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的重大发明

2016-11-19 08:41
小学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光波敌机气象条件

很多伟大发明的背后,都有一位令人崇敬的科学家、发明家,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雷达的发明。雷达的发明人是谁,如今已经很难知道了。最多,我们可以确定,雷达最早应该是由英国人鼓捣出来的……

轰炸机又来了

1917年5月到1918年5月这一年的时间,对于英国人来说格外难熬。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但随着飞机这种问世不久的航空机器的飞速进化,德国空军对英国的轰炸却变本加厉了起来。

“上帝呀,它们又来了!”

喏,这就是英国人面对德军飞机的恐慌表现。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前预知敌军飞机来袭,飞机的速度又太快,当地面上的人发现敌机到来时,再去寻找防空洞躲避,就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能提前知道敌机动向该有多好!

耳朵是靠不住的

英国军方最先想到的是盲人。盲人由于视觉不起作用,往往具有比普通人更灵敏的听觉。英军召集了一些听觉特别优秀的盲人,还给他们配发巨大的金属喇叭状“听力增强器”,专门让他们监听敌机的声音。

别说,这招儿还真管了点儿用,不过,也顶多能提供几十秒到一分钟左右的预警时间,因为盲人的耳朵再好,也只是比常人多听到远出几千米的声音,但几千米的距离对飞机来说,一眨眼就飞过了。

看来,用耳朵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向蝙蝠学习

怎么办?英军只好求助于科学家。科学家一下子想到了一种动物——蝙蝠。

当时,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蝙蝠关在漆黑的屋子里,屋中吊满了铃铛,蝙蝠在里面飞来飞去,铃铛却从来不会被碰响。这是因为,蝙蝠能够发出一种频率非常低的声音,这种声音人耳完全听不见,但蝙蝠却听得见。蝙蝠平均每秒发出30~60次这种低频声音,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被蝙蝠听到。蝙蝠借此就能判断障碍物的大小、远近,从而有效地规避。

声波太慢了

太好了!那么,用低频声波来探测敌机不就行了吗?

不行……

声波的传播速度太慢,短距离还没什么,长距离传播的话,当声波碰到敌机再反射回来,敌机也就快到了,能够提供的预警时间很有限。

对了,光的传播速度很快,用光波来探测敌机,是否可行?也不行。要知道,光是很容易被敌人探测到的,而且,无论是光波还是声波,都很容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作战中使用的可靠性都不高。

无线电波搞定一切

当时,除了光波和声波以外,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几乎相同,并且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什么云啊、雾啊都不能对无线电波的传输造成影响,什么样恶劣的气象条件都能使用。

很快,工程师们便制造出了一种名叫Radar的设备,意思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音译成中文就是“雷达”。最初的雷达十分笨重,而且还经常出现故障,但就是这样,也为英军的防空作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对了,说起英国人发明雷达的事儿,德国人真是气得不行——其实早在1904年,德国发明家就已经进行过原始的雷达实验,并获得了专利,只可惜并没有用于实战。

到了二战时期,英国在面向欧洲大陆的海岸线上布置了大量雷达,德国空军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了。此后,雷达不断进步,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军事发明之一。

猜你喜欢
光波敌机气象条件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成都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基于气象条件的船舶引航风险等级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气象条件对某新型蒸发冷却空调的影响
便携式多用途光波波长测量仪
2012—2013年一四三团冬小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普通光源的时空相干度分析
偷架敌机开回家
红军长征途中击落三架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