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民生新闻角度谈新闻报道创新

2016-11-15 01:39尚转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

尚转

摘 要 新闻同质化问题在当今传媒现状中依旧存在着,也引发了新闻传播学就这一问题的诸多探讨。文章选取当前电视新闻领域正如火如荼发展着的民生新闻作为分析的角度,并选取在民生新闻领域取得巨大成果的齐鲁电视台作为切口,分析新闻创新的一种可能的方面。

关键词 新闻同质化;民生新闻;齐鲁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8-0162-03

长期以来,千报一面、千台一面的新闻同质化现象得到了业界、学界的关注。随着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新的变化,但即便风起云涌的传媒生态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新闻同质化的问题。新闻同质化作为一种在新闻实践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其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要回归于新闻实践中去,当然对于问题的充分讨论终归有益于对于这一问题的澄清。

电视媒体在新闻的传播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其调用各种声画资源进行的新闻直播[1],成为打造新闻冲击力、实时性、引发舆论效应的重要形式,而从相关的调查中,电视新闻仍在当前中国受众对于新闻的获取、对于媒介的信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

1 “镜子游戏”与电视新闻的同质化

对于电视媒体的批评最著名的莫过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根据其公开演讲整理而成的《关于电视》,可谓开启了电视批评的新天地。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屋建瓴的理论外,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也对新闻同质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布尔迪厄表示电视新闻场中普遍存在着竞争,而这种竞争的主要表现就是追求独家新闻或头条新闻。“但这种表面上看似极端追求差异性以标示区隔的竞争,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巨大的相似性。其中主要的手段就是相互阅读或新闻抓取(pick-up),形成一种‘镜子游戏。当所有竞争对手都采取这些方式的时候,就造成了信息在场域内部的恶性循环,因而竞争反而导致同质性就不足为怪了”①。

尽管,布尔迪厄的批评是基于与中国有着很大不同的西方传媒体制下,提出的同质化的原因。但是,随着中国传媒经济的日益成熟、共同之处的增多等,仍然可以看出对电视新闻的机制运作的基础上出现的同质化困境,中西其实并没有决然的不同。

如果说以往跟着央视走,对于电视新闻的规制使得电视新闻呈现出了冗长的会议新闻报道占据了大量篇幅、样式单一、形式不灵活、播报方式一成不变等等弊病,随着市场化的进行、传媒机制自上而下的变革,电视新闻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灵活性,不同的电视台积极参与到收视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来,那么再返回头看布尔迪厄的批评,“镜子游戏”在电视新闻同质化的呈现更加明显了。从央视到各家省级卫视再到地方各级电视台,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不难看出从节目的形态再到具体的新闻报道中都存在着“镜子游戏”。

2 电视民生新闻——地方电视台新闻创新的路径

《南京零距离》的开办拉开了中国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热潮的序幕,湖南经视等一批电视台的精品栏目取得了巨大成功。2000年后一大批研究文章聚焦到了民生新闻,从这些文献中不难看出民生新闻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的一股新的变化。民生新闻的发展为不具备资源、政策优势的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节目的发展上开辟了新的天空,也为走出“镜子游戏”,突破新闻同质化提供了一条路径。

从现在来看,民生新闻是在题材选择上以民生新闻为主、在报道立场上以平民视角为主,价值取向上有强烈的民本意识,在报道方式上强调民众话语,打破了传统新闻节目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理

念[2],改变了以往官方意识形态主导的高高在上的俯视化叙述方式和以介绍领导活动、众多会议内容和官方消息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联播体范式。它叙述方式故事化,主持风格平民化,以短小,平民,快速为特色,满足了受众的多元需求,使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等基本新闻权利得到了充分体现。民生新闻的发展已经10多年了,目前仍旧在中国老百姓的荧幕上活跃着。民生新闻被看作是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现象,不少人将此看作可堪比拟美国“公共新闻”的一种现象。

2.1 面向特定受众——民生新闻受众定位的转变

虽然国内传媒经济蓬勃发展,传媒体制的管理上也有了与时俱进的策略转换,但是“多级办台”的大局面仍然存在,而且在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内都是稳定的,中央级媒体有着资金、政策、人才、采编资源等等优势,省级、市级等电视媒体面临着资金等短板,还要承受自身收视群体狭窄与上级媒体争夺收视等不利因素。而传统的力图夸大受众面吸引尽可能多受众的策略往往会导致新闻的同质

