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优化途径分析

2016-11-19 12:20董凤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6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问题

董凤霞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运作环境的动态调整,其资产管理的性质、内容、途径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革。如何在此种常态下,立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对于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果,促进事业单位组织机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前,事业单位资金由上级统一安排、拨付,这种高度集中的报销型模式财务管理较为单一。然而伴随着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取代,资产的管理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此种情况,立足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角度,解读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管理机制、管理队伍、管理意识、管理重心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理念有待优化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资产管理意识,没有将其纳入到事业单位常规管理之中。在事业单位之中,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产权结构与治理体系不清晰,很多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并未对资产管理投入应有的重视,甚至认为事业单位没有资产效益问题。忽视管理、对钱与物重视程度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计提折旧、计算盈亏等常规会计手段也没有有效使用。在事业单位,缺乏建立系统、规范的制度的管理意识、职责意识,即便建立制度,也缺乏有效执行,各种只买不管、重买轻用、资产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资产配置结构有待优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国企等企业组织的国资管理体制的日渐深入,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事业单位由于自身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其资产配置管理存在严重滞后现象。而且伴随着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深入,因为配置理念、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其在多元化的投资与配置中出现了较多随意性、重复性的决策行为。并且由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与欠缺,审批、监管的程序化程度不高,相应的问责机制没有建立,加剧了配置的盲目性,资产配置不够透明且配置不合理,甚至存在了贪污腐败行为。

(三)资产使用效益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资产使用效率不高侧面反应出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的规范化、制度化、效益化的管理程度不高,不利于实现事业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具体来看,事业单位使用过程失之规范与过程化管理,对于购置重复缺乏督导与评审,事业单位部分资产利用率不高,闲置程度高,加之缺乏相应部门进行统一调配,调剂使用,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诸如办公设备闲置或出租、办公用房空置等问题在部分事业单位较为严重,由于保养不足、年久失修,导致最终只能废弃或者低价处置,这样的无效损耗现象不仅存在于有形的固定资产,各种无形、流动资产也较为严重。

(四)资产处置制度有待优化

伴随着事业单位的转轨,由于相关制度与配套监督体系不健全,诸多与当前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匹配的不规范处置问题逐步涌现,造成了资产的损失。事业单位原有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后,部分手续不符合国资管理规定,而且资产评估存在缺失,资产补偿也没有因为资产消耗得到落实。此外,事业单位的流动资金、存货成为其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管理不到位时,各种呆账、坏账因为缺乏有效追诉与回收造成流动资产流失,即便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可是由于对方经营等问题资不抵债,导致这些逾期借款最终不了了之,使国家关于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难以落到实处。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创新管理理念,提升资产利用效益

良好的意识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与思想保障。资产管理工作要想跟上,必须正确地解决好事业单位中的管理意识问题,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理念,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不同的事业单位有不同的组织环境,事业单位必须立足实际,对其他单位资产管理进行批判性的借鉴。持久不懈的紧盯当前资产管理战略制高点,加强当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潮流的发展研判,瞄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实动态、阶段特征与发展方向,强化“有效利用、互通有无、强化节约、提升效能”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理念,要着眼资产服务事业单位的现实要求,统筹事业单位的整体规划,将资产管理的建设、投入、改造、创新纳入事业单位整体发展之中,有步骤、有计划、分批次的完成资产管理改造,实现有资产管理的与时俱进与改革创新。

(二)强化规范导向,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要立足自身实情,通过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提升程序的公开透明,实现体系的良性运作。为了使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能够快速打开局面,事业单位应加强事业单位的顶层设计,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保障举措进行系统规定。完善使用、调剂、报修、报废的整体流程,并且根据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集中优势兵力,对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攻克,解决资产管理的机制完善与制度构建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从强化有效利用的基点出发,推动事业单位资产购买与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增强与其他组织单位的交流力度,吸纳其他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为己所用,并进行相应的融合性的制度建设,构建资产的制度体系,而且据事业单位自身条件,强化信息化背景下的资产执行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集约化的处理方式,最大化的吸纳相关信息,提升相关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力度,切实将资产管理落到实处。

(三)明确工作重点,科学管控资产流失

探究并研讨事业单位国资管理重点问题,并据此提出国有资产强化管理的新途径,是强化单位资产管理的中心任务。而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具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必须要在一定技术与制度基础上,才能实现平稳跃升。因此。着眼于事业单位资产在处置中存在的现状,客观分析阻碍事业单位资产科学处置的制约因素,摒弃全线并进的工作思路。而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的选择操作性强、成效性高的资产科学处置突破口,以盘活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整体局面,推进整体工作开展。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加强整体、部门、岗位的多层次建设,提升相关部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人、财、物整体规划与配置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运作损耗。二是强化资产科学处置建设,以推进资产处置水平提升为先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资产处置的终身问题体系,突出责任到人。同时,完善相应的资产审批程序,规范资产处理的各个环节,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的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管理办法。加强寻租预防体系、反腐倡廉体系、资产处置巡视、信息共享建设,提升综合监控、会计管理、数据分析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经验缺乏、职业素养不高的管理队伍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发展重要障碍,不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可持续推进,特别伴随着事业单位组织发展与改革的深入,其国有资产管理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队伍缺失问题。基于此种情况,事业单位培养体系必须要将专业管理纳入人才队伍建设之中,依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要求,采取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学习管理的培养思路,重点做好道德修养与专业能力教育,提升其“科学工作、规范工作、廉洁工作”的基本意识,并在培训机会、培训资源、培训资金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将其打造为知识专博,又具备优秀一线实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财会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遵守基本职业道德,努力做到精业、敬业,竭力为单位的总体利益、为全体职工服务。着眼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职业特点,增加自身处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尽最大努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三、结束语

资产管理不仅是制度层面的革新,更是资产管理理念的变革。由于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尽管经过多年改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已经发生重大变革,但是深层次的观念性束缚依然存在,资产管理的理念与思路落后于时代。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强化信息化、公开化、程序化建设,为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问题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