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三法”

2016-11-19 08:41梁瑞心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例文读后感习作

梁瑞心

为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应积极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开启学生习作兴趣的大门呢?

一、注重词汇积累,打好习作基础

有人说:“词汇积累是作文训练的基石。”是的,文章由一个个词汇、一个个短语、一个个句子构成。纵然我们心中有好的题材,如果表达不出来,那也是无效。但是当我们的词汇量不断增加时,哪怕是说上一句话,表达自己的一次看法,描述一个物件,都会变得生动起来。最后,把自己的意思写成一篇文章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词汇积累,为学生打好习作基础。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呢?

首先,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一个都不能错过。每接手一个班,我都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些笔记本,其中一个本子主要是记下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每学一篇文章,我们总能从中找到一些让自己心动的、感悟特别深的词句。对于这些词句,要求同学们摘抄下来,早读时拿出来读一读,品味品味,除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日积月累,效果会很明显。第二,班级图书角的利用不容忽视。老师应在图书角的设置上多花点功夫,如:图书角的管理制度,对同学们的捐书、借书、还书、保管等进行相关要求,就可以保证同学们看书的质量。第三,针对同学们阅读的行为,建立奖励机制,如设置阅读之星、阅读进步奖、阅读优秀奖等。每月的月底,都由同学们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可从阅读的数量、阅读的品质习惯等去评议。学期结束时,评选出班级阅读进步及优秀奖项,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另外,每学期也相应地举行语文知识竞赛,根据图书角的图书相关内容,定好竞赛主题,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这样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效果会更显著。

词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到好的效果。

二、拓宽写作视角,做到事事关心

对于农村的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小事,感悟身边的人情,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与动力尤其重要。如何触发学生们的灵感呢?

以教材为本是最基本的要求。利用好我们的语文书,利用好每一节语文课。因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拓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一环,利用好这一点,培养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视野,增长课外知识,对于写作积极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让同学们采用讨论的方式学习,创设各抒己见的氛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多去倾听别人的语言表达,在说中学,在听中悟,以此训练学生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而开拓写作的宽度以及提高写作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热情。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乃至一切事物都去观察的热情。多看新闻、多读报纸是了解周围事情的最直接的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自习课、课前一分钟等时间,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看到的新闻或身边的新鲜事,并开展“我谈新闻”活动,让同学们发表自己对新闻的一些看法,以促进他们了解新闻、评论新闻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

当然,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老师一定要参与其中,先做学生的表率,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集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与学生交流,以引导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宽写作视角的做法,使很多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

三、以例文模仿为突破口,善于总结写法

我提倡的例文模仿并不是要求同学们去背作文,而是通过分析、总结出一种习作类型的写作方法,从而掌握写作技巧。

写读后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写读后感,一节课下来,学生出现的情况很多:一百个字就是一篇文章;照搬课文的句子段落;感受谈得不深……再花上一节课的时间指导,他们仍然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后来,我从一位优秀教师的作文示范课中得到了启示:例文模仿,总结方法。如《慈母情深》,我出示了两篇下水文,一篇是边读边感,一篇是先读后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例文是怎么写读后感的?通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大概都明白了写读后感的流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谈自己的感受应该怎么谈。接着,我再进行方法的总结,而布置的作业也是类似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次同学们完成的作文质量就高了很多。当评讲习作时,再点出其他的文章读后感的写法,如《一夜的工作》《狼牙山五壮士》等等。虽然还需要多训练,但读后感大概的模式学生都掌握了。

这种例文模仿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非常有效,学生很容易上手,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当然对于优生,我们还要提更高的要求。

所以,以例文模仿为突破口,善于总结写法,这是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要求。而当学生掌握了习作的写法时,无论出哪种类型的题目,他们都能按要求完成,这种成功的满足感对于学生的乐于写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开启他们习作兴趣的大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例文读后感习作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习作展示