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真实空壳论的范畴拯救

2016-11-15 19:21刘建明
新闻爱好者 2016年9期

刘建明

【摘要】目前我国在新闻真实的研究方面空洞、乏味,没有什么理论,理论贫乏带来知识的单调与浅薄。新闻真实论之所以知疏学浅,陷入空壳,是因为研究范畴狭窄,知识点严重不足。从记者认识事实,到新闻真实的呈现,范畴扩充到应有边界,才可摆脱真实研究的学术凋敝,看到一个宏伟壮阔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新闻真实;新闻真实论的空壳;新闻真实的范畴

当前,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在新闻真实的研究方面几乎没什么理论。不管论著还是有关文章,主要观点不外乎是:新闻内容要符合实际,记者应当尊重事实,不仅具体事实要准确,新闻报道在总体上、本质上也要真实。再就是坚持新闻真实的重大意义、新闻真实有哪些要求,等等。概念匮乏,原理稀缺,体系空虚。

新闻真实论之所以知疏学浅,陷入空壳,是因为研究范畴狭窄,知识点严重不足。从记者认识事实,到新闻真实的呈现,范畴扩充到应有边界,才可摆脱真实研究的学术凋敝,看到一个宏伟壮阔的知识体系。这些范畴应包括:(1)新闻真实是什么性质的真实;(2)新闻真实的本质;(3)新闻的真实状态;(4)新闻的真实度与准确度;(5)单一事件真实;(6)新闻的整体真实。真实的重要性和要求归属于新闻实践要素,每个记者都应烂熟于心,但不是主要理论范畴。

一、新闻真实是事件原型真实

人们通常认为,新闻真实是新闻中的事实合乎实际,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所谓的六要素)能经得起核对。但新闻真实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真实,同文学真实有何不同,包括哪些外延,都缺乏全面、明确的探讨和界定。

作为记者对原型事实的复写,新闻真实是模拟新闻本源的结晶,构成记者认识同事物原貌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把新闻事实当作反映对象,向受众告知客观事件的本相,记者丝毫不能游离于客观事实。这种原型真实被长期漠视,放松了对文学真实渗透的防御,许多深度报道都有文学真实的踪影。文学真实借助虚构、夸张与抒情,把现实或历史事件理想化和艺术化,再现的是美学事实,属于艺术真实。文学作品的内容虽酷似生活事实,却加进作家的许多想象与臆造,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其人其事。新闻的原型真实,则是新闻独有的一种真实,否则新闻无法还原事实。

究其概念,原型真实是指新闻中被选择的事实符合报道事件的原貌,呈现客观事实的本真状态。其外延囊括全部选择的结晶,其中主体事实不仅准确无误——据实陈述事件的时空、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新闻来源、引用的数字、引语、用典及背景材料,而且指涉的事实筛选及真相与实际也没有任何出入。所以,新闻真实有两个层次,一是新闻反映的事件原型客观存在,二是新闻事实的真相被如实披露。

对记者而言,新闻的原型真实既是主观范畴,又是客观范畴,构成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性的统一。新闻与客观事实是两种不同对象,前者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一旦被报道,便从记者的头脑流向社会,而不是客观事实直接飞到受众那里。这样,记者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件如果出现非一致,就导致新闻失实;如果二者相符、相一致,新闻就成为本源的复制,达到了事实的原型真实。

实现新闻原型真实,记者在5种矛盾中就范于客观事实的强制,才能寻觅到客观事实的本真。(1)在事件的发展与记者再现的矛盾中,记者的观察和认识与事件的发生、发展处于同一时空,反映误差才能减小到最低程度。(2)在强化新闻意义与事实真相的矛盾中,记者为追求新闻的意义,夸大事件的思想性,常常因拔高事实而导致新闻失实。新闻的意义来自事实本身,遵循事实的原貌才能抽离出新闻的真正意义,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有我们不去企图把事物硬塞进我们为其制造的观念的框框中去时,它才能向我们显现自己。”[1](3)在间接感知与识破事实假象的矛盾中,记者没有亲历事件,只能获取第二、第三手材料,常被当事人的遮掩或花言巧语所欺骗,新闻失实危如累卵。(4)在媒体控制者的主观意志凌驾于事实真相的矛盾中,控制者常常要新闻事实说话,有些事实无法说出他们要说的话,就被强行阉割,真实被蹂躏。记者有时经过努力捍卫了真实的庄严,有时则一筹莫展。(5)在专业事件与记者无知的矛盾中,记者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真实反映专业性事实的细节。采访轮船沉没,没有足够的航海或江河、海洋知识,难以理解和陈述轮船翻沉的原因与经过;他们的文字与摄像再不尽其善,更难表现沉船细节与救助现场。

