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2016-11-19 15:52李勇
理论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实践路径

李勇

摘要:当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系统合力不足、形式化虚拟化、治标不治本、持久性不够、对象泛化、与群众对接不畅等问题。为此,要坚持系统推进,把作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全局,实现与思想、组织、制度、反腐倡廉建设的结合和联动;突出重点,聚焦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继承创新,把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促进作风建设时代化;内外兼修,提升党性修养与强化党的纪律“二轮驱动”,表率带动和惩戒威慑并行发力;上下联动,以上带下和以下促上相结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制度保障,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与此同时,要强化机制保障,构建群众路线保障机制、执行校正保障机制、务实自律保障机制、动态发展保障机制、效果评价保障机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科学化;实践路径;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53-07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风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载体。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实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而党的坚强领导则蕴含在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之中,蕴含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党的认同度之中。党的作风科学化的实质就是科学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实现党的执政行为、执政方式、执政效果与群众需要的有效对接。对接是否有效则取决于作风建设的路径选择,还有赖于作风建设的机制保障,将路径选择和机制保障融汇于党的作风建设全过程,促进党群干群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和大格局之下,我们党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积极探寻作风建设的科学规律,着眼长期性,坚持常态化,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但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始终处于解决老问题与面对新问题的“进行时”之中。作风积弊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随着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不断推进,党风建设领域会不断出现新的需要破解的课题和挑战,“毕其功于一役”既不可能彻底解决“老问题”,也不可能有效应对新挑战,需要持续地、下大力气抓,长期抓、反复抓,常抓常新,做到实现常态化。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入手,分析原因,探求规律,为作风建设找到切实可行的抓手,提高作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1.系统性不足,作风建设“单兵突击”,未能与“五位一体”的党建格局系统形成合力。系统论原理表明,在一个系统中,构成系统的每个子系统是有机联系、环环相扣、互促互进的关系。每个子系统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它的运作不能脱离大系统的整体运作,也不能孤立于其他子系统而“孤军奋战”,只有每个子系统有机地联动起来,才能实现系统效能的最大化,形成1+1>2的系统效应。党的建设是由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五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这五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其中思想建设引领方向,组织建设凝聚力量,作风建设体现精神状态,制度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反腐倡廉建设净化政治生态,五大建设各就各位,有机联动促成系统发力。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它的运作需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同时又不能游离于系统之外。如果脱离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大背景,或者脱离党的建设的系统格局,就会陷入“孤立主义”,陷入“就作风谈作风”的怪圈。新形势下的作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大局在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系统性不足、联动性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党建效能的最大化。表现在: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结合不够,对党的思想资源挖掘不够,导致作风建设表层化、思想作风建设内涵不足;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结合不够,对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导致作风建设宏观要求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有脱节;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不够,对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配套不到位,导致作风建设所依赖的规制不足,还存在有关作风的制度建设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视”化倾向;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结合不够,对作风建设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导向作用发挥不足,导致作风建设很大程度上停滞于治标层次。总的来看,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系统中在一定程度还处于“单兵突击”状态,尚未发挥好系统合力的作用。

