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2016-11-14 02:09金赟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口腔溃疡复发性症状

金赟



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金赟

(杭州市中医院,杭州 310007)

目的 观察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10 mL,含漱5 min,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揿针治疗,每次6 h,每日1次,左右交替。两组疗程均为5 d。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0.05)。结论 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并能减轻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缓解疼痛。

口炎,口疮型;口腔溃疡;阴虚火旺证;皮内针疗法;针药并用;VAS评分

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灼痛明显,周期性复发的慢性口腔黏膜病,患病率高达20%,居口腔黏膜病首位[1]。本病常因疼痛影响老年患者正常进食,可造成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揿针为一种创新型皮内针,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持久、安全可靠的特点[2-4]。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笔者采用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并与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来自杭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3版《口腔黏膜病学》[5]制定;中医证候(阴虚火旺型)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西医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②起病距就诊时间<2 d,且未做处理;③身体其他部位未见溃疡和糜烂;④年龄60~75岁,性别不限;⑤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非复发性口腔溃疡,如创伤性溃疡、白塞病及其他溃疡;②畏惧针灸及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③合并多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④近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近2个月内使用免疫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深圳南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0 mL,产品批号20140507)10 mL,早晚刷牙后含漱5 min。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揿针(规格为0.20 mm×1.5 mm)。

治疗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解释揿针治疗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取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左右交替使用。先用75%乙醇棉球进行穴位消毒,再取一个揿针,拆下密封纸,将塑料容器向后曲折,用拇指和食指夹紧其中一半剥离纸和胶布,将他们一并从另一半剥离纸分开,并从塑料容器中取出,将针直接应用在已消毒的穴位上,按压粘附扎好,除去剥离纸,将胶布压好以确保粘附稳妥,每个穴位均按此操作。6 h后扯去,每日1次,左右交替使用。

两组疗程均为5 d,治疗期间禁止吸烟、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之品,疗程结束后判定临床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评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主要症状分为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次要症状分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舌象和脉象不计分,并计算症状积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

上述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评定1次。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干预3 d之内明显减轻,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干预5 d之内消失。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干预5 d之内明显减轻,积分减少≥70%。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干预5 d之内减轻,积分减少≥30%。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干预5 d之内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3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两组均无脱落病例。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83.3%(<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由表3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均下降(<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下降更明显(<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3016.25±2.277.05±2.632)3)7.39±1.361.54±0.372)3) 对照组3015.73±2.1810.19±3.111)7.27±1.522.98±0.41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2)<0.01;与对照组比较3)<0.05

4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老年人因新陈代谢较慢,脏器功能减退及免疫力下降,导致口腔溃疡不易愈合,反复发作[8-11]。现代医学治疗上以减少发作次数,延长间歇期,减轻疼痛,促进愈合为主要目标[12],所用药物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易复发,有一定副反应的缺点。

从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来看,可归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糜”等疾病的范畴[13-16]。《寿世保元·口舌》:“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指出虚火是口疮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提示老年人,阴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竭。由此可见,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基本病机为年老素体阴虚,或劳伤过度,阴液耗损,导致阴气不足,不能制阳,虚火内生,上炎口舌而发病。《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还出挟口……”“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进一步指出口疮与大肠经、胃经及肾经的关系密切。故治疗应以滋养胃肾之阴液,清泻阳明之火热为主。处方中胃俞、肾俞为经气输注之处,取之有疏通经络、滋养阴液之功;曲池有祛风清热、凉血泻火之效;足三里是胃经合穴、下合穴,取之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之法,有引热下行之能,即“上病下取”之意,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7-20],而老年机体免疫力下降是本病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研究指出,电针足三里穴可显著提高移植性Lewis肺癌化疗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发挥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21]。诸穴合用,共奏滋阴养液、清热泻火之功,使胃肾滋、阴液充、虚火降,而诸症得除。

揿针,即皮内针,用一种特质的小型针具刺入皮内或皮下,固定并留置一段时间。该法主要通过长时间刺激皮部及腧穴,可以调节络脉、经脉及脏腑的机能,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22-26]。由于揿针刺入皮内或皮下,未达深层组织,对脏腑、大血管及神经干不会造成损伤,因此该法安全可靠[27-28]。另一方面,揿针针体十分短小,较少产生刺痛感,且揿针长时间固定埋藏在皮内或皮下,对特定腧穴可以产生持久而柔和的良性刺激,患者易于接受[29-30]。故本法非常适合老年患者。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揿针结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并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及VAS评分,且与单纯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并能减轻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揿针结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一方面通过对穴位产生持久的良性刺激,发挥穴位的功效;另一方面,利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发挥抗菌、消炎的功效。两者合用,协同发挥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体现了中西结合治疗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士霞.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9):88.