化[3],“新闻场域内的机制强化新闻行动者(记者)与行动机构(新闻媒体)屈从于市场人数要求的强力制约。越是希望触及最多数受众的媒体,越是不愿意冒犯大众,其传播内容也有越发趋向类似,趋于通俗化‘随大流‘非政治化”①。面对着这些发展问题,立足自身,打“非对称战”,在自身的收视实际中,提升媒体在特定受众中的存在感与贴近感,而且,这种受众定位的转变,在某种层面上有助于各级地方电视台在新闻上的创新。

2.2 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受众认同

中国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地域文化多元多样,社群分层明显,收视需求自然多远,加之市场经济带动下人们利益追求多元、文化需求多元,更是拉动收视需求的多元。纵然下级媒体面临着上级媒体的“压力”,但在上级媒体追求收视率、追求覆盖率等的策略下,下级媒体可以依托自身稳定的收视群体,做好收视需求的满足,并进而打造地方受众的整体认同,对于打造媒介的品牌和口碑等也有着促进作用。

2.3 创新节目形式和彰显“人”的关怀

一大批的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节目形式,如方言节目的涌现等。而从具体的报道上来看,更加关注细而微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新闻忽视普通受众的生活和事务的情况,贴入生活的报道彰显了对于“人”的关怀。

3 作为“电视齐兵”的齐鲁电视台

在民生新闻中做的风生水起的有不少家电视台,如湖南经视频道等,在这其中被誉为“电视齐兵”(齐谐音“骑”,指为山东)引发了业界的关注。1995年1月1日开播的齐鲁电视台,目前有线、无线双重覆盖一亿多收视人口。齐鲁台以新闻类节目为龙头,辅之影视剧和自办的娱乐栏目,在诸多的传媒运营经验上引领山东电视界。依次被评为“TV地标(2007)”“十大广电品牌”等称号。

齐鲁电视台的相关办台经验甚至在美国知名的新闻学院进行介绍,其广告收益也逐年攀升。“到目前为止,山东省网有线用户约1 700万~1 800万户,覆盖电视人口大约5 000万左右,另外齐鲁台已在全省架设9座无线发射机,覆盖全省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使齐鲁台实现有线无线双覆盖,有效覆盖率达到95%加上覆盖周边的一些省份和地区,有效覆盖人口在9 000万~1亿户,这种覆盖优势还将继续保持和扩大②。

以《拉呱》(山东方言,意为聊天)、《么敢当》《小溪办事》《每日新闻》等为代表的新闻节目成为齐鲁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鲁台在业界和社会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栏目如1995年创设的《每日新闻》、2003年创设的《开讲天下》、2005年创设的《拉呱》、2007年创设的《新聊斋》、2008年创设的《独家新闻》、2009年创设的《一天零一夜》(现改为《101》)以及2010年创设的《星夜拍案》。

这些不同时期推出的新栏目逐渐成为齐鲁台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每日新闻》、《拉呱》、《开讲天下》等己经成为响当当的地方品牌[4],更成为齐鲁台实现后续强劲发展的不竭源泉③。这些栏目中鲜活的民生新闻的色彩,为名牌栏目的打造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以《拉呱》、《小溪办事》为代表成为了齐鲁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杰出代表。从齐鲁电视台丰富的民生新闻实践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3.1 节目形式新颖

齐鲁台的知名节目——《拉呱》,是一档方言类新闻节目,主持人操一口山东方言进行新闻播报。同时,它又是一档“曲艺新闻”栏目,节目中大量使用山东快书、皮影戏等传统曲艺形式,并专设“搭词儿的”次要的搭档主持人。此两个方面使得《拉呱》在节目形式上可谓是一时无两。

在主持人选择上,紧贴节目的特色,选择已在曲艺界有一定名声的唐爱国的弟子——张勇(节目开播时,向全省观众征集主持人的艺名,定为极有方言特色的“小么哥”。)作为主持人,张勇是一名相声演员,有着扎实的曲艺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十分突出,临场应变能力很强。有一定知名度和实力的主持人+创新的曲艺新闻节目,可谓十分切合[5]。而且,这种方式也是当前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常用的两种方式中的直接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担任主持人的方式。

整档节目从“动漫+山东快书”的片头,到节目布景,再到主持人相声味十足的穿插和“搭词儿的”逗哏儿,都让整档节目的曲艺味儿十足[6],同时又不失新闻节目的定位。这样一个特色鲜明的节目,开播以来一直占据山东省下午收视的龙头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省内很多观众改变了下午不开电视的习惯。

