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在MOOC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及发展策略

2016-11-19 17:17刘丽敏
现代情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外图书馆服务开放教育

刘丽敏

〔摘 要〕MOOC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深刻影响着教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图书馆亦涉其中并迎来了新的契机。图书馆承担MOOC版权顾问、资源导航、教学支持和信息素养教育等角色,实现新的功能定位。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面临着诸多现实性挑战,应当在营销推广、跨界合作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实施相应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慕课;图书馆服务;角色定位;开放教育;国外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4.026

〔中图分类号〕G2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4-0137-05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just like a milestone for MOOC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industry chain,the library is also involved and new opportunities have emerged.The new roles of library positioned in the MOOC service are copyright advisory,resources navigation,instructional support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The library needs to face a lot of practical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MOOC service,the possible coping strategi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rketing promotion,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Key words〕public library;university library;MOOC;library service;role orientation;open education;abroad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短语的前3个单词已反映其基本特征,即规模大、开放性和网络化。MOOC继续并发扬了开放教育资源(OERs)的软、硬件优势,Coursera、Udacity和edX被誉为MOOC提供商的“三驾马车”,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MOOC运动被誉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教育风暴”,给教育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图书馆亦不例外,作为联接教育入口的桥梁,图书馆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对新事物始终保持细腻而又谨慎的包容态度,紧跟潮流,已经以实际行动来实现图书馆在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中的服务价值。从比较的视角来看,国外图书馆在MOOC服务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和实践案例,探析国外图书馆在MOOC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及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图书馆提供借鉴和参考。

1 MOOC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及转型路径

MOOC运动不仅在教学方式、对象拓展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入影响教育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引导着现实与虚拟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以及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演化趋势。在传统服务模式下,学校图书馆一般是在课堂之外为师生提供信息检索、书目推荐、技能培训等辅助性服务工作,但服务的时效性、实用性以及精准度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MOOC仍是一朵迷云,在缺乏第一手基础经验作为参考的情况下,图书馆很难做出合理、明智的服务决策。嵌入式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将服务延伸至教学科研全过程的创新举措,从用户环境来说,图书馆员的嵌入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教学馆员”的身份嵌入教学课程团队。从L.P.Cantwell的调研结果来看,教学人员对图书馆员参与MOOC活动持欢迎的态度,普遍认为图书馆员是MOOC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主体,能够在文献资源的检索与整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与传递以及版权、开放获取、合理使用与知识共享等环节提供帮助[1]。二是以“助教馆员”的身份嵌入学生学习过程。正如雪城大学图书馆高级助理S.Hoover所言,图书馆员应当注册一门MOOC以获得基本的实践经验。课程学习能够从学生的角度为其带来直接体验MOOC效果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准确识别教学人员面向数以千计学生授课时可能遇到的挑战,也激发他们支持MOOC发展的新思维[2]。对于缺乏深厚专业知识的馆员来说,注册MOOC,熟悉最新的理论和最佳案例是优化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图书馆在MOOC服务中的角色及功能定位

2.1 版权顾问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UPL)于2013年3月中旬举办主题为“MOOCs与图书馆”的学术论坛,围绕MOOC环境下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版权与开放获取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认为,图书馆员和MOOC创作者应考虑以下版权与许可问题:MOOC与课程资料的版权状态、MOOC内容许可协议、MOOC学习资料的获取机制等[3]。但问题在于版权法对MOOC的独特结构和特征缺乏明确的表述,将传统课堂上使用的教材搬到在线平台可能会构成侵权,而出于非盈利目标的学习活动是否也属于合理使用行为呢?灰色领域的产生意味着图书馆法律顾问等相关人士应当及时有效地审视MOOC教学材料的合法性,并对合理使用行为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4]。在美国,MOOC开发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指出,MOOC给研究图书馆带来的法律与政策问题主要集中于5个领域:一是受版权保护作品在教材中的合理使用;二是课外阅读作品的版权利用;三是课程内容的所有权归属;四是《千禧年数字版权法》(DMCA)有关“通知”和“移除”等条款的适用性;五是残障群体的可获取性问题。合理使用是图书馆及其用户的基本权利,设置默认开放,保护并扩展开放获取政策[5]。