[2] 周晶,彭芳,郝建波.揿针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0):41-42.

[3] 陈虹林,马界,王霄箫.揿针配合浴足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49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5):371-372.

[4] 冯雯琪,廖堂宇,赵泳超.揿针疗法联合激光治疗原发性肋间神经痛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3):107-108.

[5] 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89.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3-337.

[7] 吴大江,徐锡明,魏显招,等.简体中文版功能评分指数在下腰痛患者中的应用及信度效度测量[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4,6(1):13-20.

[8] 刘立宏,刘学聪,乔玉巧,等.柿霜治疗老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6):338-339.

[9] 闫琨.玉女煎联合复合维生素B治疗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7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9):78-79.

[10] 张宁,刘宁,郑丰杰.刘景源教授辨治反复发作口腔溃疡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5,8(10):1208-1209.

[11] 孔燕.从脏腑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J].中国民间疗法,2010, 18(10):68-69.

[12] 李玉维,武淳秋,邓岚,等.肿痛安胶囊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0(2):81-82.

[13] 刘俊岭,罗力赛,王玲玲,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7):552-555.

[14] 张莉芹,边芳.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现状[J].西部中医药,2014,27(8):159-161.

[15] 宋远雄.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治概略[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66-67.

[16] 石鹏展.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与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1,32(2):247-249.

[17] 钟志荣,王旦森,唐赤蓉.针灸足三里穴对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酯酶的影响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1, 14(3):199-200.

[18] 牛文民,牛晓梅,雷政权.针灸足三里穴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2):101-103.

[19] 林英杰.足三里注射胸腺肽对小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2):151-153.

[20] 施茵,吴焕淦.足三里穴在免疫功能调节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2003,(3):3-6.

[21] 王坤,王玉,徐杨,等.电针刺对Lewis肺癌化疗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9,23(6):548-550.

[22] 石华锋,罗桂青,李磊.揿针疗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5):148-149.

[23] 周洁,张华.揿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1):1474-1475.

[24] 丁习益.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 414-416.

[25] 刘宝华,孟宪典.皮内针治疗“肩周炎”100例观察[J].颈腰痛杂志,1994,15(4):232-233.

[26] 潘山鹰.皮内针治疗颞颌关节炎120例[J].河北中医,2002,24(9): 708.

[27] 王玲,李希荣.艾灸联合皮内针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3):683-684.

[28] 杨丽,袁秀丽.揿针治疗妊娠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0例[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9):195-196.

[29] 闻慧.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14,35(22):34-35.

[30] 卢佩斯.揿针围刺配合悬灸与麦粒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对比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9):829-831.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Thumbtack Needle Therapy for Senile Recurrent Oral Ulcer of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xcess Type

JIN Yun.

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gzhou 310007,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umb-tack needle therapy for senile recurrent oral ulcer of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xcess type. Method Sixty patients cancer pain were allocated,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3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gargled with 10 mL compound chlorhexidine mouthwash 5 min twice dail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umbtack needle therapy 6 hrs once daily,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lternately, in addition to treatment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five days in both group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reatment. The TCM symptom score and the VAS score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Result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was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The TCM symptom score and the VAS score de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0.05,<0.01). They decreased m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Conclusion Thumbtack needle therapy has a definite effect on senile recurrent oral ulcer of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xcess type. It can relieve TCM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ins in the patients.

Stomatitis, aphthous; Oral ulcer;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xcess syndrome; 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 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VAS score

1005-0957(2016)10-1226-03

R246.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10.1226

2015-12-30

金赟(1987 - ),女,护师

猜你喜欢
口腔溃疡复发性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思路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自拟加味理中汤辨治复发性口疮分析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口腔溃疡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