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机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6-11-19 08:41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机化整地现代农业

2015年,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一年。农业机械化事业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实现八个突破,全面跨越提升

争取中央补贴资金突破15亿元。达到15.1亿元,比2012年增加4.3亿,增长40%。其中,2015年比2014年增加2.1亿元,增长16.15%,是全国新增资金最高的省份。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80%。达到82.5%,比2012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比2014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农机总动力突破3000万千瓦。达到3152.5万千瓦,比2012年增加597.8万千瓦,增长23.4%。其中,2015年比2014年新增233.5万千瓦,增长8%。

大中型拖拉机突破50万台。达到52.14万台,比2012年增加12.5万台,增长31.78%。其中,2015年比2014年新增3.14万台,增长6.5%。

玉米水稻收获机械突破5万台。达到6.33万台,比2012年增加3.24万台,增长104.85%。其中,2015年比2014年新增1.76万台,增长37.76%。

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突破6000个。达到7077个,比2012年增加2816个,增长66.09%。其中,2015年比2014年增加1272个,增长21.91%。农机合作社达到5317个,比2014年增加2194个,增长41%。

拉动农机销售总额突破50亿元。达到53.34亿元,比2012年增加17.35亿元,增长48.2%。其中,2015年比2014年新增12.44亿元,增长30.42%。

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突破170亿元。达到175.14亿元,比2012年增加34.19亿元,增长24.26%。其中,2015年比2014年增加8.07亿元,增长4.83%。

八项创新驱动,着力推进前行

率先在全国开展“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行动。农业部决定从2016年~2020年在全国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并将我省确定为全国两个示范省之一。根据推进行动,我省将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着力提升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全程机械化评价体系,为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率先在全国出台实施“普惠、敞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行“自主购机、敞开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方式。使广大农民公平享受政策红利。农业部对此给予我省增加2.1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支持我省工作。

率先在全国大面积实施集“生态、环保、绿色、高效”四位一体的,以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为核心技术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推进耕作方式变革,加快全省黑土地保护、秸秆焚烧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

率先在全国实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整体化建设。以农业机械化,引领现代化,驱动规模化,提升组织化,推进市场化,打造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支撑力量。

率先在全国实施高标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2015年落实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210万亩,其中高标准深松补贴面积600万亩。率先试验现代信息化手段对农机深松整地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开发机械深松远程电子监测系统平台,在全省14个重点县77个监测点进行了试验示范。

率先在全国开展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和农机具抵押贷款购机工作。发挥金融惠农杠杆作用,创新金融助农发展方式,破解广大农民购机资金瓶颈制约,加快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

率先在全国将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聚焦。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向先进大中型拖拉机、深松整地机械、免耕播种机械、水田插秧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倾斜,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升级换代。

率先在全国实施简政放权高效务实的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实施了“七项脱钩,七项挂钩”补贴工作机制改革,汪洋副总理对我省给予肯定并作出批示。

前景光明,任重道远

当前及今后10年,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化对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我省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恰天时,逢地利,迎人和,在习总书记“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讲话精神引领下,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吉林农机化事业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 供稿)

猜你喜欢
农机化整地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