MOOC不仅是一种资源载体,其本身也是一项有价资产。从知识产权的维度考量,每个MOOC都是独特的受产权保护的客体;从理论上讲,MOOC的使用、许可和出售行为应具备可信的数字保存协议,包括版本控制、元数据、托管与归档建议等核心要素,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知识产权客体具有更好的可重用性和安全性。但实际情况是,缺乏一套普遍适用的、标准化或权威性的政策规范与制度保障体系,图书馆专业组织(如图书馆协会、学会)是为MOOC知识产权管理创作最佳实践指南的理想平台,学术图书馆员也可以参与制定知识产权标准[6]。在图书馆作为MOOC权利人的情形下,可能会在课程参考资料的选取中面临直接侵权风险,而作为嵌入式服务角色则可能面临知识传播与利用上的间接侵权风险。解决好权属争议和法律纠纷,需要理清以下两大关系:一是合理使用条款与图书馆例外的关系;二是许可合同与合理使用制度的关系,并制定与时俱进的MOOC版权规制方案。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SUL)通过与知识产权交易所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获得MOOC资源的授权许可证并将其集成到图书馆的课程学习管理系统中;SUL还与法律顾问办公室开展协同工作,发布在线学习指南和建议书[7]。乔治亚理工学院(GIT)在筹备在线计算机理学硕士(OMSCS)学位项目之初并没有打算利用本校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但在后期发现有些争议问题(如版权)需要解决,策划团队邀请专业馆员加入并教材版权、电子资源许可以及其它相关服务提供指导[8]。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UPL)在促进MOOC内容开放方面的做法是,图书馆员提醒MOOC创作者阐述开放内容的社会价值,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达成有效协议;另外一种方法是制作网络指南,为师生检索开放资源提供链接[9]。

2.2 资源导航

MOOC在教学资源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图书馆将在提供数字资源的获取途径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图书馆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向师生提供各种类型和格式的可获取数字资源,包括图像、视频、数字期刊、数据集、新闻报道、网络评论等。随着课程内容的日益丰富和专业领域的拓展,从免费渠道获取的教参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难以满足MOOC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课程的管理者,还是平台的提供方,都在努力寻找解决供需失衡问题的新机制,而图书馆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有责任也完全有能力担当师生获取海量在线资源的导向作用。伯克利大学图书馆员J.Dorner表示,既然图书馆参与MOOC如此重要,但问题是图书馆应该怎样支持以及在哪些地方支持呢?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描述课程的教学需求。如在伯克利大学,数学与计算机课程在图书馆找不到相关的学习对象,因而,最好的方式是浏览课程目录并咨询图书馆对每门课程支持的具体方案,对于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说,图书馆的角色更像是信息向导,而非信息提供者。在布朗大学,图书馆通过参与合作团队的方式进行战略规划,团队帮助图书馆实现“联接者”(Connector)的角色定位[10]。

从实施路径来看,最实用的选择是从启动可扩展的小型解决方案入手,首要工作是与授课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任何一所大学,图书馆员都必须说服教学人员,借鉴学术资源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而实现该目标的核心是使学生产生主动利用学术资源的强烈意识。其次是通过官网向教学人员提供“教程”和“研究指南”的获取链接。在发布之前,图书馆员有责任对教程和指南的范围与内容进行审核,以保证MOOC学生能够通过专有数据库的接口获取到有关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员需要马上创作新的教程材料,很多同行评议过的研究资源都可以从协会网站或在线资源网站免费获取,对当前的素材形成有力的补充[11]。除此之外,非正式合作也在促进资源的互通与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