2.顾此失彼,作风建设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让路”,存在形式化甚至虚拟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为其他四大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它也必然地成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政治路线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但“为中心”不是“唯中心”,经济建设不是单打一,它只有和其他四大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在系统中凸显科学发展的价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委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打铁还须自身硬,坚强的党建是解决好发展问题的前提。经济建设是“务实”,重视发展的硬指标;党的建设是“务虚”,却是引领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因此,发展和党建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党委政府工作“一体”的“两翼”,只有重心之别,并无主次之分。党建为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发展为党建奠定坚实基础,二者不可偏废。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作风建设的成效是党的建设成效的外显,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这必然要求作风建设“虚功实做”,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但在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作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软实力”被软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变成为经济建设“让路”,从而导致作风建设的形式化甚至虚拟化。表现在:作风建设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分离化”倾向,即作风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没能实现有机的结合,实践中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作风建设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形式化”倾向,即作风建设停留在写标语喊口号的浅表层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引领、方向保证和精神内核的挖掘不足;作风建设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虚拟化”倾向,即作风建设作为“软要求”,实践中成了可以搞也可以不搞的弹性工作,而经济建设作为硬任务则是“必须搞”的刚性要求,实践中出现了“经济建设要上作风建设就让”的顾此失彼的作法,而作风建设成了见缝插针的“补漏”工作,“务虚”变成了“虚务”,削弱了作风建设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服务功能。总的来看,党的建设是党的本质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而能够直接体现党建本质的作风建设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虚功实做”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3.厚此薄彼,作风建设重工作作风,轻思想作风、学风,停留在治标的层次。作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党建格局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又有自己的系统和运作规律。从构成上看,它是由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等五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从运行上看,每个子系统都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并在整个作风建设系统中联动而形成系统合力。在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作风建设的五个方面尚未形成系统发力的运行机制,而且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侧重点和切入点的不同,作风建设的五个方面仍然处于“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思想作风、学风和党的思想建设紧密相连,思想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加之抓手不多不硬,评价机制随机性太强,容易流于形式;领导作风是作风建设的关键,因为领导是作风建设应该重点抓好的“关键少数”,但是领导又是抓领导作风的主导力量,容易导致“灯下黑”或者避重就轻,使领导作风的成效大打折扣;干部生活作风从表面上看属于个人的“私事”,实质上是党性在生活中的反映,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干部的认同。正是由于这个双重属性,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很大程度上成了作风建设的盲点之一。而与之对应的“八小时之内”则显得可操作性强一些,这也是工作作风建设相对比较好操作的原因。从以上分析可知,作风建设的五个方面本无轻重缓急之分,在理论上也应该呈现平衡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厚此薄彼的现象,集中地体现为重工作作风轻思想作风、学风,以及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同时在作风建设中,每个方面都没能形成与其特点和规律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标层次,也没有形成四个方面系统运作的联动机制,形成作风建设实际中的“碎片化”倾向。

4.方式方法滞后,作风建设“运动式”推进、持久性不够,导致不能连续发力。作风建设的目标在于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可行且有效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方法对不对头是作风建设能否取得切实成效的关键。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取得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和新突破,但与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要求相比,方式方法和手段还明显滞后。表现在:一是重眼前轻长远。为了体现作风建设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凸显作风建设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的价值,作风建设一般以党委政府在一段时期所要做的一两项工作为载体而开展。随着党委政府具体工作的完成,作风建设与具体中心工作的“配套”也就宣告结束,不能有效地延展。二是重外在轻内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个重内在一个重外在。内在的东西重在内涵和本质,它的目标要求是在“灵魂深处发生革命”;外在的东西注重外延和表象,它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一内一外相辅,一静一动相成,才能抓住作风建设内外兼修的本质属性。由于内涵侧重于静态,又缺乏量化的手段和标准,而外在侧重于动态,尤其是通过“活动”的形式,容易找到切入点和抓手,导致轻视前者重视后者的情况出现。三是重微观轻宏观。对作风建设的整体把握不够,着力“点”处于孤立状态,不能连成“线”更不能扩成“面”,比如在每个节点上对于“四风问题”都抓得很紧且收效明显,但“不敢为不愿为”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削弱了作风建设的系统合力。四是重形式轻实质。作风建设在以活动推进过程中,对程序的要求和设计非常到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东西,最后发展成一搞“活动”就按照“套子”按部就班地进行,步骤顺下来、经验整出来、结果报上来,实际上作风建设所要达到的效果则大打折扣,形式掩盖了内容,偏离了作风建设的实质。五是重原则轻操作。对于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强调得多,对作风建设所要达到的要求原则上的宣示多,而在具体操作中行之有效的抓手不多,理论上的“经验”有余,实践中的成效不足。总的来说,作风建设基本上还是靠“运动式”推进,持久性不够,长效性不强,着眼点偏短,着力点偏软,持久动力不足,效果难以保证。

