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将拨动哪些神经?

2016-11-16 02:25
国企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外流经济体货币

文 / 本刊记者 秦 龙

美联储加息:将拨动哪些神经?

文 / 本刊记者 秦 龙

临近2015年终,美联储启动加息。作为在全球金融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货币,美元的走势对全球市场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它将拨动2016中国经济的哪些神经?

2015年12月17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维持在0.25%至0.50%之间。这意味着,在经历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长达7年的接近零利率时代之后,美联储走上了渐进的货币紧缩之路。作为在全球金融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货币,美元的走势对全球市场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加息不仅是国内的事,而且将势必影响到全球经济的未来。

新兴市场受波及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联储加息不止左右本国经济发展,而且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虽说加息预期持续了一段时间,不少国家也做出了应对措施。但美联储的举措还会给国际社会,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造成不良冲击。由于美元升值,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债务形势都会受到影响。那些依赖短期资本流入、政府财政赤字巨大、资本项目开放的经济体,前景不容乐观。美银美林的经济专家戴维·豪纳就明确表示,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大宗商品出口国。

人民日报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在美联储加息后将面临一定压力。在过去7年接近零利率的低息环境中,新兴市场国家累积了大量美元债务。据国际清算银行报告,自2009年开始,新兴市场国家发行的美元债总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将导致美元走强和借贷成本上升,令新兴市场国家和企业偿债压力倍增。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基本面较为脆弱的国家有可能因资本外流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货币贬值风险显著增加。不过,由于此次加息酝酿已久,骤然出现危机的概率并不高。

业内专家对此也有同样的观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茂荣表示新兴经济体则面临巨大压力。“美联储加息会使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期间,新兴经济体债务不断积累,其中不乏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这增加了其在面对美联储加息时的脆弱性。”张茂荣认为。“其次货币持续贬值。伴随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和随之而来的资本外流,新兴经济体货币屡遭劫难,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自2014年以来不断下探。”

有关数据显示,在24种交易最为广泛的新兴经济体货币中,有20种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印度卢比、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马来西亚林吉特等今年纷纷创下十几年来的新低。

据了解,美联储加息也会加剧资本外流。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资本进一步外流的恶性循环。从2014年起,美联储加息预期使得此前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资金不断回流。

影响中国有限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联储加息无疑也会带来影响。前不久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SDR)篮子,就引起了贬值。如今美元升值,人民币一定程度地贬值也是情理之中。

业内专家认为,短期来看,中国面临人民币贬值和国际资本流出的压力。对于老百姓而言,出国留学、出国旅游、出国购物等方面,成本显然要增加了。但利与弊向来是一个铜板的两面,人民币一定程度贬值,可以有力提振出口,从而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人民币会小幅贬值。根据加权汇率来看,欧元、日元同美元相比已贬值了很多,人民币现在似乎估值高了点。中国和美国应进行明明白白的合作,避免世界各国进入新一轮“货币贬值潮”。中国最重要的是完成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继续增长。“整体来看,世界经济不会再次陷入衰退,除非美国和中国都陷入了严重衰退,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虽然下行压力较大,但2015年基本能够保持7%左右的增长水平,这一增速相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仍处于较高水平。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中国金融体系运行良好。

美联储加息后,部分资金会回流美国,短期内确实会对中国形成资本外流压力。然而,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境内游资规模有限,资本外流的冲击会相对较小。而且,中国长期以来都处于对外净债权地位,外债规模很低。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外债占GDP比重不足10%,远低于20%的国际警戒线。因此,美国加息推升美元而导致的外债负担急剧加重现象在中国难以出现。此外,中国目前高达3.4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为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提供了“终极保障”。

未来路径猜想

美联储主席耶伦一再强调,未来将采取“谨慎”而“渐进”的步调。经济专家预测,2016年美联储将加息4次,每次25个基点,到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有望上升至1.375%;2017年加息4次,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2.375;2018年加息3到4次,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3.25%。

金融时报调查显示,关于2016年美联储的加息频率和幅度,受访的经济学家中,24%预测将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39%预测加息三次,30%预测加息四次。该报同时指出,耶伦近来正在积极地向市场传递一个信息,即美联储只会缓慢地进行加息,使其能够评估每一次小幅加息对经济和金融状况的影响。

目前,美联储将采取渐进的、温和的加息路径已成基本共识。不过,分析认为,加息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仍然存在变数,这对于脆弱的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风险。

“美国的经济状况现在并没有完全达到美联储加息的条件,虽然失业率降到了5%,但是通胀率始终没有达到2%的目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魏民认为,随着加息之后美元走强,油价基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继续下跌,美国要在2016年实现目标通胀率并非易事,美联储的加息之路也未必能如预期得这般顺畅。“如果形势不好,美联储就有可能调头降息。”

华尔街日报也认为,就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和多种潜在危机可能来看,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又降息回零也不无可能。在该报日前面向65名世界经济学家所做的调查中,超过半数学者都有类似担忧。

即使是耶伦,也在表达加息立场的同时给自己预留了退路。她表示,即便在加息之后,美联储的政策立场依然维持宽松,如果经济令人失望,则将更加宽松。

还有分析认为,此次美联储加息,实际仍是延续其自金融危机以来一贯的经济战略,是在国内经济好转、就业改善的情况下回收国际资本,通过“抽血”进一步巩固本身的经济复苏,而非简单地向全球释放红利。这也需要世界经济在面对此轮加息带来的缓和冲击时,依然保持警醒。

责任编辑/蓝玉才

猜你喜欢
外流经济体货币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基于Fluent的赛车翼板外流场设计与仿真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口外流成因及对策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古代的货币
不外流
古代的货币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