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馆藏钱币的清洗与保护

2016-11-19 06:16陈华锋安徽博物院
中国钱币 2016年2期
关键词:博物院产物钱币

陈华锋(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馆藏钱币的清洗与保护

陈华锋(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馆藏钱币逾5万件套,约占馆藏文物数量的四分之一。其中部分钱币为上世纪六七年代考古出土,出土后由于没有即时清洗和整理,造成许多钱币锈蚀、粘连严重,有些钱币与土壤锈蚀粘结成“钱串”、“钱团”等。2015年为配合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安徽博物院开展了馆藏钱币的整理和保护,笔者有幸参与了该工作。

这些钱币大都出土于窖藏或墓葬中。窖藏钱币出土时大多数串联的绳索已经腐烂,钱币经长年叠压互相粘连;而墓葬出土的钱币或散落于墓坑周围,或压于死者身下,表层锈蚀物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紧密粘结。针对这些粘结成块、成团的钱币特点,我们采用化学浸泡和超声波方法进行分离,并遵照金属文物的保护流程对分离的钱币进行脱氯和封护保护。

图1 规则呈串锈蚀粘结

图2 不规则呈片状叠压粘结

一清理

古钱币一般经过清洗、除锈、封护等程序进行保护。与传世钱币不同的是,考古出土的钱币除了青铜文物常见的各类锈蚀之外,有的还与土壤中的腐殖质锈蚀粘结,或若干钱币互相叠压。大概有以下形态:规则呈串状锈蚀粘结(图1)、不规则呈片状叠压粘结(图2)。对于规则呈串状锈蚀粘结的钱币因长期叠压,中间的钱币可能已经断裂。对于不规则呈片状叠压粘结的钱币,表面上看保存状况还比较好,但由于叠压受力不均匀,造成钱币局部翘曲变形。由于钱币本体的锈蚀与矿化,材质异常脆弱,轻轻撬动便有可能断裂。

钱币出土后若没有即时地清理,包裹的泥土干燥后将变得异常板结。从钱币保护的角度来说,钱币上附着的土锈、可溶盐在自然环境吸收水分,其离子发生迁移,会引起钱币的继续锈蚀,因此首要的任务是清理板结的泥土。对于大多数刚刚从窖藏或墓葬中出土的钱币,泥土可以用热水浸泡即可软化分离。但是对于存放多年且未经清理的钱币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我们将钱币置于5%六偏磷酸钠溶液(pH约为5.8)中,然后在80℃条件下蒸煮15~20分钟。对于泥土包裹较厚的钱团,六偏磷酸钠的浓度增至10%。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钱币表面的泥土变得松软,用竹签即可剔除。清洗后,置于酒精、丙酮溶液中静置一小时,其目的是去除钱币表面残存的有机物。

二分离

超声波清洗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加速度及直进流作用,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粘连钱币经过第一步分离后,采用超声波处理,同时为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用1%~2%六偏磷酸钠替换蒸馏水作为清洗介质。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应根据钱币的保存状况,选择适当的工作频率,避免频率过高使得脆弱钱币发生破碎或断裂。我们在实际操作时,针对已经分散的钱币,频率一般控制在25kHz,针对粘连或成团的钱币,频率控制在45kHz。

采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分离的粘连钱币,须根据不同锈蚀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规则呈串状锈蚀粘结且竹签不能轻轻撬动的钱串,建议作为钱币锈蚀的标本留存,对于不规则呈片状叠压粘结的钱币,先用3%的柠檬酸浸泡处理2小时,然后在1%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小时,再进行超声波分离。

三除锈

对于钱币表面的锈蚀产物采用合适的化学试剂处理。从出土青铜钱币表面看,锈蚀产物的颜色有红、蓝、绿、白、黑色等(表1)。这些不同颜色的锈蚀产物附着在钱币上,与青铜的基体组织混杂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钱币特有的“古色”。检测分析发现,锈蚀产物大多是铜、锡、铅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有些锈蚀产物如玻璃蓝的蓝铜矿、绿色的孔雀石本身性质稳定,在钱币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保护膜,对于历经千年的钱币而言,不仅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能够增添审美的意蕴,因此没有必要清除。

表1 青铜锈蚀产物及颜色

试剂的选择依据锈蚀产物而定,但由于钱币数量巨大,不可能对每一枚钱币进行取样分析,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除锈试剂只能依据经验来确定。

针对青铜钱币的浮锈,我们采用5%柠檬酸+5%硫脲混合溶液浸泡处理。柠檬酸作为一种酸性物质对于清除顽固的钙类沉积物有较好的效果,但采用此方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浸泡时间在3小时以下。若浸泡时间过长,钱币表面的锈层脱除,失去了原有的古色且钱币整体发黑。对于表面锈蚀层浅的钱币,也可以采用酸奶浸泡,浸泡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其效果比柠檬酸好。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钱币较薄和锈层较厚的钱币,除锈之前须进行加固处理。例如南宋钱币金属成分中含锡的比例较高,表面锈蚀产物厚且疏松,在环境湿度剧烈波动下会大块脱落,所以针对这类锈蚀产物在除锈前有必要进行加固处理。

针对表面有灰白色锈蚀产物的钱币,采用5%半碳酸钠脱氯处理,同时为加快氯离子的释放,白天在50~60℃加热两个小时,晚上室温静置,每周更换溶液一次。采用硝酸银滴定的方法,判断浸泡脱氯终点。

四封护

文物保存的环境是影响钱币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国内大多数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不达标的情况下,对钱币的封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它通过采用隔绝空气来提高钱币抵御外在环境腐蚀的能力。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封护材料是1%的ParaloidB-72丙酮溶液,在60℃左右反复烘干钱币,冷却后涂刷封护材料,间隔1天后再次涂刷。需要注意的是,烘干温度不可设置太高,主要原因是铜锈表面碱式碳酸铜、硫酸铜在140℃下受热分解,变成黑色的氧化铜粉末。

五讨论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钱币锈蚀物总体上坚持去除有害锈,保留无害锈,对于博物馆收藏钱币,应从展览与保管各自不同的目的来决定是否清除锈蚀产物。对于少数需要展览的钱币,为了便于观众欣赏钱币本真的面貌,体现出文物自身的价值,对于覆盖钱文的无害锈应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适度清除。对于库房保管人员,为了便于文物的登记与管理,可以从众多相同的钱币中挑选出个别样本进行除锈。

在具体处理时,按照钱币的材质、锈蚀程度和锈蚀产物的颜色各自分类,然后采取不同的除锈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在方法选择上,可以先简单后复杂;在技术手段上,可以先物理方法后化学方法;在化学试剂使用时,应选择低浓度。总之,每一枚钱币都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而清理、除锈过程又是不可逆的,因此除锈方法不应损伤钱币的特征和最大限度地保留钱币本身的信息为准则。

(责任编辑刘筝)

猜你喜欢
博物院产物钱币
梅花依旧向阳开
——吉林省博物院建院及开放七十周年书画专题展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视觉
中国钱币博物馆
时代的流行产物
左脑风暴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钱币保存各有法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