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2016-11-11 09:31曾凯军谢玉珠庄沁红王玉妹许爱淑颜光华杨国宗
光明中医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头穴郁化火全息

余 萱 曾凯军 谢玉珠 庄沁红 王玉妹 许爱淑 颜光华 杨国宗



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余 萱 曾凯军 谢玉珠 庄沁红 王玉妹 许爱淑 颜光华 杨国宗

目的 探讨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对肝气郁结证与肝郁化火证两种不同证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 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双侧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头穴、肝胆穴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肝气郁结证效果优于肝郁化火证。结论 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尤其对肝气郁结证的干预效果更加明显。

偏头痛; 生物全息;穴位贴压;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以头部单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由于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无根治药物,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影响生活、工作。中医认为偏头痛的病机为脏腑失调,气机逆乱,病位虽然在头部,但涉及多个脏腑,尤其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我们从调肝入手,自2013年12月—2015年2月,辨证施护治疗6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平均46.53岁。根据数字表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入选病例要求符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标准[1],一年平均发作次数≥1次,头颅CT检查无异常,除外精神障碍、哺乳期妇女和孕妇,穴位贴敷局部皮肤无伤口或皮肤过敏者。

1.3 中医证型标准 参考文献[2,3]修订:①肝气郁结证:情志抑郁、胸闷喜叹息、闷闷不乐或烦躁、胸胁或乳房、少腹胀痛、失眠、或有痛经、月经不调、或咽中梗阻感、或手足阵发麻木、苔薄白舌淡红、脉细弦。②肝郁化火证:头痛眩晕、双目胀痛、急躁易怒、颞额部胀或跳痛、或有耳鸣、面红目赤、口干而苦、或心烦难寐、小便黄赤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1.4 方法 观察组采用穴位贴压双侧生物全息头穴、肝胆穴,并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由西安杨森公司生产)5 mg,1次/d。选取穴位:取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头为头穴,掌骨基底为足穴,足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之间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胃穴的中点为肝胆穴。治疗穴位用头穴与肝胆穴。操作:先用拇指按揉点压每个穴半分钟,以穴位局部酸胀为度,然后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头穴与肝胆穴上,按压时要求力度适中,防止皮肤破损,造成感染。每个穴位每天按揉2次,以酸胀为度,2天贴敷一次。次日晚睡前取下王不留行籽,第二天早晨重新贴压。贴压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以及随访1年后各指标的变化。中医护理方法:根据肝气郁结证和肝郁化火证等病情特点,所有患者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或情绪不稳定,所以做好情志护理是非常关键的。护理人员应对该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忧愁、郁怒等因素所致,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并对其家属进行教育,为患者构建起一个有力的支持系统。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 mg,1次/d。

1.5 观察指标

1.5.1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画出10cm长的直线,首尾两端分别标有“无疼痛”为0分,“最严重的疼痛”为10分,患者根据疼痛感受,在直线上的某一点标注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相对强度。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作为疼痛强度的分值。

1.5.2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头痛发作次数减少70%以上,程度改善达2级,能正常工作学习;有效:头痛发作次数减少30%以上,程度改善达3级,持续时间缩短,头痛虽发作但能耐受,能坚持工作学习;无效:治疗后头痛无好转。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选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非参数资料采用Ra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疼痛评分比较(VAS法) 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半年后疼痛评分比较 (例,±s)

注: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种不同证型治疗后1年疼痛评分比较(VAS法) 两组病例肝气郁结证16例,肝郁化火证14例。半年后随访肝气郁结证疼痛评分(3.01±0.53)分;肝郁化火证(3.45±0.86)分。经t检验,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两组治疗1年后随访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经Radit分析,两组置信区间不重叠,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前者疗效优于后者。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的比较 (例)

注:Radit分析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观察组两种不同证型治疗后1年随访疗效比较 观察组两种证型经Radit分析,两组置信区间不重叠,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肝气郁结证效果优于肝郁化火证。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的比较

注:Radit分析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偏头痛发病机制复杂,可能和精神、内分泌、激素代谢以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目前有血管学说以及神经学说等等。