新闻再现本源只有达到反映对象的精要之处和反映能力及反映方式相适应的情境,才有可能实现原型真实。以想象、推测再现事件,以希望代替现实,以道听途说判断事实,事实的原型便被肢解与扭曲。

二、新闻真实是一种“存在”

新闻真实能够被受众感知,却无法在新闻中看到,在新闻中人们看到的只能是事实及其变动。把握和确定新闻真实,必须到报道对象中核查,完全符合客观事实,新闻真实才能被确证。在人们可知的世界中,哲学家一般认为,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就无法证明其存在,“存在”正是新闻真实的本质。新闻中不存在的事实,新闻真实也就不存在,存在是真实的唯一根源与形态。

事实先在于新闻,随后,在时间与空间上新闻与真实同时存在,这一绝对、普遍的关系使新闻真实不仅具有客观性,也有对新闻事实的归属性。但新闻事实的存在并不创造新闻真实,而是记者唯物地复制事实带来了真实。紧盯事件的突发和变动,记者才能捕捉事实的存在,步步逼近新闻真实。

新闻事实的存在是相对于“无”而言的,首先体现为“有”的规定性,即新闻中的物件、意识和人的行为都是“有”的存在,能被人们观察到,也能被人们感受,自然也能被记者的思维所复制。真实作为新闻事实存在的对象,其本身的存在便成了它的根本属性。马克思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存在物……非对象性存在物是非存在物。”[2]没有新闻事实的存在,作为对象物的随行者,新闻真实也就不存在。

新闻真实作为事实存在的对象,还体现为“是”的规定性,这是一种“是者”的“存在”。凡真实的新闻都呈现出事实是什么样的,以某种实体的样式出现和变动,“是者”成为新闻的内容。“新闻是什么”能被记者的思想和表达所呈现,通过语言或图像让人们感知,转化为受众的感觉。因此黑格尔说,存在物“是感觉的对象,是感性的对象,从而在自己之外有感性对象”[3]。不具备“有”与“是”这两个存在要素,新闻真实就丧失了实体,不能被人们感知与核查。

新闻报道无视事实的存在,把表达崇高理想的虚假事件,视作服务于伟大目标的宣传手段,新闻的纯洁性就被亵渎,没有事实根据的宣传最终也要落空。如果说“有”和“是”成为新闻事实存在的规定性,那么在具体语境中,则体现为新闻真实的“存在”状态,即新闻真实是如何被呈现的。

三、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

记者如果是一位成熟的新闻从业者,一旦获得一条新闻的全部材料,全面把握了客观事件,就能把客观事实的原貌复写出来。这时,新闻文本则呈现三种真实状态。

(一)真实地概述事实

使用概述语反映事实的概况,对事实的整体作出归纳,是新闻中常见的真实状态。例如“一年来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央文件”“众多市民涌上街头”,这些概述是否符合实际?如果记者把一部分人或某一局部的情境当作普遍现象,做出错误的概括,就抽掉了真实的灵魂。

事实的概述不是事件的细节或过程,而是事实的概貌,从中看不到人物的活动和事件场景,只能对事物概况有所体察。通常,记者对宏观动向做出综合判断,测定事实概况的真实程度,以简约话语提练事实概述真实的表述。如果记者舍弃客体中显著、大量的具体情况,把少量现象向整体扩展,就歪曲了事件的概况真实。比如,仅有几十个人涌上街头,就不能说“众多市民涌上街头”。

