直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0000~20000Lx。夏秋两季,没有薄膜的大棚需用75%~80%和50%的内外两层遮阳网遮阳;冬春两季可根据天气情况用单层75%~80%或50%的遮阳网遮阳,阴雨天可以打开遮阳网,以增强光照。冬春两季覆盖薄膜的大棚可不进行遮阳。

6.6温度管理适宜垂花型大花蕙兰生长的温度为15~30℃,垂花型大花蕙兰长时间处于5℃以下的环境会产生冻害。30℃以上容易出现叶尖焦枯,引发病害。

7.大苗管理

大苗是指具有4~6个假鳞茎,当年进入花芽分化,次年春节能开花上市的大花蕙兰。这一年的管理主要围绕促进花芽分化进行。

7.1抹芽为了保证开花假鳞茎的营养积累,在4月中旬,全面抹除当年抽出的新芽。抹芽时要注意抹芽工具的消毒,预防病害传染。

7.2光照控制对于准备次年春节开花的大苗,光照强度必须保持在15000~20000Lx,光照强度太低(如10000LX以下),大苗叶色浓绿,花芽分化率极低,基本达不到商品花的要求。花芽分化后光照强度可降低到10000LX。

7.3施肥管理垂花型大花蕙兰大苗的肥料管理对花芽分化影响较大。长期使用高氮肥和平衡肥开花率较低。1~2月每盆可撒施8~10克高钾缓释复合肥,缓释期半年左右。1~4月每周喷施N-P-K∶20-20-20的水溶性肥料1200倍1次,5~6月停止施肥2个月,7月每周根灌N-P-K∶9-45-(15~25)的高磷高钾肥1000倍1次,共施用4次。8月以后每周喷施N-P-K∶10-30-20的水溶性肥料1200倍1次,直至花芽分化。见到花芽后,每周开始施用N-P-K∶20-20-20的水溶性平衡肥1200倍1次,开花期不施肥。

图7 奶油球

图8 甜心

8.病虫害防治

8.1软腐病此病在夏季高温高湿期发病严重,预防是控制该病的关键。要尽量降低栽培场地的温度,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加强通风,可在栽培场地增加风扇;避免氮肥施用过多;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化学防治可用链霉素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在定植、移苗或换盆后可使用咯菌腈(卉友Medallion)50%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灌根处理一次。在植株营养生长中后期每隔14~21天使用扑克拉锰3000~5000倍液和咯菌腈4000~5000倍液轮换灌根2~3次。

8.2炭疽病炭疽病在温度28℃以上、相对湿度95%以上时,最易发生和传播,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首先要改善栽培环境,保证良好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叶片发生病斑后,应立即剪除,并于伤口涂抹药液,剪去的病叶和清除的病株集中烧毁,以免造成再次传染。加强肥水管理,增强兰株抗病力。化学防治:经常性喷洒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80%代森锰锌800倍液,7~10天1次,交替使用,进行植株保护。在发病期,喷洒咯菌腈5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扑克拉锰50%可湿性粉剂2000倍,消灭病菌。

8.3粉虱粉虱的防治可采用在栽培床上方挂黄色粘虫板诱杀,降低虫口密度。害虫发生期可用速灭松乳剂、除虫菊酯等农药1000倍液,每隔7天喷洒1次,连续3次灭杀。

8.4螨类螨类的发生与栽培环境及栽培密度有关,预防上尽量保持栽培环境的通风,控制栽培密度不要太大。化学防治:为害期可选用用三氯杀螨醇、白威特、苯丁·达螨灵等农药1000~1500倍液,混合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施,3~4天1次,连续4次。

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大花蕙兰优良品种及生产关键技术中试与推广(2012NL030)

伍爱萍,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技术员,从事园艺花卉科研生产工作。

江南,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从事园艺花卉科研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淋水蕙兰花型
压延工艺及装备对光伏玻璃透过率的影响
马桑树
哥特式浪漫
高位塔与常规湿式冷却塔淋水噪声的现场测试
基于Multisim的四花型流水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顶板透水再增一重“保险”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顶板淋水主斜井预应力注浆锚索堵水支护加固试验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