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日记资源,点燃习作热情

2016-11-19 08:41李俏君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句日记教室

李俏君

一、从学情出发,寻找突破口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关于小学高年段习作的评价标准要求提出:“主体部分有细节;细节具体,能够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包含的内容很广,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五年级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开展训练,学生才能掌握方法,否则胡子眉毛一把抓,必然收效甚微。

根据平常观察,我发现班上的孩子,经过一年多写日记的训练,基本做到我手写我心,无拘无束地表达。但这不意味着我的学生就都能写出好作文,毕竟写作是一项技术活,毕竟班上孩子表达能力的起点和发展有参差。同一件事情,同样洋洋洒洒,有的写得绘声绘色,有的却枯燥无味。在写人记事的日记中,学生们基本能够运用心理描写,个别孩子出类拔萃,但普遍孩子的描写比较单一,只会使用“我想”之类的直接描写的句式。

由此,在一节作文训练课上,我决定以心理描写为切入点和起点,让学生一课一得,以一点突破,以点构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并在习作中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逐步将文章写生动写深入。

分析学情的同时,我也思考素材来源。五年级的课文中有不少心理描写语句,如教材第一课《窃读记》,作者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学习课文时,我们已经分析并体会了相关的语句。这节作文训练课,如果呈现并分析课文中的语句,就是二次学习,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如果从学生平常的日记中挖掘教学素材,事例源于生活,语言有孩子气,可能吸引力更大,课堂效果更好。

于是,我决定通过日记成果反馈,表扬作者的先进性,鼓励全体同学向作者学习,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心理描写方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片段训练。

二、从学生出发,弘扬正能量

确立了教学思路后,我翻开学生的日记本寻找素材。首先,我决定“劫富济贫”“偏爱后进生”,日记没有上过班报的孩子,将成为这节课的宠儿,即使心理描写的语句很简单,我也不想落下一个人。

其次,我关注特殊学生。天齐,是我们班的“猴王”,不仅因为他属猴,而且他跑步快,足球踢得好,嘴巴和脑子反应特别快,是男孩子的小领袖。但是,他经常触犯校纪班规,听说之前两年还常偷同学的东西,是老师既爱又恨的调皮鬼。我像淘金一样,从他的日记本中挖掘了许多语句:

1. 我想,糟了,如果没有交作业,就会被扣一分;如果被扣一分,就会被妈妈使用“河东狮吼”了。那我可伤不起啊!呃,那就得使用瞒天过海了。可是,怎么瞒?而且,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 当尚校长讲话时,我想:如果我站在队伍最后面,一定会和周围的同学讲话的。现在,我站在我们班的最前面,我的每一个小动作似乎都能被校长看见,我怎么能给班级抹黑?可是,我不讲话,心里痒痒的,浑身都不舒服。

3. 当科代表问我时,我勉强挤出虚伪的笑容,手在打哆嗦。

4. 此时,内心的天使正在拷问我:你想欺骗老师吗?休想!你真没有良心啊!……终于,在艰难的道德抉择后,我的嘴角扬起了一丝神秘的弧线。

从这些文字分析可得:天齐是一个有正确的是非判别能力的孩子,只是因为自控能力差,所以才违反纪律。他能够把这些想法写出来,既体现了他的坦荡,又表明了他对老师的信任。如果把这些文字通过课堂展示出来,是否能让同学们走近他的内心,了解他不为大家了解的另一面?这是良知的一面,是一个貌似差生的正能量的一面。

第三,我关注酷爱读书的学生。阅读与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双翅膀。展示“小书迷”有创意的佳句,就是鼓励大家向作者学习,弘扬热爱阅读的正能量。

如我所料,课堂上,当小作者看到自己名字和自己写的句子出现在屏幕上时,惊讶、激动、欣喜写满整张脸。当他们朗读完句子时,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掌。当天齐一次比一次惊喜地站起来朗读自己的作品时,男孩子们一次比一次笑得欢,仿佛一群猴子拥护着自己的猴王。我顺势利导,及时肯定他有是非观,有集体荣誉感,有坦荡的人格。

三、从生活出发,点燃写作情

在赏析心理描写片段,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心理描写的一般规律后,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的环节。我觉得如果素材源于生活,孩子们经历过的,有亲身的感受和体会,必然能够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抒,有利于触发灵感,迁移学法,生动表达。于是,我采用了昊林同学日记的开头部分为练笔的引子:

“今天不能上网”,电脑课老师走了进来,“学校网络坏了,还在维修。”这句话就像一枚重磅炸弹,一刹那,教室里……

当孩子们汇报交流了自己的练笔内容后,我展示了昊林的这篇日记的全部内容:

“今天不能上网”,电脑课老师走了进来,“学校网络坏了,还在维修。”这句话就像一枚重磅炸弹,一刹那,教室里炸开了花。

“又不能上网!”

“对啰!”

“存心的!”

……

我也感到愤愤不平,因为本来上个星期可以上网了的,但老师说学校只批准这个星期。现在好了,辛辛苦苦盼了一个星期,迎接我们的是又一次不能上网。我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双手晦气地拍了一下桌子,嘟着嘴说了一句:“什么嘛,存心不让我们上网!”

“对啊。”

“说得对!”

……

我的话又像一枚重磅炸弹在教室里炸开了花。

老师涨红了脸,抓起讲台上的尺子狠狠地拍了几下桌子,我们才消停下来。

虽然教室是安静的,但我知道同学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我从旁边的王一安的眼中看见他充斥着不解和愤怒,从卞卞的眼中看见了失望与疑惑……

冷静想想,虽然我们仍然很生气,但还是应该理解老师,更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室里渐渐地响起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学习的气氛漫延开来了。

实践证明,因为练笔素材是学生经历过的一节电脑课,触发学生的灵感,学生运用刚学到的侧面描写心理的方法,通过文字描述,把电脑课上的情境如放电影般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当昊林朗读这篇日记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朝王一安和卞卞同学望去,只见这两位同学脸都红了,耸耸肩,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继而,同学们也哈哈大笑起来。

在乐也融融的时刻,我及时焕发正能量,引导孩子们给小作者以热烈的掌声,鼓励大家要向昊林学习,关注身边人与事,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所以,学生的日记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挖掘这些资源,为我所用,释放当中的正能量,既能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又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猜你喜欢
语句日记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重点:语句衔接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