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2016-11-14 06:22安慧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青少年

安慧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39-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同样明确: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法治思维的方式和法治信仰的形成关键在学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从一开始就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让法治素养伴随、滋润他们的成长。

一、法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其在法律及与之有关的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把现代法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让青少年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具有法治意识的公民。

作为未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事关现代合格公民的有效培育,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道德教育,才能树立起坚实的遵纪守法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法治教育,才能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2.坚持知识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法治教育也不例外。开展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治理念。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三贴近原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应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能力,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适应其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其形成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法律素养和运用法律手段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法治教育是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实现依法治国的有效路径。青少年法治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所以在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全民法治教育的合力。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渗透法治教育,在学科教育的过程当中,向学生渗透一种法治思想。利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政治)、历史等课程及其他课程当中渗透关于法治、规则方面的教育内容。如小学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中有“纳税问题”,学生在学习税率计算的同时,教师可以渗透进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诚信做人”的道理;在思想品德课上通过开展案例分享、时事评论等活动,作为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一个平台,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与各种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法治教育是一项时间跨度很长的教育活动,在开展中小学法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专题教育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比如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各种集会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期间开展围绕以学习、遵守宪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长期的、反复的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

3.创新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正如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样,法治教育也需要贴近青少年的生活,让抽象教条式法律知识变为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在美国费城的宪法中心,宪法宣传片可以拍摄出令人动容的史诗大片水准,宪法发展史中的事件和人物也可以设计成各种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游戏。因此,中小学法治教育应当创新教育形式,如组织学生收看、收听法治宣传片、法治电影和法制专题节目等,使中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法律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法治教育的目标。

4.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法治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贴合学生实际、近距离接触法律的体验互动式校外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如组织小学生参观人大、法院等单位,参与旁听法院案件审理,使其了解法律规定的不同国家机关的职能;组织中学生参观律师事务所、公安局等机构,开展模拟人大、模拟法庭等法治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法律案件,使学生置身真实的法治环境下,带给他们直观的冲击,使其心灵上受触动,进而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和内化法律知识。

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学校要发挥法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法治知识,而且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法治元素,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充分发挥法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起点,要增强学生家长的法治意识,注重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与学校系统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法治资源,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拓宽法治教育渠道,丰富法治教育形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少年强则国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使其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将法治内化为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使他们懂得什么是法,怎样守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理念,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保卫者。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青少年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