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技工榜样

2016-11-16 02:25文/图
国企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五型林学鞍钢

文/图 李 瑞

“五型”技工榜样

文/图 李 瑞

林学斌,扎根生产一线,热衷科技攻关,解决生产难题200多项,创经济效益上亿元。学习型、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团队型的技术工人榜样特点,集中体现在他的身上。

林学斌,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特级技师,鞍钢高技能人才标兵,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中央企业知识型职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从入厂开始,他始终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先后拿到三个大专文凭。创立了“三勤、三精、三准”点检理念和“清、紧、调、控”点检模式,并在全厂推广。

知行合一

1983年林学斌高中毕业,来到了原第三炼钢厂连铸点检车间,成为一名设备点检工人。低学历,让刚入厂的他在工作中尝尽了苦头,这也激发了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

1987年,原第三炼钢厂从日本神户制钢所引进了鞍钢第一台大型立弯式板坯连铸机,林学斌作为厂里的骨干人员,整天和日方专家打交道。他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自费购买了所有能买到的连铸电气专业书,每天晚上挑灯夜战;白天与日方专家进行交流,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请教的机会;同时他还突击学习日语,不久便能同日本专家交流,能看懂日文图纸,并能动手翻译。

1990年,“大连铸”正式投产,当日方人员全部撤离时,林学斌已经对大板坯连铸机的工艺、设备系统有了较深程度的掌握,成为厂里的工作强手。

奋勇当先

一丝不苟的行事风格,奋勇当先的优秀品质成就了林学斌。2007年3月4日,鞍山地区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袭击。正在职大上课的林学斌,向作业区了解情况后立即回厂。此时交通已经瘫痪,林学斌的摩托车被陷在路上,只能步行前进。一个多小时后,赶到厂里时连铸电气系统连续发生三次大规模掉电,生产陷于中断,他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电气系统恢复工作,连续26小时废寝忘食工作在一线,直至5日中午12时生产得以恢复。

第二天他又准时到厂,投入到设备的后期检修维护工作中,并保产至7日中午12点。3日内,林学斌坚持在岗工作共计54小时,为连铸、精炼电气系统迅速恢复、稳定状态,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传道授业

以林学斌为首创立的“炼钢技能大师工作站”,通过导师带徒、技术交流和培训,培养出了众多高技能人才。

工作站网络了大批各领域的技术“牛人”。有炼钢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白海、创造连铸万罐不漏钢记录的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陈俊、辽宁省技术能手白伟等,他们在炼钢生产、技术攻关、发明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传艺带徒等方面充分发挥特长。这其中,林学斌所带的徒弟不计其数,其中大部分是新入厂的大学生。

他对徒弟要求极其严格,除了吃饭和作文案工作可回办公室,其余时间必须到现场熟悉设备、图纸,和检修人员一同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在点检中学、在检修中学、在处理事故中学,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现场故障展开教学。

有问必答、百答不厌已是所有徒弟对林学斌的共同感受,热爱岗位、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弟子们学习的榜样。

编辑 / 张莎莎

猜你喜欢
五型林学鞍钢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鞍钢成功研发世界首套焦化尾水资源化回用与近零排放工艺技术
《鞍钢故事》创作谈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实效性德育团队的几点思考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化学名词》(第二版)、《林学名词》(第二版)预公布
鞍钢“五老”学雷锋 捐资助学十八载
庆安县 全力打造“五型”机关事业党组织
浅谈在服务工程建设中推进“五型”团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