严格地说,事实的概述是以统计和概率为前提的,有时成为整篇新闻真实的基点。含有虚假事实概述的新闻常在某种夸张的欲望下,把主观印象夸大为共性事实,形成盲目概述事实的习气。这样,记者或编辑经常把空洞的“习惯话语”——“群众积极响应”“工作取得全面进展”“普遍改善了投资环境”等套话安装在新闻的某个部位,肆意虚构事物的概况。对事实的概述虚假的新闻,很少有人追问它的失实,成为熟视无睹的新闻造假现象。

(二)真实再现事件的过程

在事件新闻中,记者如实描述事件变动的真实状态,又称新闻的事体真实、事势真实。比如,“只见车轮下的人的肩膀突然抖动了一下”,实际上交通事故的遇难者的身体并没有抖动,只是在他死亡前左手垂落到地面——这一细节描述的虚假,涉及对事故遇难者死亡原因与时间的判断。事实的演变只有符合多维空间中的事实,才能达到新闻事件的过程真实。例如“交警赶到后立刻拨打120电话前来救助”,实际上急救车与交警同时赶到事故现场,急救电话是此前现场群众拨打的。再现事件变化和细节真实,取决于记者的观察和采访是否细致,能否准确获取事件的演变过程与因果。

一个成熟的记者不仅一眼就能捕捉到有意义的景物和人物的动作,而且很快能掌握整个事件变化的链条,把它真实地记录和描述下来。再现新闻的真实,不能推想情节的变化,即使合理想象也无法真实呈现事件变化。记者的揣测往往对事实添枝加叶,再现细节依赖虚构,把新闻变成真假参半的事实泡沫。

(三)真实再现事实的趋向

新闻事实向哪个方向发展,事件本身有什么性质,其作用和变动结果又会怎样,是许多新闻要告诉受众的内容,构成对新闻事件趋向的披露。这些趋向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记者或新闻人物的简短述说,反映出事实的客观动势,新闻呈现出趋向真实状态。大量会议新闻、工作新闻和经验新闻都具有趋向真实。比如,“‘三农政策正在改变农村的面貌”“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方用水的困难”“这些进展改变了一些人的保守思想”“企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性改革”等陈述,如果符合实际,涉及的是新闻趋向真实,而不是事实的正误或是非问题。

真实反映事实趋向,是记者用“简要事实”对客观事物的性能、程度、作用或结果做出符合实际的揭示,能被实际所证实。简要事实浓缩一个复杂而有广泛内容的事物,反映客观事实的动势,既能被记者真实地呈现,也可能被掩盖和歪曲。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对简要事实的揭示一旦排除主观态度,完全符合“事物”“对象”“事件”与“事实”时,便成为对新闻事件某种动势的真实反映。如果记者的陈述与客观实际相分离,呈现的只能是事物的虚假趋向。

四、新闻的真实度与准确度

事件新闻的真实往往场域有限,只要它发生过,就能在一个确定的时空中确证它的存在,在这一时空中人们能够亲自寻访或查看它。不仅如此,那些仅有某一时空的新闻事件,即使真实的边界被压缩或舒张到更大幅度,也不会导致新闻失实。

这是因为,事件新闻都有真实度的差别。记者对事实的陈述和精确分寸的不同,会改变新闻的真实度,但受众却察觉不到这种变化。比如,晚间电视新闻说:今天下午在北京西单发生一起抢劫案,有两人遭到多名施暴者的殴打与抢劫,过路的群众将抢劫的人制服,随即把他们扭送到附近的派出所。第二天的报纸新闻则报道:昨天下午3时30分,四名不法分子在西单商场正门前突然殴打并抢劫两名外地游客,周围的群众一拥而上,将这四个人撂倒在地,随后将其扭送到附近派出所。这两则消息都是真实的,但报纸的新闻更为真实,使受众知道了更多的内容,两者的真实度有明显的差别。

新闻事实是否具体,具体到何种尺度,使新闻产生了不同真实度。新闻的真实度从形式上看是内容详略问题,从反映事实的精确度上看是真实问题。记者对一定时空中的事件报道得越精细,就越真实。真实度大的新闻让受众知道更多的信息,新闻价值也会陡增。但这个“精确度”是有边界的,不是信息量越多、越细就越真实。