5.重心偏移,作风建设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偏移为普通党员干部,对象泛化导致问题淡化。作风建设的对象是党员干部,其中领导干部是重点。因为领导干部是党员干部队伍的“龙头”,只有抓住抓好这个“关键少数”,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整个干部队伍共筑健康的政治生态。因此,我们党每一次关于作风建设的重大部署,都会清晰界定对象的层级和范围,以便增强针对性,力图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都明确“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但是在具体的作风建设实践中,重心往往发生偏移,表现在:一是对象泛化,由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转为普通党员干部这个“普遍多数”;二是问题淡化,中心任务由解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异化为解决普通党员干部的“共性问题”。比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是查摆并着力解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但有些单位和部门将对象扩展到所属全体党员干部,最后查摆出来的不是“四风”问题,而是工作中的一些管理问题和程序问题,再加上监督检查中存在的某些形式主义倾向,导致了活动的“空转”。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领导干部既是作风建设的重点,又是作风建设的主导,在引领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抓“关键少数”其实就是抓自己,而揭自己的短亮自己的丑会丢面子影响领导权威的消极心理,导致他们对“解决自己的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作为领导,对作风建设的推进又责无旁贷,于是就把“对象扩展”当作创新点,实际是将“解决自己的问题”曲解为“解决大家的问题”,这就是群众经常戏称的“领导有病党员吃药、党员有病群众吃药”,违背了以“关键少数”为重点、坚持以解决“关键少数”的问题为导向的初衷。

6.对接不畅,作风建设的实践偏离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质,导致群众认同度不够。作风建设的实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眼点在群众,需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和着力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顽固的“四风”问题;着力点在自身,党员干部是发挥党的先进性的主导力量,需要从优化作风入手,以“正风”促实效。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从形式上看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从本质上看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发扬光大。作风建设要体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质,就要保证时刻不偏离群众利益这个“的”,用好作风建设这个“矢”,对准靶心、找准重心,实现全过程无障碍的有效对接,实现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的提升与群众对党员干部认同度的提升的相生相长。党员干部群体构成一个圆,群众构成一个圆,两个圆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运作规律,必须实现最大限度的交集,才能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094-1095但实践中这种“一致性”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干部群体这个“圆”和群众这个“圆”交集不够,甚至各自为战互不交集,表现为作风建设领域的“活动”轰轰烈烈,而群众的反应冷冷清清,党群干群关系有淡化走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同度降低。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3]利益牵动每个人的神经。作风建设和群众的利益、需求的对接还不够通畅,不能完全以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全方位地关注群众利益,不能联系群众或联系群众不到位、不深入,还有即便深入群众也不能形成常态化。种种表现都需要抓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质,体现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防止作风建设与群众需求对接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重在探寻作风建设的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从宏观上讲,思想教育是作风建设常态长效的“软途径”; 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常态长效的根本途径;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作风建设常态长效的永恒途径。落实“三个途径”,必须抓住其中规律性的东西,重要的是坚持问题导向,以作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切入点对症开方、按方抓药,并且跟踪探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和体现规律性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1.系统推进:把作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全局,实现作风与思想、组织、制度、反腐倡廉建设的结合和联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紧密结合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位一体建设全局,在系统中凸显建设的科学规律性。作风建设科学化,需要和党的建设科学化一体推进、系统发力,必须突破作风建设“单兵突击”的状态,在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系统推进。实现这个目标,从横向上,要摆脱作风建设“单一化”的运行模式,做好和思想、组织、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结合的文章,在系统联动中凸显倍增效应;从纵向上,要克服作风建设“运动式”推进的惯性,既要着眼于现实亟需解决的问题,又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重要的是不能把现实的任务同长远的规划设计、内在规律的探求对立起来,否则就会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做法、“火烧眉毛顾眼前”的短视思维。把作风建设科学化纳入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系统之中,不仅是把握作风建设本身的运作规律,而且要着眼整个党的建设全局,把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运作规律,找到作风建设和其他四大建设相结合和联动起来的“触点”,从“触点”探求规律,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效应。在和思想建设的结合上,坚持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思想建设是“在灵魂深处发生革命”的内驱力,它是作风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思想建设是源、是内涵,作风建设是流、是外延。作风建设离开了思想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风建设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成果,把真信、真懂和真用结合起来,促进党员干部知行合一。在和组织建设的结合上,坚持上行和下效的统一。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只有组织凝聚不涣散,才有干部队伍风清气正的精神状态。组织建设“上行”,作风建设则“下效”。没有“上行”,只有对干部的宏观“政策”,就会出现形式主义的“对策”。 因此,作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组织建设,在实践中依托组织建设中对党的组织原则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以及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和制度建设的结合上,坚持现实和长远的统一。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既要着眼于解决作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又要坚持作风建设要实现常态化、长效性的前瞻性视角;既要突出制度对作风建设的保障功能,又要避免把制度视为“万金油”、过分抬高制度的功能,从而导致制度保障落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结合上,坚持治表和治本的统一。坚持作风建设的正向激励,同时又与反腐倡廉建设逆向激励相生相伴;既突出作风建设的“柔性引导”,又要突出反腐倡廉建设“刚性惩戒”,刚柔并济相反相成,以收表里如一、标本兼治之效。

