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与ALT、性别及年龄等因素关系研究

2016-11-17 02:37李庆湘彭丹
中国新通信 2016年17期
关键词:肝炎感染者

李庆湘 彭丹

【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与ALT、性别及年龄的临床关系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36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行穿刺病理诊断、血清学检查,分析炎症和ALT、性别及年龄等因素关系。结果:经分析得知,不同炎症分级的患者在年龄、ALT的生化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炎症分级的患者性别、HBV DNA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慢性HBV感染者年龄>30岁在一定程度存在肝组织病理学异常,需尽早明确诊断,临床可积极行肝穿刺活检,以期掌控抗病毒感染的最佳的时机,帮助患者肝功能实现尽早恢复。

【关键词】慢性HBV 感染者 肝脏病理 肝炎

慢性HBV感染者在炎症分级及肝纤维化都会不同程度出现改变,部分发展成肝硬化,而在长时间的肝脏改变阶段,其肝脏病理会遭遇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外临床治疗慢性HBV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临床在开展治疗前,需评估患者HBeAg、HBV DNA、ALT有无2倍于正常值、患者年龄有无>40岁。

本院对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与ALT、性别及年龄等因素关系展开探讨与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36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于慢性HBV感染者的诊断,经病理学ALT、AST诊断为慢性HBV感染。排除肝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脂肪肝患者。

患者既往HBsAg阳性时间超过180d,入院时检测HBVDNA仍未阳性。其中,女58例,男78例,年龄分布为17~46岁(平均年龄32.7),病程为1.25~6.55年。患者在一般资料及病情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性fP>0.05),统计学有意义。

1.2方法

患者进行血清学当日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脏的生化指标;采用美国ABI-9700型基因扩增仪检测患者HBV DNA水平。

在B超引导下,行18G穿刺针实施肝脏穿刺手术,快速取肝组织1cm,利用4%中性甲醛标准固定,石蜡包埋提取、切片、网状纤维染色(reticularfiber)。炎症分级(G0~G4)、纤维化分期(S1~S4)按2015全国病毒性肝炎病理学诊断标准展开。

1.3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20.O软件实现,两组间的疗效比较用X2检验,两组间的构成比较用t检验,以均数(x±s)表示计量资料,以P

二、结果

如表1所示,经分析得知,不同炎症分级的患者在年龄、ALT的生化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炎症分级的患者性别、HBV DNA无显著差异(P>0.05)。

三、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年龄因素是慢性HBV感染者后期病情发展肝硬化、肝癌的一大影响因素,本研究中,特别是30岁以上(30.3±11.2)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其炎症分级程度也会不断发展加重。在对62例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组织病理分析得知,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和年龄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在炎症分级上,G2级以上患者的年龄大于GO、G1级的患者年龄。可判断在炎症病理上,S1、S2、S3组的年龄成直线升高。

本研究中,不同炎症分级整体皆以男性患者未多数,尤其以具有HBV感染家族病史、HBeAg阴性居多,但无法产生统计学差异。可提醒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具有上述特征的ALT正常患者同样会出现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现阶段国内外临床研究普遍观点,慢性HBV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免疫功能损伤,而并非由于HBV直接对肝细胞的产生毒作用,患者HBV DNA水平和肝组织病理改变没有直接关系(P>0.05)。

慢性HBV感染者其炎症分级集中在G2以上,共有96例患者。

随着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患者肝脏炎症的病症在随之加重,谷丙转氨酶2倍于正常上线后,其肝纤维化水平不再产生变化。

猜你喜欢
肝炎感染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孕妇要远离戊型肝炎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
一种新发现的肝炎一丁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