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不等于好成绩

2016-11-12 10:45陈铧阳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投毒巴掌复旦

陈铧阳

漫画中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永远是老师的宝贝;第二个孩子则是常说的“学困生”。平日里,我们大多看到的是学困生的苦,可这漫画提醒了我们,优等生也有他的难。

第一个孩子仅仅退步了两分,待遇就从“吻”变成了“巴掌”;而第二个孩子仅仅从不及格到及格,结果就从“巴掌”到“吻”。从中我们能看到什么?只有家长们对分数的执着。第一个孩子可能只是因为题目的难度提高了,或者发挥不好才没能尽善尽美,可家长们似乎看不见这些。第二个孩子或许因为考前多记了几个知识点,成绩才有一点儿起色,于是往常的责骂立刻变成关爱的奖励,这是否会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不论是对优等生还是学困生,这样的教育方式都让分数变成了隐藏在孩子身边的一条“毒蛇”,稍不留神就会被“毒蛇”咬伤。很多学生因此对学习充满恐惧,害怕一点点的退步就使父母失望。

教育难道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吗?所谓的上进,没日没夜的学习,真的是“教育”的初衷吗?有没有家长不是这样想的?

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本应是通过外因让儿童变成完整的人,能在社会上立足,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可。之所以“教”,是因为子女懵懂或莽撞,父母要教给他在社会上的生存技能及为人处世的规则;“育”则因为这个新生命对世界一无所知,父母作为子女的监护人,自然要担起养育子女、陪他领略世界美好的责任。

可如今,家长一味让孩子学习,认为只有勤奋读书才有出路,往往忽视了对子女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例如前几年的复旦投毒事件,一对成绩优异的研究生,本应前程似锦,却因为嫉妒心和生活小矛盾,其中一位往饮水机里投毒,不仅害死了同学,他本人也因为自己的疯狂举动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专业知识丰富的高材生守不住基本道德和人性底线,令人警醒,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灌输仇恨的不良风气让心浮气躁的青年人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从亲密室友到投毒伤人,该反思的不仅是教育……”这是我搜索复旦投毒案时弹出来的一段记者观点。这段话应该引发我们深思,“考出好成绩给个吻,稍稍差劲些就是一巴掌”的做法可取吗?家长执着追求考试分数可行吗?这究竟是教育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丧?

教师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在分析了“吻”和“巴掌”之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引用名人名言、运用事例都比较准确到位,并顺理成章地联系实际,结尾连用的几个反问句很有说服力,值得大家学习。

猜你喜欢
投毒巴掌复旦
“巴掌雨”玩具风靡火星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巴掌云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如何表达
《小巴掌童话》
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反思我国的死刑制度
投毒凶手
把投毒看作“开玩笑”是情感荒漠化表现
复旦“女神学霸”的成功秘诀值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