2.突出重点:聚焦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直面问题与解决问题一体推进。作风建设科学化,既需要有宏观的目标和整体的把握,又需要抓重点抓细节找准切入点。没有宏观的整体的把握,作风建设就会“碎片化”,形不成系统合力;忽略了重心和细节,作风建设又会轰轰烈烈走过场,出现“一窝蜂”“大囫囵”的形式主义倾向。在作风建设的实践中既有重宏观要求忽视具体问题造成的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够的问题,又有脱离宏观要求导致作风建设的“碎片化”问题,其中前者表现居多。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虽然属于作风建设大范畴,但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着力点。作风建设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总体统筹、分类推进,针对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不同方面确立相对应的着力点。而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表现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作风建设涉及的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对症下药”,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有效避免那种大而化之的弊端。在思想作风方面,要重点关注党员干部的语言和行为,挖掘其语言和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把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作为衡量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唯一标尺,从内在上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的说服力,促进党员干部对党的思想理论的认同度,促使他们成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从外在上不断强化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规矩,对于那些无视党的纪律“雷语”不断、行为失范,在语言上口无遮拦甚至抹黑党的形象,在行为上消极怠工甚至“剑走偏锋”的党员干部,用好纪律的尺子,夯实思想的根基,堵住“负情绪”的源头,并通过思想作风建设将其转化为正能量。在学风方面,既要关注学习内容、又要关注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习效果,要重点关注内容、方法、效果三个方面系统合成“学习模块”,避免单纯把学习作为“任务”“活动”搞“一阵风”,引领党员干部形成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风。在工作作风方面,既要关注日常工作,又要关注一定时期的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为“面”,对接日常工作形成“线”,在实践中把作风逐渐地转化为素质。在领导作风方面,要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政治定力、全局思维和表率作用,重点把控领导干部对本单位本部门作风养成的引导力和执行力。在干部生活作风方面,要重点关注干部的“生活圈”“亲属圈”“朋友圈”和“工作圈”的交集,及时发现不良作风死角,压缩隐性空间,等等。

3.继承创新:把继承发扬党的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时代对作风建设的新要求结合起来,推进作风建设时代化。作风建设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和解决时代问题相呼应。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紧扣时代主题,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并提出了“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命题。这些都是我们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创新资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阶段,需要解决各种“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包括党的建设所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如何直面“四大挑战”、如何应对“四大危险”,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打造学习型、服务创新型政党等,这一切都需要在党的作风建设实践中体现出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的“传家宝”,需要继承和发扬。同时,要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和实际,不断挖掘党的优良传统的时代内涵,实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新时代要求有机对接,用创新的思维驱动作风建设科学化。新的时代条件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载体,物质资源方面,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科技资源方面,发达的网络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便捷方式;制度资源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和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思想资源方面,政治的神秘化减少,干群关系良性发展,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关系进一步得到理顺。把握好“时代资源”,用好党的优良作风这一法宝,才能不断提升面对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能力。