2.3 教学支持

MOOC的出现为图书馆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或者说增强了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MOOC可能不需要固定的传统教学空间,但必要的视听资源仍然不可或缺,图书馆可以通过教学或开放媒体实验室视频为师生获取和有效利用馆藏资源提供针对性帮助[12]。图书情报(LIS)专业人员在大规模课程教学活动能够担任学习者、联接者与合作者角色,进一步证实MOOC在促进图情事业的专业化发展中蕴含的价值和功能。通过自我导向学习(SDL),LIS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前沿理念、技术和方法,联接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发现相同兴趣小组、鼓励参与和共享,合作是和技术专家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13]。

从参与流程的视角来看,图书馆在教学支持方面发挥的作用将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前、中、后3个不同阶段。在课程前期,图书馆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能在课程资料的收集与整合方面提供咨询和顾问指导。随着课程内容从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拓展,教学支持对不擅长技术的文科教师来说将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在课程中期,图书馆员还要积极发挥教学参考与信息咨询专家的功能,如定期与课程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在线沟通或面谈,为提高学习效率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在课程后期,图书馆要做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的长期保存,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整理和保护并纳入IR中。二是教学效果评估,但如何客观地评估MOOC教学效果仍是一道难题,尚无一致认可的实施方案和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糟糕的出勤记录也为此增添了难度。注册MOOC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过滤机制,以至于学生到课情况不容乐观,辍学率甚至高达90%[14]。

在高校图书馆实践领域,美国杜克大学教学技术中心(CIT)虽然是MOOC的建设机构,但在功能上已经和图书馆实现对接,图书馆员在课程制作的过程中担当咨询顾问的角色,如解读版权法律、收集合适的资料、引导教学秩序等[15]。“杜克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在公共图书馆实践领域,美国洛杉矶县公共图书馆(LACoPL)馆员M.D.Todd表示,LACoPL之所以深受社区成员喜爱和信任,正是因为其在服务内容上推陈出新,不断实现超越,如将在线关联(Relevance)确立为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考虑到社区教育资源短缺的窘境,图书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路径选择上,LACoPL 已经将自身定位为社区的学习中心以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如尝试提供Ed2Go课程延伸在线服务边界[16]。

2.4 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和MOOC存在一个共同点,即信息共享。很多图书馆都有提供信息素养课程的经验,但研究技能和标准的信息素养能力容易被教学人员忽视,也不是他们所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图书馆员来说,这是帮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水平的新视角,MOOC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图书馆利用MOOC平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博的背景。一方面,纳入学分体系的信息素养课程在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多年,具备扎实的经验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开放教育时代的到来,开设信息素养内容的教育平台或网站也加入到MOOC活动中来,改善了在线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图书馆人也在探索创新服务项目,两者正相契合。从必要性维度考察,信息素养(包含数据素养)已成为大数据时代衡量个人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图书馆存在资源禀赋、财务预算、受众群体以及功能定位等因素的差异性特征,在课程开发与运营模式的选择上各具特色和相对优势,主要两种类型。

一是独立开发与运营。独立制作、发布和管理MOOC对图书馆的要求较高,需要图书馆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理论,同时还有公益奉献精神。在开发模式上,图书馆可以尝试将教学内容嵌入到MOOC体系中,将视角聚焦于全民话题,并强调基础概念(如信息周期及格式)、思维方式(如批判思考)以及可转换技能(如信息管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二是协同合作与管理。合作共赢、共建共享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中,图书馆应以兼容并包的态度与其他机构或组织达成合作,也是弥补自身不足、实现优势互补的有效方式,能够在MOOC资源建设、技术保障、专业拓展、智力支援等方面获得帮助。纽约公共图书馆(NYPL)是全美第一家与Coursera正式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的图书馆,但NYPL早在2012年就已开展MOOC实践,如参考馆员R.Pun开发的“汉学101”课程已成为连接馆藏和MOOC的桥梁。馆长A.Marx表示,与Coursera的合作将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信息共享途径,图书馆致力于筛选具有吸引力、又能与馆藏相契合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相互学习、互相监督和共同进步[17]。在经费有限、预算已定的情况下,协同发展是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的最佳实践路径。