“度”一般是质和量的统一,标示事物性质的界限和幅度。新闻真实度的大小取决于信息量的多少,信息量多的新闻真实度高,反之真实度则降低。但在“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内,新闻真实的质不变,如果突破这个界限,新闻真实的质就要改变,新闻失真就不可避免。在上例中,如果仅有两个信息点——“昨天下午,4名不法分子在西单商场正门前殴打并抢劫”,新闻到此打住,由于信息不足、不完整,这则报道连新闻都不能成立,更谈不上它的真实了。如果报道加上过多的信息:“过路的群众纷纷加入围堵的行动,经过一番打斗,终于把四名抢劫者先后撂倒在地,有人嘴中不停地骂道:妈×,你们到首都撒野,今天就是你们的末路,让你尝尝爷爷拳头的滋味……”这样,信息量增加了,新闻真实度似乎大了,但新闻却变了味。新闻信息量过多或过少,一旦超出度的界限,不仅新闻真实受到损害,连新闻的“质”也被毁坏。

信息量过多,大量冗余信息被纳入新闻,受众看不清新闻事变的脉络,新闻的真实度无疑会降低。这就像透过脏玻璃观望窗外风光,景物的真实度和清晰度被削弱。这种“脏玻璃效应”与其说降低了新闻真实度,不如说是把整个新闻变成一堆信息垃圾,彻底毁掉了新闻真实。

新闻的真实度同新闻的准确度不同,前者是指新闻事实清晰度的大小,后者是指新闻同客观事实产生的误差。反映事实的误差越小,新闻的准确度越高;反映事实的误差越大,新闻的准确度越低。在前一条新闻中,如果把四名抢劫者报道为三名抢劫者,不再是新闻真实度问题,而是新闻的准确度出了问题,造成新闻失实。确定一条新闻真实与否,首先要核实报道的事实是不是出现误差;而要测定新闻的真实度,则要审视新闻事实是否具体,具体到什么程度。新闻的真实度再低,只要真实的质没有被破坏,就不会导致新闻失实。

五、单一事件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有两种真实,一是单一事件的真实,又称个体(单条新闻)真实;二是整体报道的真实。这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新闻真实做出的分类。个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的某个事件及全部要素都是实际发生的,没有丝毫虚假。

单一事件真实是一种具体真实,没有再现具体事实,就无法体验和确信新闻的存在。这首先表现为新闻的时空完全同实际相符,概念详实,让受众知道新闻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到哪里去核实它。如果报道新闻发生在“上海”、在“大街上”或在“农村”,真实度就要降到低点,因为事件不会发生在“上海”,只能发生在上海的某条街道、某个单位或市场等具体空间。同样,事件永远不会发生在“很久以前”或“最近”,模糊时间隐藏的造假不能不露出破绽,因为客观世界不存在没有时空方位的事实。其次,新闻的具体真实主要表现为事件变化过程与实际相符,从发生、发展到结局,新闻事件变化都是对客观情势的如实写照,在客观世界能够找到它的轨迹。

新闻作为具体事实的再现是无条件和永恒的,事实不具体,必然遭受虚假的指控。记者对事实及角度的选择,不管遵循什么原则,只有反映事件的具体原貌,在客观世界找到它的对应物,它的真实才能历历在目。但任何事实选择都有取舍,对于不同记者,有取舍就有不同的真实,新闻的事件真实只能是相对的。完美的真实与不完美的真实,都是不同地位、不同追求的记者对事件的不同观察和理解,他们对事实的反映都追求心中的景象,只要它们复制了客观存在,都可视作真实,但却是有限的真实。

在受众眼里,单一事件真实又是感性真实,事实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可感性,显露出真实的明澈个性。图像新闻的景貌可听可视,文字新闻的状物让景貌在意念中浮现,当二者转化为受众的感官真实,他们将确信事实的存在。事实的感性化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但感性化的新闻不等于真实本身,因为对虚假事实的逼真描写,也能使新闻感性化。没有事实的客观存在,真实感不过是受众的心理虚幻。抽掉“事实存在”这一本质,即使感性、充满具体事实的新闻也难逃虚假的非议。

