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2016-11-16 16:52李宛孺尹小贝
新一代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干预

李宛孺+尹小贝

摘 要:本文从教学公平视域的角度,讨论了教学活动中的“犹太效应”及其两种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其对教学环境的正负影响,提出了该如何正确理解犹太效应,并给出了具体的干预思路和技巧。

关键词:犹太效应;教学环境;干预

严格的讲,犹太法则的理论基础起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是研究资源分配和产生效应的一个“最优”状态[1]。而犹太法则基于此进一步建立了“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这一判断资源重要度的原理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即80/20原则,如:世界财富的80%为20%的人所拥有;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消耗80%的医疗资源。

一、犹太效应的客观性与教学公平性的矛盾

犹太效应是自组织形成的,广泛的存在于各类系统及系统活动中,其表现形式也灵活多样,具备强客观性。教学系统及教学活动中,也存在大量的犹太效应,如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教学互动”和“课堂上发生的与教学无关的活动”[2]就存在着比较显性的80/20原则。主要表现为两种现象。第一种为“80%的课堂教学互动是由20%的学生完成的”,而第二种为“课堂上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中,其中的80%也是由20%的学生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两个20%之间是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复。如下表1:

表1 课堂活动行为比例与学生比例的关系

犹太效应体现了自组织行为的“资源”分配最优化,但该效应却和我国《教育法》中的第九条“……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第十一条“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相离相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如图1),单个学生所获得的教师教学资源比例变得越来越少的整体情况下,犹太效应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更加突出,犹太效应与整体教学公平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图1 2001年-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

二、犹太效应对教学环境的负影响

犹太效应对整体教学环境的负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导致“马太”效应的形成,引发学生的心理危害。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名字来自于《新约·马太福音》,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正式在社会心理学中提出该概念,其核心是“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积累优势”[3]。

对于第一种现象“80%的课堂教学互动是由20%的学生完成的”的犹太效应,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马太效应”。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备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

对于第一种现象的对偶关系“20%的课堂教学互动是由80%的学生完成的”,容易形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傲和自卑的对立的心理危害。对好学生过分偏爱的教师,其所带的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

忽视“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导致“破窗”效应的形成,严重影响教学环境。破窗效应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又称为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起源于犯罪心理学。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illing)在1982年提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对于第二种现象“80%的课堂非教学活动是由20%的学生完成的” 其负面影响是极为明显的。这20%的学生表现为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没有兴趣,要么选择自己看书,要么做无关的事情。这部分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对教师没有“兴趣”,对学习没有“兴趣”,逐渐导致自尊心受损,上进心减弱。

若在教学活动中,对第二种现象放任存在,听之任之,则会导致“破窗”效应的形成。使得教学过程中非教学活动比例的上升,课堂教学失控,形成教与学的分离,这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影响是致命的。这一现象在课程人数为100以上的课堂里表现尤为突出。其对教学活动的破坏体现在两点;一是对介于中间的那60%的学生有很大的“牵引力”,使得教学系统中的“学”这个子系统受到破坏,二是影响教师的教学心态,对“教”这个子系统进行破坏。

无视“破窗”效应,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方法不稳定,学习心理不成熟的学生具备极大的“杀伤力”,所以有经验的老师,会优先干预“破窗”效应,防止其形成的土壤。

三、科学认识教学活动中“犹太”效应

(一)我们无法完全消灭教学过程中的“犹太”效应,那就承认其客观性。犹太效应是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客观效应,是“教学资源”分配过程中的自组织行为,承认其客观存在性,这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目标性。

(二)我们要利用“犹太”效应的正影响。教学“犹太”效应中的第一种表现是有正影响的。正确引导完成教学互动80%的那20%学生,“利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带头性,形成小范围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其无意识的参与到教学的管理活动中,将有利于带动剩余的80%的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处于良好的循环过程中。

(三)“犹太效应”的两种表现所带来的负影响相互作用,第二种负影响占据主要地位,应优先干预。第一种表现的负影响使得80%的学生远离教学活动,是一种被动的远离行为,属于“推力”;而第二种表现的负影响是主动的远离教学活动的行为,属于“拉力”,这种主动的行为在这两者中占据主导地位,合力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失控。对于第二种表现应该优先干预。

(四)越早干预“犹太”效应,教师所付出的教学管理成本越小;而越晚干预“犹太”效应,教师所付出的教学管理成本就越大。教师的教学成本是有限的,越早发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犹太”效应,越早进行干预,效果越好,同时所付出的教学管理精力也越少,此外,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的行为,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也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而一旦“犹太”效应成型,导致大部分的学生不爱上课,迫于点名压力来到课堂,这时不但干预成本会变得很大,而且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激情。有的老师说:“学生都不爱听课,问他们问题,也不愿意回答,总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学太累了”就是这种现象。

三、破解课堂上的“犹太”效应

(一)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由其成员的性格、爱好等因素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非积极作用,只要该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目的不和教学总的目标相悖,就不可以干预。而一旦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目的和教学目标相离,则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破坏力。

课堂上的“犹太”效应虽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组织行为,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却加速了课堂“犹太”效应的产生。所以要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群体。

(二)优先并重点关注“犹太”效应第二种现象中的20%的学生。“80%的课堂非教学活动是由20%的学生完成的”是“犹太”效应的第二种现象,对于这20%的学生要优先并重点关注,教师要刻意的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针对这类学生采用重复并交叉提问的方法。问题应简单但比较重要。如针对某个非正式群体中的A、B、C三位学生,应使至少a、b、c、d、e五个问题,第一次提的问题和第二次提的问题进行交叉,然后依次变动,问题简单主要是为了培养其信心,被问三次以后,就不会属于这20%了。至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实际中可采用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三)依靠“犹太”效应第一种现象中的20%的学生,限制其负作用,让其发挥正作用。“80%的教学互动活动是由20%的学生完成”是“犹太”效应的第一种现象,这20%的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兴趣,课堂下可以单独布置一些较新的议题,培养其相关的学习能力,课堂上要限制其对教学资源的占有率,但不能打击其积极性。

四、结语

课堂教学活动中,“犹太”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两种现象。这两种现象对课堂教学环境的作用既有正影响也有负影响,忽视其负面作用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犹太效应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其负作用,明确了该如何科学理解犹太效应,并提出具体的破解思路。

参考文献:

[1]苏真子.试论我国高校人才使用如何达到相对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张艳.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分析[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3]刘耀功.教育公平视域下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J].科教导刊,2012(8).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干预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横跨时空的新兴教学环境——国内“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综述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