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创新大赛,中国留学生崭露头角

2016-11-14 07:47孙微
环球时报 2016-11-14
关键词:温控创新奖理工学院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本月初,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张美然和廖珈琦发明的疫苗运输温控系统,从伦敦17所大学的49个国际学生数以百计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16伦敦市长国际学生创新奖第二名,以及医疗组第一名。这两位获奖者目前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她们发明的疫苗运输温控系统,是一种长时间的冷却存储技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让疫苗保持低温而不遭损坏,不仅能够帮发展中国家节省大量疫苗费用支出,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拯救更多生命。张美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下的运输链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最后抵达偏远地区的那一步。由于那些地区的运输设备制冷条件有限,疫苗很容易失效,导致很多热带以及偏远地区的孩子无法接种最基本的疫苗。

此次大赛的评委、由伦敦市长创建的医疗项目MedCity的主席埃利奥特·福斯特非常赞赏疫苗运输温控系统的创意,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学生张美然和廖珈琦了解整个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生物医学研究经验与创业精神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可以在全球应用的技术。”

2016伦敦市长国际学生创新奖旨在挖掘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学生,并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创新带到下一个发展阶段。获得本次大赛第一名的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生卢卡·亚里山德里尼。来自意大利的他用蜘蛛丝和树脂的混合物制成了一把小提琴。他因此获得本次比赛最高奖金——10000英镑。第三名授予德国学生埃琳娜·迪克曼,她用回收的鸡羽毛制成防水涂料、牙刷等用品。中国学生禤彦勋发明的防止帕金森患者抖动的传感医疗设备获得第八名。

伦敦发展促进署教育局局长凯文·麦卡锡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是首届国际学生创新奖,中国学生在此次大赛中表现非常出色。在入围的36个项目中,有8个来自中国,达到将近1/4。而且中国学生的参赛作品不仅局限于技术、医药,还涉及创意艺术、产品设计、珠宝等领域”。

参加这次创新大赛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生张美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伦敦崇尚创新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将实验室的研究带到实践中的机会。由于资源和人才的集中,在这里学习感觉视野更开阔,一流的设备也让很多想法更容易变成现实。埃利奥特·福斯特称,“英国现代大学系统的好处在于,不仅仅夯实学生的科学基础,而且全力支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帮助学生将想法转化为产品和业务。英国高校在商业、金融等领域与社会有很多互动,帮助学生们迈出第一步成为企业家。”

帝国理工学院创新设计工程专业的谈欣洋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为患神经肌肉疾病儿童设计可穿戴设备的经历,他表示,自己所学专业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他通过与康复中心的医生、病人的不断沟通,最终设计出参赛作品。谈到在伦敦的学习体会,谈欣洋对《环球时报》说,在创新方面,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很重要。伦敦非常国际化,他所在的项目里各个国家、各种背景的学生都有,大家在一起能碰撞出很多创新的点子。

每年,有来自200多个国家超过10万的国际学生到伦敦留学。伦敦市长萨迪克·汗称,“此次大奖脱颖而出的国际人才,恰好说明伦敦作为英国首都的独特魅力,并且表明了伦敦对全球人才和创新的开放态度。我们要竭尽全力让伦敦成为对国际学生最友好和最热情的目的地。”伦敦风投公司PassionCapital合伙人艾琳·伯比奇认为,位于伦敦的世界领先的大学正在培养着一批最聪明的学生,他们正在将创新项目融入商业。他们的才能应该被培养和鼓励,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创建下一代的全球公司。▲

猜你喜欢
温控创新奖理工学院
基于小型化的功放单元和温控箱结构及散热设计
杨春华作品
2Analysis of the Usage of Domestictio and Foreignization in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走进大山里》
智能电器斩获TopDigital创新奖金奖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温控技术总结分析
温控旋转型MINI卷发器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创新奖
六款车获奖理由
技术创新奖 长城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