3 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的挑战及发展策略

从整体上来看,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有:缺乏客观的资源采选标准,课程高注册率与低完成率的矛盾,学习参考资源缺乏关联,信息资源共享渠道不顺畅,专业性服务水平较低。从不同纬度考察,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①用户视角。主要表现为用户群体的开放化、学习目标的明确化、服务需求个性化等特征,因此,在服务方式上必须突破传统模式的路径依赖,寻找新旧模式交汇与融合的结合点;②平台视角。目前来看,MOOC主要由第三方机构开发、管理和运营,即涉及课程资源的技术和专利等核心问题,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平台,图书馆很难在课程资源的整合上实现顺畅的系统嵌入和转换,需要考虑多功能的在线环境以满足不同技术要求[18];③课程视角。较低的课程完成率是一个现实,交互指导的缺失和评分手段的不足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

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性长期工程,涉及课程创作者、平台提供商、教育机构及其附属部门、教学人员、注册学生以及其他使用者等利益相关者,在这样一个新兴的开放教育生态系统中,MOOC时代图书馆如何做好服务转型与升级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发展共生。当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之时,坚持和守护核心价值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之上策。不仅要关注、了解和推广,也要积极参与和实践,并创新体制机制。

3.1 营销推广

图书馆MOOC服务营销与推广工作应以满足师生需求为导向,拓宽教学参考资料的来源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内外部优势,将营销理念贯彻于服务环节的全过程,及时调整和重组不适应MOOC服务营销的机构组织以及服务方式与内容。在宣传推广与营销策略选择上,图书馆可以借助于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捕获、分析和追踪用户的上课行为轨迹,采集、整理、分析和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在内容推送上与用户需求形成有效对接,实现深层次的嵌入式MOOC营销服务。

3.2 跨界合作

图书馆通过与教育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嵌入在线教育生态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的交互式主动服务,为个性化、泛在化服务打下基础。比如对用户行为等大数据进行检测与分析,捕获相关细节并与其他权威数据建立关联关系,探索跨领域机构的并行互惠的运作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与馆藏资源的贯通,提升资源的透明度和易获取度,有效保障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如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SJSU)与Udacity建立合作关系,利用MOOC模式提供低成本的课程,将MOOC学生实行分类管理,本校学生可自由获取图书馆电子资源,而其他学生无此权限[19]。归根结底,高校图书馆应该将服务拓展到开放课程或资源领域,开放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正在跨出校门,拥抱社会。

3.3 机制创新

在资源获取方面,供应商需要构建新的许可模式以便于向图书馆传递ID信息。一般而言,图书馆资源面向进馆用户开放获取,而对远程用户实行限制访问策略,但这种模式不适用于MOOC服务。从用户和供应商的角度考量,“选择性加入”(Opt-in)许可方式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模式,注册MOOC的学生可能从未使用过图书馆电子资源,可以通过缴纳额外费用的方式获取访问途径。成为图书馆用户是MOOC注册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图书馆可以采取设置身份验证和预留IP地址的方式给予注册用户访问权限[20]。另外,还可以考虑加入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不放弃所有权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多开放的使用权,倡导“部分权利保留”的版权使用模式,对受保护内容进行合理使用以提升创新水平。

4 结 语

2012年被业界誉为MOOC元年。3年多以来,国外图书馆界围绕MOOC服务展开了广泛的探索性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也从学术的层面彰显了图书馆在MOOC生态体系中所承担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MOOC服务是图书馆职能边界的自然延伸和创新之举,也是大势所趋。作为大学教辅机构,高校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密切关注教育发展前沿,充分发挥信息导向优势,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公共文化组织,公共图书馆本身也是社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理念上与MOOC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应当发挥信息资源高地的优势,对碎片化的服务点进行关联性整合,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打造线上与线下相呼应、现实与虚拟相融合的立体式框架,为大众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保障。同时,还应当兼顾公平与效率,在提升服务的内涵质量上下功夫。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有效化解新形势下被边缘化的风险,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Laureen P.Cantwell.“MOOL”in a MOOC:Opportunities for Librarianship in the Expanding Galax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Design and Execution[J].Internet Learning,2013,2(2):1-36.