单一事件新闻的真实,实质是事实的表象真实,只有少量这类新闻反映事物的真相。事件的外在现象由语言或图像记录下来,构成新闻表象,它是记者对事实外部的复写,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界限,与知觉和理性认识相比,反映的内容可能是片断的,甚至没有反映真相,因而它是一种相对真实。实际上,表象真实只追求事件的外在符合,即“眼见为实”,不苛求达到全面真实。高速公路上的车毁人亡、我国第二季度的经济运行平稳、会议隆重召开等新闻,无须揭示真相、面面俱到,受众也不要求知晓这类新闻的真相。多数事件新闻达到信息的相对完整,其真实虽然停留在表象层面,却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受众不会追寻事件的内幕和走向。这类表象新闻如果需要揭示事实真相,有时是由持续报道承担的,那就不再是表象新闻,而是反映事物整体真实的新闻。

四、新闻的整体真实及呈现

对复杂事物或具有漫长过程的事件报道,不能只用“某个”具体事实是否符合实际权衡它的真实,遵循整体真实原则才能如实呈现全部客观事实。许多重大事件都有广阔的时空,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才能将其反映完整,揭示出它的各方面情况。许多事物的因果关系也有多重性,而且处于不断变动中,用多种或大量事件反映这类事物,也才能达到反映生活走向的整体真实。

记者首先遇到的是连续、系列和组合报道的整体真实。从理论上说,个体事件报道只能体现局部真实,随着事件发展进行的多次报道,体现的才是宏观事物或全局的真实。无论针对某一重大事件还是围绕某一主题的连续、组合和系列报道,整体真实都由若干个体真实相互补充、渐次呈现达到的。每个单一事件的报道都是多次报道的一个组件,分别反映事物的某个真实侧面,在逻辑上表现出递进关系,依次揭示深层次的整体真实。

以多种事实揭示生活真谛,要求记者看清不同质或不同分量的事实分布,把握一系列个体真实。哪类事件多报道,哪类事件少报道,完全符合社会的整体走向,按照不同类型客观事实的比例,以合理的量比报道社会现象(不是突发事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整体真实原则。这就是说,坏事与好事、消极现象与积极现象、成绩与挫折、顺利与困难等这些对立事物在社会中出现的比例不同,有的具有普遍性,是大量的,有的不具有普遍性,是个别的、少量的。记者从整体上观察和选择事实,按照实际存在的比例再现这类对立事物,才能达到客观世界的真实状态。如果把个别或少量的事实当作普遍、大量的事实来报道,或者不报、少报普遍、大量的事实,就会掩盖事物的主导面,违反整体真实原则。

整体真实还包括对真相与假象的如实报道。事物的假象与真相都是实际发生的,报道后都具有表象真实。真相和事物自身的本质一致,报道真相的新闻就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貌,成为事实真相的反映。假象则恰好与事物的本质相反,掩盖、扭曲事物的性质,在事实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暴露出来。许多事物都由假象与真相两部分构成,误以假象为真相或误以真相为假象,都会掩盖事实的真相,造成新闻报道的严重失实。某官员经常花公款给上司送礼,同时不择手段地向下属索取贿赂,但他又多次捐助贫困职工和学生,树立“清廉”形象。他的腐败真相没有败露,记者无法识破他的真面目,对他的数次“廉洁”事例做了报道,看起来句句真实,实际则歪曲了他的真相。

事实的真相没有显露,记者报道了假象,是一种无奈之举。在最初的假象面前,记者没有回天之力,错谬的表象被张扬,成为新闻职业的短板,因为记者根本无法逾越最初的“眼见为实”。当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假象暴露出来,记者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逐渐达到客体的整体真实。正如马克思所言,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总是常态常新,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今天它所报道的事实或所发表的见解中的错误之处,明天它自己就会推翻”[4]。在某些社会变动中,披露事物真相的整体真实,是在不断纠正某些局部失实的过程中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26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3.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8,378.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