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习作“自由与开放”式教学

2016-11-19 08:41龙艳丽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秋游风采习作

龙艳丽

有人说:儿童作文是天使说话。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的梦幻的世界,是充满灵性的天地。可是我们老师总是把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儿童作文,使得儿童不敢越雷池半步,所写的习作只是重复别人的意思,无自由和个性可言。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中去,还习作以生命风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真正理解儿童,读懂儿童,还作文以童言、童趣、童真,释放儿童的心灵自由。儿童作文就是要在作文中尊重儿童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张扬儿童的个性,还习作以自由风采。

一、 儿童习作自由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1.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只要我们为学生展示提供了平台,学生对作文就会乐此不疲。如秋游时,我引导学生设计秋游路线,讨论秋游的意义,一系列“秋游”话题就在完全自由中展开。这种“自由”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

2. 传递表达情感的需要

“言为心声”,作文应是学生表达情意的一种工具,它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最真实、最朴素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一旦找到了情感源,“习作语言”便会不由自主地倾泻出来。如一次我外出学习,虽然学校安排了代课老师,但我还是有种种担心。当我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学生后,学生却把无限的安慰给了我,说了许多祝福的话。我们还约定互相通信,把信拍下来,微信交流。外出期间,我总能感受到学生对我的牵挂和思念。回来后,我和学生相互倾诉,学生把浓浓的师生感情凝聚于笔端,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感人,那么真实,那么流畅。此时,“习作”已成为他们表达真情实感的最好工具。

3. 满足自我体验的需要

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为获得某种体验而进入角色。在平常生活中,教师应抓住天时、地利、人和,使学生及时体验、尽情体验。如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天气瞬息万变……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体验。如那天,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是乌云密布,我及时让学生观察天空的变化,感受周围环境的不同,让他们尽情地去看、去摸、去听、去想,满足他们自我体验的需要。有了亲身体验,一篇篇佳作便诞生了。

二、儿童习作自由生成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

在自由写作训练中,教师并不需要在语法、句式、词语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习作教学呈现出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习作是学生心灵和感情的一次倾诉和释放。

1. 题目自拟

走出传统作文教学“教师统一命题,学生奉旨作文”的禁锢,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命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介绍自己”的作文时,我就允许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命题方式,可以写“什么样的我”“我是一个XX迷”“XX眼中的我”“未来的我”等。

2. 角度自定

不少教师看重习作前的指导,审题、选材、立意、构思,一条条技巧方法似给学生套上了紧箍咒。其实,对于同一篇文章,学生写作的角度也可多元化。比如写《秋游》,有的学生写通过爬山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之理;有的写由公园的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引发的联想……多维的角度,使一篇篇习作焕发出个性风采。

3. 内容自选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大纲”中的“写作”一词改为“习作”,目的是要明确“习作”的性质是练笔,允许学生在习作内容上的自由选择: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能写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也能写花鸟虫鱼,点缀人间美色……例如,指导学生写“一次野炊活动”,我特别强调,可以写野炊时最激动人心的场面(特写),可以写最精彩的瞬间,还可以写在野炊时你所想到的……

4. 体裁自定

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文体写同一题材。诗歌、读后感、书信、小散文,每种文体自由选择。例如,同是写“母亲”的文章,有的同学喜欢用诗歌的形式去颂扬母亲;有的同学则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用小说的形式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有的以小散文的形式叙述母子之间的深情……

5. 文友自找

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及与人交流。鉴于此,我特别重视“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习作不仅能愉悦自己,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我采用的形式有:吹毛求疵式(文友商讨,完善文章)、采英撷华式(互相欣赏,共同进步)、针锋相对式(在批改中共成长)等。

三、儿童习作自由追求个性的表达手法

在习作教学中,我允许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不被传统的模式所禁锢。如一学生写《水的自述》,按小标题“喜”“怒”“哀”“乐”四部分完成,极具创意。一学生写《我的一周生活》,采用“遁入黑暗——星期一,漫长的等待——星期二,一丝希望——星期三,黎明前的黑暗——星期四,最长的一天——星期五,快乐幸福人——星期六”这种形式,生动风趣,别具一格。一学生写《爱唠叨的妈妈》,通篇以对话的方式表达,清新、流畅……形形色色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风采,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总之,教师要为孩子营造开放和生成的自由习作空间,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精彩的童年。

猜你喜欢
秋游风采习作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一起去秋游
秋游去啦
庆丰收 展风采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