[2]Abby Clobridge.MOOCs and Libraries[EB/OL].http:∥www.against-the-grain.com/2013/10/moocs-and-libraries/,2016-01-22.

[3]Hannah Gore.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and Their Impact on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Exploring 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4,20(1):4-28.

[4]Gloria Creed-Dikeogu,Carolyn Clark.Are You MOOC-ing Yet?A Review for Academic Libraries[J].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Section Proceedings,2013,(3):9-13.

[5]Brandon Butler.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Legal and Policy Issues for Research Libraries[EB/OL].http:∥www.arl.org/storage/documents/publications/issuebrief-mooc-22oct12.pdf,2016-01-22.

[6]Nora Almeida.A New Polemic:Libraries,MOOCs,and the Pedagogical Landscape[EB/OL].http:∥www.inthelibrarywiththeleadpipe.org/2013/a-new-polemic-libraries-moocs-and-the-pedagogical-landscape/,2016-01-22.

[7]Mariellen Calter.MOOCs and the Library: Engaging with Evolving Pedagogy[C].79th IFLA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Singapore,2013:1-8.

[8]Irene Gashurov,Curtis Kendrick.Can Libraries Save the MOOC?[EB/OL].https:∥campustechnology.com/Articles/2014/11/06/Can-Libraries-Save-the-MOOC.aspx?Page=1,2016-01-22.

[9]Cameron Barnes.MOOCs:The Challenges for Academic Librarians[J].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 Libraries,2013,44(3):163-175.

[10]Merrilee Proffitt.MOOCs and Libraries:New Opportunities for Librarians[EB/OL].http:∥hangingtogether.org/?p=2781,2016-01-22.

[11]Forrest Wright.What do Librarians Need to Know About MOOCs?[EB/OL].http:∥www.dlib.org/dlib/march13/wright/03wright.html,2016-01-22.

[12]William Miller.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MOOCs)and Your Library[EB/OL].http:∥www.libraryissues.com/sub/PDF3305May 201394338.pdf,2016-01-22.

[13]Michael Stephens.MOOCs for LI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xploring New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Roles[J].Internet Learning,2013,2(2):72-88.

[14]Meredith Schwartz,Lynn Suton,Rick Anderson,et al.If the University Is in the Computer,Where Does hat Leave the Library?MOOCs Discovered[C].Charlest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13:26-33.

[15]Kerry Wu.Academic Libraries in the Age of MOOC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3,41(3):576-587.

[16]Merrilee Proffitt.MOOCs and Libraries:Who Are the Masses?A View of the Audience[EB/OL].http:∥hangingtogether.org/?p=2788,2016-01-22.

[17]Matt Enis.NYPL Partners with Coursera[J].Library Journal,2014,(12):13-15.

[18]Noor,Nazmus Salehin.Explor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MOOC:A model Plan for the Library[D].University of Dhaka,Bangladesh:Dhaka,2014,(12):74-75.

[19]Bernd W.Becker.Connecting MOOCs and Library Services[J].Behavioral & 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2013,32(2):135-138.

[20]Curtis Kendrick,Irene Gashurov.Libraries in the Time of MOOCs[EB/OL].http:∥www.aserl.org/wp-content/uploads/2013/11/EDUCAUSEreview-onlineMOOCsOverview.docx,2016-01-22.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国外图书馆服务开放教育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现代家庭农场研究
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