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种全新跳高姿势的探讨①

2016-11-18 02:44方力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0期
关键词:过杆横杆姿势

方力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沫江学校 四川乐山 614001)

对一种全新跳高姿势的探讨①

方力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沫江学校 四川乐山 614001)

在教学中对一种新的助跑方式和跳高方法——腹越式跳高的自我探究。其动作顺应人体动作机能原理。有利于跳得更高。采用反向助跑在跳高垫的左后方助跑,在跳高垫正前方正对横杆踏跳、腾空、过杆落地。在腾空后过杆中过程是首先是双手、头、胸、腹依次过杆,在杆上形成腹曲在横杆上。然后双脚向后鞭打翻转过杆落地的动作过程。

背越式跳高 “腹越式”跳高 “C”字形助跑 离心力踏跳 逆时针方向 身体重心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学习和研究发现要提高和超越现在的跳高高度就必须改变现在的跳高方法。即改变现在背越式跳高方法,采用一种全新最合符人体运动特点最省力、最经济、最科学的跳高姿势和方法。下面就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这种跳高方法教于大家,望能得到各位同行学者专家的指正。

“腹越式”跳高。这是有别于背越式跳高的方法。又与背越式跳高动作刚好相反的跳高姿势。所以,暂称为“腹越式”跳高。

在教育教学中,对于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与学生学习背越式跳高的兴趣和掌握的困难度。就经常对背越式跳高产生追问,于是长期思考学习和研究、最终就产生了这个新奇的跳高方法。其下就重点对这种跳高方法做一介绍。

1 腹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与助跑方式

助跑采用逆时针方向反围海绵包助跑法。由先直跑再做弧形逆时针方向助跑,助跑起跑点在跳高垫左后方开始助跑。即形成英文“C”字形助跑。助跑开始可用直跑或者弧形跑都可。

腹越式跳高助跑的特点如下。

(1)助跑半径大小随意运动员个人的助跑速度与力量大小任意调节。

(2)“C”助跑跑进区别于背越式的助跑方向,反向助跑。这种助跑方法和方向具有较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跳高的踏跳。

(3)在较大的跑速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很好地使水平速度转为垂直升力,更有利于踏跳和腾空。

(4)此助跑方式较大范围的节约了比赛场地。避免了与其他赛事的冲突。

2 踏跳

当助跑跑到最后一步时(以左脚为例),右脚支撑、助跑方向和右脚与海绵垫平行。此时左脚迅速前迈脚尖做90°左转正对踏跳点和海绵包。右腿大小腿屈曲折叠,以膝引领向左肩方向做弧形摆动。此时两手协同右腿由体侧向肩、头上方迅速挥摆。左大腿迅速用力蹬离地面。即此身体已经形成正对海绵垫和横杆。蹬离地面后形成腾空。踏跳即告完成。

3 腾空

当踏跳结束后就进入腾空阶段。此时当身体由踏跳蹬伸和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上行,在身体接近腾空顶点横杆上时双手迅速伸过横杆同时低头含胸做弓身腹曲动作。此时横杆就在自己的腹下,就形成了开篇所述的腹式动作。即此,小腿迅速向上向后积极做鞭打摆动翻越过横杆,即此就完成了过杆。

由此腹式跳高过杆动作刚好与背越式动作相反(如图1)。

图1 附腹式跳高横杆上动作与背越式跳高比较图

图2 腹越式、俯卧式、背越式过杆身体中心比较图

4 落地

当过杆动作完成时,此时已形成背弓动作。然后自然下落形成背弓着垫,所有动作即告完成。

腹越式跳高的优点如下。

(1)助跑为反向助跑。由于离心加速度的作用更有利于踏跳腾空,当然更利于跳的更高。

(2)在国际田径比赛中,跳高比赛时往往和长跑项目同时进行,背越式跳高在比赛中有较多运动员都要从跑道上开始助跑有的运动员助跑距离长达25m,加大助跑距离,提高跑速有利于踏跳和过杆。但这样较长的助跑就会造成与长跑比赛势必有影响。但腹越式助跑法已完全克服了这一问题。同时也不影响助跑速度的发挥。也节约了场地的安排与布置。

(3)从人体过杆重心来看,腹越式比任何姿势过杆动作重心都低。如,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因此、该技术运动员易掌握,跳得会更高更利于打破现在的记录如图2。

下面再分析背越式、腹越式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H1、身体重心腾空高度H2、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的距离H3的分析比较。在背越式过杆技术中背弓的大小直接影响着H3的数值大小,这数值也就决定了跳高的高度。而且,过杆是人体背弓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员杆上技术,腰部柔软性和参与运动时椎骨的多少。根据人体脊柱的生理特点,相邻两椎骨间的运动范围很小。但如果参与越多背弓的幅度就越大。而运动员在要在杆上最大背弓必须积极调动较多关节参与背弓,达到最大背弓度。这就是难题因为它是反关节远动,人体很难做。

所以,用腹越式跳高就跳得更高,就更优于背越式跳高。根据图3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而腹越式跳高顺应了人体生理曲度形成杆上体前屈。简单易做。折叠几乎可成零度。而背弓是完全办不到的。因此腹越式H3就愈大。

从背越式重心分析来看,跳高的高度H=H1+H2+H3而腹越式跳高的H3要比背越式的H3大得多,因此,腹越式跳高比背越式跳高要跳得高得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说腹越式跳高姿势优于背越式。同时无论在助跑还是在过杆动作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过杆动作腹越式的屈曲易而背越式的背弓难。还应该说腹越式简单易学更有助于今后打破世界纪录。但还望能得到各大方家学者专家的指正。

图3 腹越式、背越式H3比较图

[1]杜香当.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41-142.

[2]闫之朴.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支撑技术和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

[3]陈小龙,宫本庄.提高背越式跳高技术质量的几个途径[J].田径,2006(3):21-22.

G823.1

A

2095-2813(2016)10(c)-018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0.184

①方力(1964—),男,汉,四川洪雅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过杆横杆姿势
对中学生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分析
那根杆......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体校撑竿跳高教学质量提高探究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背越式跳高的简易练习方法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本性难移
让体育课“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