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汇川 陶君一个纺织自动化大咖的行业见地

2016-11-17 01:49墨影
纺织机械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汇川纺织机械纺机

本刊记者 墨影

对话汇川 陶君一个纺织自动化大咖的行业见地

本刊记者 墨影

陶君是汇川技术纺织产品线总监,更是我们这些行业记者心中的咖级“大神”,对市场精道的分析与把握,对纺机、纺织用户的熟知和了解,让我们时常感慨不得不服。如果你有机会和他进行一次对话,定会收获颇丰。

把脉市场

《纺织机械》:今年到目前为止,汇川的订单情况如何?

陶君:今年公司整体销售业绩增长还不错,纺织业务订单增长率也比较高,大大超过了公司的平均增长率。在当前纺织行业形势持续低迷时期还是很不容易的,可谓用尽了“洪荒之力”。

《纺织机械》:今年1~9月份的销售有哪些亮点?

陶君:今年纺织行业的业务亮点还是比较多的,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我们工艺化的专机产品销售增长率正在快速上升,特别在络并捻。织造板块我们的专机产品销售额增长非常迅猛,有些专机产品今年已经突破一万台的订单,明年有望突破两万台套。另外棉纺行业的粗纱机细纱机一体化专机产品今年实现了很大的突破,行业内很多客户开始陆续接受我们的工艺一体化方案,甚至有些客户因为使用了我们的新方案,今年拿到了不少订单,让我们的团队足足体验了一把成就客户的满足感,预计明年我们会有多个纺织专机产品实现一万台的销售量。

《纺织机械》:前段时间您在印度考察,有哪些收获和感触?接下来会有哪些举措?

陶君:我们公司几年前就在印度设立了子公司,在当地有20多个同事,大部分是印度本地人,之前我们印度主要是拓展电梯自动化市场,现在电梯做下来了,开始挖掘纺机自动化的市场,这次专门过去进行了考察。

总体感觉是市场容量很大、客户需求很多、要求合作很迫切,这与近几年印度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关系,纺织业是一个人口基础很庞大的国家的基础行业,加上印度用工便宜,棉花产量大,所以印度在纺织行业还是有比较大的竞争力的。

但印度的制造业基础非常薄弱,人员素质不是很高,要像中国这样发展纺织业可能性非常低。我个人认为,印度一定会走自己的纺织发展道路,完全照搬中国的经验是不行的。如果我们这些纺织自动化公司在印度用中国的思路,我想是行不通的,那里机会很多,市场也很大,但是要抓住、抓准不是谁都可以的。

陶君

此次我们同海外的同事也在频繁沟通,讨论接下来该如何拓展印度及整个东南亚的纺织行业,中国中低端纺织业一定是要转移出去的,并且会在当地国家根据特色进行生根落地,同时这些国家的基础产业链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我们接下来需要做如下几个准备:首先,通过培训海外公司的同事,对中国出去的设备使用汇川产品的本土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让海外的技术人员接触了解我们的纺机自动化产品及终端用户的需求;

其次,逐步设立海外纺织技术支持团队和拓展团队,先立足印度市场,比如环锭纺是印度本土产业链比较健全的行业,而且目前我们当地公司也已经逐步建立了这些设备厂商和终端用户的联系,通过终端产业升级的模式来逐步渗透纺织行业;再者,建立印度纺织行业渠道及系统集成商体系,把我们在国内做的比较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结合印度市场需求,进行适度调整,并由印度市场辐射到其他东南亚国家。

总之,印度会是我们拓展海外纺织行业的根据地,只有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我们才可以谈其他海外市场。

《纺织机械》:未来,汇川国内与国外业务将如何布局?

陶君:中国的纺织行业在转型,海外,特别是东南亚的纺织行业会逐步起来。

但是未来国内跟国外一定会慢慢建立平衡点,我个人的预测是国内做精品,国外(指的是东南亚)做普品,这两种不同的终端产品需求,会让整个纺机产业链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是无论如何国内的纺机自动化市场一定是最大最核心的,因为当前中国纺机制造的产业链是全世界最全,成本最低的。但是随着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如果持续这么走下去,类似朗维这种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公司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在这之前做好准备。

汇川也许接下来会扮演一个海外纺机自动化发展的推动力的角色,以国内的应用经验为基础,结合海外当地的国情和特色为海外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工艺解决方案。在我看来,我们国内业务和国外的业务其实是可以融合的,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海外本土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就可以了,未来我们会成立一个专门针对海外业务的研发和产品经理小组,配合我们海外的团队服务和支持我们海外的客户。

喷气织机电控图

直击展会

《纺织机械》:这次展会将主要展出哪些展品?与往届相比有哪些改进?

