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王”成为常态,是理性更多,还是赌性更多

2016-11-10 03:06刘正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总价赌场楼市

刘正

继闽系房企融信以110.1亿元总价斩获上海静安区地块成为中国单价最高的土地而打破中国土地成交纪录引起业界轩然大波不久,8月底招商蛇口和华侨城联合体以310亿元的总价拍得深圳新会展中心配套商业用地,全国土地最高成交总价的记录再被刷新。

近一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逢“地”便抢,“地王”此起彼伏,前赴后继,连绵不断。毫无疑义,“地王”已经成为常态。

许多人认为,房企争先恐后成为“地王”有其理性的思考。

一是大房企集中回流一二线城市。全国土地供应逐年紧缺、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指标持续下降、可供投资开发土地稀缺。

二是在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房企借钱的成本变得越发低廉,房企几乎把风险都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房企投资变成了无风险投资,地价多贵也不足为奇。于是,缺地不缺钱成了房企的共性。开发商如果不去拿地抢地,就要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局面。

三是目前房地产的利润与收入远高于一般行业,这些年各地房价总体呈现上涨态势,利润方面,即使增速下降,却也是非常可观的。以往那些敢于抢地甚至抢“地王”的房企都在规模上得到了很大提升,非但没有出现破产的情况,有的甚至在市场低迷时,实现了弯道超车,一跃跻身龙头房企行列。

“手有余粮,心中不慌”成为了房企的生存法则。不少因为地价上涨不敢抢地的企业却错过了扩张的机会,甚至一蹶不振。

但更多的人则是透过这貌似理性的背后,看到了“地王”背景下,楼市浓厚的赌性。

截至2015年底,2013年及以后成交的“地王”多数仍处于尚未销售状态,甚至有部分“地王”最终遭遇退地收回。

按照“地王”“面粉”贵过“面包”的态势,未来2年房价需要上涨100%以上,这些“地王”才能上市解套。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难想象2年内房价会有如此表现。换言之,按照现在的市场水平,市场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地价成本。

不做“地王”可能失于保守,抢做“地王”又有可能失于冒进。于是,楼市分明已成为“赌场”,敢不敢做“地王”看的是房企的赌性,赌的是政策的变化、房价的涨跌,只是赌,没有太多理性。

而当楼市成为赌场,我们除了担忧还是担忧!

猜你喜欢
总价赌场楼市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4月楼市政策扫描
3月楼市政策扫描
“两问”《常见数量关系》的教与学
巧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国有大型项目EPC总承包固定总价问题的研究
中国赌客在济州赢巨款遭拒付
赌场里为什么不能有镜子
俄开设新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