4.内外兼修:让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与强化党的纪律“二轮驱动”,实现表率带动和惩戒威慑并行发力。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这个本质要求要通过思想作风的锻造以及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的不断优化提升来体现。加强自我修炼,从内在修养的锻造和提升上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实际上是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高线”。但在作风建设实践中这个“高线”却不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能达到的,也不是每个党员干部都有想达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出现了理论上的修养高度与实际中修养水平的背反。解决这个背反难题,在加强正向提升党性修养同时,必须运用好党的纪律这个武器,通过这个武器实现“逆向倒逼”,为党员干部划出底线和红线,引导他们守住底线、远离红线。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让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要有理想引导,也要有霹雳手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理想信念的滑坡,既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来“补钙”“加油”,更要在强化监督的有效性、增强纪律的震慑力方面下功夫。[4]因此,加强作风建设,需要内外兼修。把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与强化党的纪律作为作风建设的两个驱动力,让表率带动和惩戒威慑并行发力。所谓“并行”,就是这两个力量不能处于分离状态,“兼修”必须是“同修”。加强党性修养没有纪律建设相生相伴,极容易弱化和虚化,甚至走形式走过场。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与强化党的纪律并行不悖,是根治这个多年 “顽疾”的良方。实践中要把强化党的纪律贯穿于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整个过程,实现“全程监控”,做到事前有预案、事中不间断、事后有补救,不放空挡、不留死角,保证作风建设成效不打折。

5.上下联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以上带下和以下促上相结合。作风建设的实质是密切和优化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党群干群间的良性互动。良性互动,在实践中应该表现为“以上带下”和“以下促上”两个链条。以上带下,就是自上而下层层抓,把中央的顶层设计一级一级向下传导,直到“神经末梢”;以下促上,就是由下而上层层反馈,直至中央权力核心。两个链条联动起来,党的作风建设就成了源头活水。做好以上带下和以下促上相结合的文章,首先是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执行力,强化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的贯彻和执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蒸发、不截留、不走样,将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是通过党的作风建设成效观照党群干群关系,检验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以上带下和以下促上相结合,关键在结合,目的在联动,没有结合就没有联动,实践中要防止“不联不动”或“联而不动”的倾向。“不联不动”就是没有结合,表现为光有以上带下,没有以下促上。在作风建设过程中就异化为“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上边要、下边报”,用“编”出来的“效果”应付检查,用形式掩盖了内容。作风建设成了党员干部“内部”的活动,作风建设“空转”,造成政治资源的极大浪费。“联而不动”就是结合得不到位,以上带下多,以下促上少。在作风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既是主导又是主体,害怕揭短、担心出丑的本位心理,使他们对“结合”心存忌惮;还由于对群众的理解泛化,比如一提“群众”就直接定位为“农民、社区居民”,而忽略了本单位、部门应该直接服务的群众对象。防止两种倾向,将维护中央权威同夯实基层群众基础结合起来,真正把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融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大氛围中,不断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6.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党的制度建设“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优势,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谈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问题时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5]“制度建党”理论就成为包括作风建设在内的党的建设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为之一新,在于我们党敢于较真碰硬,力度不减。更重要的是,制度化的成果越来越多,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框架更加完善。要突出制度建设对作风建设的保障功能,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全过程,需要把握好几个着力点。首先,在制度的制定上,必须保证制度是“好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范畴,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良法善治”,从严治党同理,作风建设亦同理。保证作风建设永远走在良性的轨道上,制度建设必须时刻走在“正风肃纪”的前沿。其次,在制度的内容上,必须保证制度要解决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内容上的泛化必然导致制度功能的弱化。制度不能等同于临时性的政策,它必须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内容上讲它必须是“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从形式上则要避免短期效应杜绝朝令夕改。因此,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问题上,不能把制度当作“筐”,什么东西都能装,动辄“建章立制”,实际是眼前花。要抓住作风建设中的根本问题,着眼全局、立足长远、保持稳定、力求长效。再次,在制度的执行力上,必须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章立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作风建设能否常态化和长效化,取决于制度本身是否规范,充分体现“顶层设计”和因地制宜的统一,既有“大视野”,又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发挥制度的规范功能,让作风建设始终在党的建设规律的轨道上运行;通过发挥制度的监督和惩戒功能,保证党员干部的行为不越雷池;通过发挥制度的思想涵养功能,引领党员干部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规范和优化工作作风,进而发展到自觉提升思想作风,实现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文化重塑的有机统一。