中医将本病归为“头痛 ”“脑风”“巅疾 ”等范畴。《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脉经 ·肝足厥阴经病证》:“足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目痛,耳聋不聪,颊肿”,《金匮钩玄·六郁》:“气血冲和,诸疾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也”,《临证指南医案·头痛》:“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癫,诸阴寒邪不能上逆,若阳气滞塞,浊邪得以上据,厥阴风火乃能上逆作痛”……历代很多文献论述了肝气郁结,肝胆气逆,风火相煽,气机不畅与头痛关系密切。宋立公等[4]分析1995—1999年偏头痛文献资料认为,其病因为风,病变主要在血,病位在肝胆。我们也认为肝郁,全身气机不畅,可郁而化火,炼液成痰,久病致瘀,也可因实致虚,但是在其发病机制中,肝郁是最核心的病机,而肝气郁结与肝火上炎是最常见的类型。

生物全息医学认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生物穴位群的分布形式,就象是人体在这里的缩影。针刺或按摩相应的穴位就可以治疗人体对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如果整体上的一个部位或者器官有病,在第二掌骨侧相应的穴位点就有明显的压痛反应。如果左边的穴位点较右边明显,则左侧病变较重。针刺、按摩或电脉 冲等刺激这些相应的穴位点,可使脑啡肽含量明显增高而引起广泛迅速的镇痛效应,快速止痛,及早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使之得到良好休息,减少氧耗。这对控制病情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肝主一身之筋膜,肝体阴用阳,喜条达舒畅,本研究根据肝脏特点,从调理肝经入手辨证施护,取肝穴,疏通肝经经气,通则不痛,故疼痛自解。头为诸阳之会,配合头穴,直达病所,升清降浊,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安神解郁,改善血管舒缩状态,缓解疼痛。本研究证实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了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可以明显提高偏头痛的疗效。其中肝气郁结证的疗效优于肝郁化火证,有小部分肝郁化火证患者容易复发,这与肝气郁结证病程往往较短,病情相对轻,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病情加重,所以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肝气郁结证的评分也明显优于肝郁化火证。这告诉我们,对于偏头痛患者,尽早采用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能够更好的提到疗效。

作为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在偏头痛的诱发中占30%~90%[5],因此中医辨证施护凸显重要作用。肝郁是本病的核心病机,针对疾病特点,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偏头痛的病因、病机以及发作特点等,放松精神,缓解不良情绪,避免急躁暴怒及抑郁思虑,使气机畅达,心情平和愉悦,通过情志护理达到了疏肝解郁的效果;同时注意保暖,起居有时,减少强光、噪音刺激,确保足够睡眠;饮食清淡有节,避免浓茶、咖啡、巧克力、牛乳制品、动物肝脏、辛辣厚味食物,戒烟酒,多吃绿色蔬菜。学会自我掌握偏头痛发作时的先兆 (头晕、恶心、烦躁症状及是否在劳累、工作紧张时出现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在安静的环境下休息,用少量的镇静剂或止痛药等来防止偏头痛的发作。

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的疗效机制可能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本法可以调控血小板5-HT的水平,这可能是机制之一。本法是否也能够通过调控炎症介质水平,疼痛因子水平等发挥效应,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1] 头面痛学组.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68.

[2] 中国中西医结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神经症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S].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0):61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4] 宋立公,郝军.中医治疗偏头痛(1995—1999年)文献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3):195-197.

[5] 舒慧敏,周冀英.偏头痛诱发因素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22):2324.

远志饮片

炮制:远志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制远志 取甘草,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尽,取出,干燥。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心、肾、肺经。

功能与主治: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Biological Holographic Acupoints Sticking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YU Xuan ZENG Kaijun XIE Yuzhu ZHUANG Qinhong WANG YumeiXU Aishu YUAN Guanghua YANG Guozong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Zhangzhou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jian, Zhangzhou 363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biological holographic acupoints sticking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explore the differ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iation-typ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liver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 Method 6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vand each group had 30 patients.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oral 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 5mg, once a day. On the basic of th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method of acupoints sticking pressure with vaccaria seed. The changes of VAS score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n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yp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ype of liver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e by biological holographic acupoints sticking pressure is obvious, especial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e suffered from the typ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Migraine; Biological holograph; Acupoints sticking pressure; Stagnation of liver qi; Liver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

福建省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zz2014j28)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漳州 363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9.032

1003-8914(2016)-19-2840-03

�石明

2016-03-11)

猜你喜欢
头穴郁化火全息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中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全息投影"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理论探讨
董氏奇穴微络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头穴丛刺干预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头穴丛刺对AD大鼠cAMP-PKAc-CREB及胆碱能的影响*
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头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