3.2 坚持民生新闻的视角,承担媒体的公共责任

齐鲁电视台一直坚持“公益齐鲁,公信天下”的宗旨[7],在其诸多节目中也认真贯彻了这一宗旨,并在推动公益赢取观众的信任与支持、加强媒介公信力的过程中,有力推动了主持人明星化。

“小溪”是齐鲁台《小溪办事》栏目的主持人,更以“小侠女”的外号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小溪办事》从节目名称上来看就不难看出节目的主要定位,节目以帮助普通百姓解决难事、急事等,包括解决纠纷、寻找失踪人员、救助困难群众、帮助销售直销农产品、慈善义卖等等,同时还在节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联合企业给困难乡村修路、修桥,捐建“小溪书屋”、帮助生计有困难者建立“小溪超市”、帮助筹款等。

一系列的公益行动,不仅为《小溪办事》栏目提供了充足、生动的新闻素材及报道,同时也使得这一栏目迅速成为致力民生、致力公益的突出代表,而随着节目知名度的提升,作为主持人的“小溪”也自然成为观众熟知的明星主持人。而其为民办事的媒介形象,其对公益的推进与彰显,对于提升与保持收视率、美誉度的打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互动打造忠实观众

3.3.1 多屏互动

在《拉呱》中,增设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屏幕下方的游动字幕实时滚动观众发来的最新信息。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会从发来短信的观众中抽取幸运观众并赠送奖品。在抽取幸运观众之后,主持人会抽取几名观众发来的信息并予以答复,主持人回复观众的这一设置极大的推动观众发送信息积极参与到与主持人的互动中来。

在齐鲁台另一知名栏目《每日新闻》,也设置了互动环节,即主持人通过短信平台在线回复观众。在每期节目的一开始都会介绍互动的主持人并给出画面[8]。每期节目参与与观众互动的主持人并不固定,也保证了齐鲁台的主持人都能尽量参与到与观众的互动中来,这种即时在线的交流,打破了隔阂,直接交流的实现[9],极有助于拉近与节目的距离,也使得主持人的知名度、曝光率能得到保障。

3.3.2 走出演播室的互动,使得观众与主持人的互动更加切实可感

以《拉呱》为例,节目有送奖活动,通过在省内各个城市定期进行的不同层次的送奖、海选等多层次的互动,将屏幕中的主持人带到现实中与观众进行互动,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使得全省各地的观众都能与主持人面对面互动,不仅对于忠实观众的打造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

4 结束语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至今,为中国的电视新闻生态的多样与丰富做出了很多贡献,对于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可能。尽管目前民生新闻面临着诸如报道的多为鸡毛蒜皮、媒介越位等批评,但是这都不妨碍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创新的路径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的是提高新闻质量,在长久的新闻实践中进一步的扬长避短是必需的。作为电视民生新闻领域的代表,齐鲁电视台取得的成就值得注意和关注,对于思考地方电视台的长远发展、对于思考破解新闻同质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张斌.显影与祛魅——论布尔迪厄的媒介批评[J].现代传播,2015(9).21-26.

②马莉.公益齐鲁公信天下——访齐鲁电视台台长徐龙河[J].传媒,2011(12):42-44.

③邵明华.电视频道品牌的维系与提升策略研究——以齐鲁电视台为例[J].中国电视,2012(5):79-82.

参考文献

[1]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J].现代传播,2006(5):59-62.

[2]万小谈.从“民生新闻热”看省级地面频道的崛起——以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为例[J].青年记者,2009(5):31-32.

[3]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33-36.

[4]赵娜.曲艺式电视新闻栏目《拉呱》成功的心理探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6):34-39.

[5]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88-95.

[6]张斌.显影与祛魅——论布尔迪厄的媒介批评[J].现代传播,2015(9).21-26.

[7]许烨.合众连横,齐鲁电视台完美诠释省级地面频道价值[J].广告大观,2013(12):63.

[8]张蓓蓓.强化自身推广提升频道形象——齐鲁台名牌栏目走进社区[J].当代电视,2005(11):74-75.

[9]王展.山东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及发展空间——以齐鲁频道和公共频道为例[J].青阿年记者,2009

(9):58.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
以民生新闻为视角的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研究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