三、构建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长效化的保障机制

作风建设科学化,需要有宏大的视野,要将作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置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党建格局,在这两个“五位一体”系统中不断探寻作风建设与系统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还要把握自身的规律,掌握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各自的运行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新时期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结合起来,在动态中不断增强作风建设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作风建设的这种系统性和规律性的把握,是作风建设科学化的枢纽。而作风建设制度化则致力于解决作风建设中“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是保证“枢纽”沿着科学化轨道运行的关键。在作风建设制度化的进程中,制度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对作风建设宏观的系统的把握,但要真正发挥好制度对作风建设的保障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增强可操作性,这就需要把握作风建设内在规律,构建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长效化的保障机制。

1.群众路线保障机制。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用不断优化的作风对接群众的需要,促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检验党的作风建设的成效,实际上就是考察党的群众路线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和贯彻落实的程度和成效。党的群众路线由“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两方面构成,既是我们党的价值理念又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从群众观点和党的作风建设相对接的角度讲,必须构建机制,使党的群众观点有机地融合到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在群众路线保障机制的构建上,要把群众路线融入思想作风建设。用群众观点引领党员干部真正把“为了谁、依靠谁”搞清楚,在灵魂深处发生革命,使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状态成为行动的先导;要把群众路线融入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建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用它来引领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才有民意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首先从理念上要坚持“两个结合”。一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只有相对于群众才存在。领导作风的建设和群众相结合,能有效地避免脱离群众搞“空对空”而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二是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一般的普遍的号召,有效地动员广大群众的行动;个别指导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拓展,检验和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从实践上要构建调查研究保障机制。毛泽东指出:“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2]899作风建设坚持这种认识论,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必须遵循“来、化、去”三个环节,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保证决策不失误。

2.执行校正保障机制。党的作风建设需要思想层面内化于心和行动层面外化于行的相结合,夯实思想作风,推动党员干部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在作风建设进程中既要克服教条化倾向,又要注意“随意化”问题。教条化倾向,就是不结合甚至脱离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实际,生搬硬套,不问效果只重形式走程序;“随意化”问题,就是以从实际出发为借口,对中央和上级的部署不能很好地执行甚至跑偏方向。这两方面问题的实质都是偏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不偏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轨道,既要提升执行力又要及时“纠偏”,需要构建作风建设的执行校正保障机制。执行校正保障机制,必须处理好维护中央权威和合理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既避免教条化、形式化倾向,又要防止自由主义。因此,在机制的构建上,一定要注重作风建设工程、体制、具体制度与行为规范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而且能够尽可能地照顾大多数的实际。重点抓好作风建设的最重要的载体,即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将制度的规范性和制度的执行力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领导示范机制,产生上行下效的强大示范效应。必须解决好作风建设中“随意化”问题,主要是回避问题、弱化问题或者“转嫁”问题。因此,在机制的构建上,不仅要把握作风建设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既防止过程“跑偏”,又要防止效果“跑题”,既要有自上而下的执行力,又要有自下而上的“倒逼”机制,上下联动保证作风建设“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性。