陶君:这次展会我们继续围绕“工艺+工控”的产品战略思路展开,还是以一体化工艺解决方案为核心,板块会涉及棉纺、织造、络并捻、化纤、针织等。

其中在棉纺板块我们会围绕细纱机和粗纱机的电子化解决方案来展出,几乎涵盖了这两个机型工艺电子化的整套解决方案;织造板块我们继续深度围绕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展开,突出我们的喷气织机一体化控制柜、永磁伺服储纬器、超启动变频器;络并捻板块我们深度围绕倍捻机展开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展出,会围绕短纤倍捻和化纤倍捻两种需求进行展出;另外我们会展出汇川多层次网络的全线自动化产品,包括HMI、PLC、伺服、变频器等;同时我们会继续展出工业机器人动态解决方案。

本次参展我们的主题就是更突出、更深入、更专业,这些都体现在我们本次参展解决方案和要给客户传递的品牌形象中。

《纺织机械》:展品将以怎样的形式展出?满足了客户哪些需求?

陶君:我们本次的展品围绕“动”、“静”、“景”三个维度来展开。

“动”是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动态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动态视频,用实际应用场景来体现我们产品的成熟应用。

“静”就是指我们在静态展区展出的各种针对特殊工艺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让客户感受到我们产品的与众不同和工艺特色,了解我们产品和方案的详细技术规格和参数,我们也特别安排专门的产品经理跟客户进行深入沟通。

“景”就是场景,我们特别展出了一个细纱机整体电子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客户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我们方案与设备的紧密融合,给客户体现一个具备高辨识度的应用场景方案,无论客户是主机厂还是终端客户,还是系统集成商商,都能很轻易的了解到我们方案的特点,

通过这些不同维度的展示,也体现出我们汇川针对纺织行业走的产品战略与常规的自动化品牌的差异化,也更加能够体现这次展会,汇川想给行业的伙伴和客户体现更突出、更深入、更专业的品牌形象。

电子送经卷取专用伺服系统

《纺织机械》:本届展会展品主要体现怎样的理念?

陶君:汇川在纺织行业一直走着“工艺+工控”的产品理念,之前可能给客户更多的是感觉,实实在在看到感受到的可能不多,所以这次展会,我们展出的解决方案都非常有针对性。

我们更加强调特殊纺机设备的工艺结合工控产品所创新出来的一体化专机和解决方案的特色。这是汇川做纺织行业的最基本的信念,更深入指的是汇川现在逐渐进入细分行业设备的深水区,比如我们在络并捻领域的倍捻机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经结合倍捻机的短纤需求、化纤需求,整机OEM需求、改造需求,陆续推出了多种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其中电子成型一体化,防棉絮一体化、卷绕成型一体化都是我们独创的,更专业就是我们结合纺机设备工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它一定是符合行业价值需求的,并且能否给我们的客户和用户带来真正的好处的,我们不光在工艺上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通过方案的创新给客户降低更多的成本,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汇川也能在各个纺机细分领域扮演推动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更加专业,所以更突出、更深入、更专业是我们这次展会始终要释放的信号。

《纺织机械》:汇川的大终端战略将以怎样的方式在本届展会体现?

陶君:大终端战略是本次展会一个重要的载体,我们不仅邀请了终端客户来展台参观,同时我们会更加突出集成商的概念。

我们很早就提出了APPstore 的概念,我们展出的很多解决方案都是联合集成商进行展出的。比如我们的储纬器产品是联合新辽一起展出的;我们的细纱机开环电子化方案也是跟集成商一起展出。

大终端战略的关键一环就是要联合我们的集成商一起服务于我们的终端客户,终端的价值体现一定工艺结合机电整合解决方案的,是“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机械解决方案”来实现的,汇川扮演着联合的角色。

而且随着我们大终端战略的不断落实,今年开始我们会专门成立终端小组,为的就是更好的服务和拓展我们的终端市场,同时让我们的集成商伙伴更好的满足客户价值需求,把生意做大做强。

《纺织机械》:您希望在这次展会上有哪些收获?

陶君:今年是纺机展的“大年”,虽然近几年全球纺织行业低迷,但是纺机展还是一个最好的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同行之间互相了解各自的成果,让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良好的需求对接,大家共同努力,让纺织行业走过冬天,迎接春天。

汇川已经是第四个年头参加这个展会了,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合作,越来越多的产品迭代,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同行和伙伴了解汇川,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更多的同行和客户学习行业知识,了解行业趋势。

汇川结合这么多年的摸索,加上公司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大平台的不断完善,正准备逐步走向纺织工艺智能化,主要表现在智能传感、在线检测、单锭控制,物联网、机器人装备应用等。

这是汇川在纺机自动化行业从专业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汇川的朝圣之路,我们希望有这方面应用经验和需求的客户和伙伴找到我们,进行深入沟通,共创纺织智能化的未来!

猜你喜欢
汇川纺织机械纺机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汇川技术 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汇川技术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汇川温泉——中药养生温泉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个行业记者眼中的汇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