3.务实自律保障机制。作风建设重在“实”,通过提升党员干部精神风貌,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务实,了解群众需求,聚焦关键问题,不断优化党群干群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是主体也是主导,只有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发挥好主体作用。主导作用的发挥,从目标上就是要实现与群众利益和要求的精准对接,从手段和方法上通过严格的自律体现务实的作风。这就是构建务实自律保障机制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构建务实自律保障机制,实质是建立健全固本机制,就是要以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基础,引导党员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看齐,从思想深处树立“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理念,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锻炼,做好做实党性分析。通过党员干部的道德和官德修养,突出的内省式自我约束来“固本”,增强党员干部的“内力”,思在深处、做在实处,解决好作风建设的内在动力不足问题。构建务实自律保障机制,需要强化防控机制,促进正面倡导和逆向激励的统一。正面倡导聚焦于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而逆向激励聚焦于“不能做什么”。通过正面倡导,夯实党员干部务实作风;通过逆向激励,也就是强化纪律的刚性,利用外在的约束力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方向,即用“他律”促“自律”。“固本”和“防控”双管齐下,作风建设就不至于“虚化”和“越界”,具备了不断优化的现实基础。

4.动态发展保障机制。党的作风建设有系统的整体的要求和目标,也要以具体的现实的问题为导向。在宏观把握作风建设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作风建设更要关注现实的发展变化。因此,作风建设是动态的、发展的,必须做好常态化的文章增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性。构建作风建设动态发展保障机制,要尽量减少作风建设中的“运动化”倾向,把作风建设当作党的建设的日常工作经常抓、长期抓。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首先要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入手,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使之成为“习惯”;对党员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予以及时纠正,防止“跑偏”和扩大,保证作风建设始终处于科学化的轨道之上。其次要强化作风建设动态发展的制度保障,用规范化保证常态化。把作风建设的要求上升为制度、细化为规则,提高制度建设的实用性、操作性、权威性,形成硬性的制度机制,压缩制度建设中的弹性空间。再次是强化作风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思路,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融入党的作风建设各个环节。最后,要增强作风建设中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坚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同时,适当扩大作风建设的外延,对作风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充分,搞好预案,以把握作风建设的主动性。

5.效果评价保障机制。作风建设的科学化,就是要看在作风建设的每个程序、每个环节是否符合党的建设规律和作风建设自身的内在规律。对于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规律的把握,则有赖于科学的效果评价保障机制。效果评价保障机制,既要着眼于作风建设的宏观大局,体现作风建设的整体原则和总规律,又要把握作风建设的第一个节点,体现作风建设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实际效果。评价内容上,效果评价保障机制要总体体现作风建设的原则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明晰具体要求,对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要求,还要对不同时期的作风建设任务有更为具体的要求和评价体系。评价方向上,要把握问题导向。作风建设就是要直面问题和着力解决现实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科学评价并且推动整改,是作风建设成功的关键环节。要以问题清单的形式精准对接作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要对“达到什么程度就是解决”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不留模糊空间。评价主体上,要坚持上下联动。作风建设一般而言都是自上而下推动的,上级对下级具有评价的主导权,但上对下的评价必须以作风建设的实践效果为依据,必须克服凭上级好恶就下结论的主观主义倾向,还要避免单纯以总结、报告为依据简单下结论,导致“效果总是没有总结得好”;作风建设的效果最终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为依据。群众的满意度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及作风改进情况的满意度;二是群众对关系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情况的满意度。当然这两个满意度的前提是作风建设过程中干部和群众的对接度和交集度,没有对接和交集的“作风建设”就成为“自说自话”“空对空”的形式主义,不但不会有群众的满意度,而且会越来越脱离群众。所以,以群众的满意度为依据,实质上就是考察作风建设是否实现了与群众的无缝对接和与群众利益的交集程度。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4] 李斌.真管真严,更要长管长严[N].人民日报,2016-07-07.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实践路径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